1982年属狗2020年财神方位(1982年属狗2021年财神方位)

最后更新 :2022.07.29

4月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河南淮阳时庄遗址、河南伊川徐阳墓地、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入选。

这些遗址都具体有哪些重大发现,一起来了解下!

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这些遗址你都了解吗?

招果洞的挖掘坑。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汤欣健 摄

招果洞遗址位于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洞深约25米,洞口高4米,洞内怪石嶙峋,洞外地势平缓。2016年至2020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招果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过5年时间累计工作时长800多天的挖掘,考古人员在招果洞发现了来自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骨器等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遗物,两座距今1万多年的墓葬,以及伴生的人类头骨化石,水、陆生动物遗骸和植物遗存等。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这些遗址你都了解吗?

招果洞遗址挖掘出的石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经反复研究论证,最终确认招果洞遗址人类活动痕迹始于距今4万年前,跨越了整个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连续完整。

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

2019年9月,井头山遗址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原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三家单位联合正式开始发掘。该遗址是继河姆渡遗址发现近50年之后,在余姚发现的又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遗址位于宁波余姚市三七市镇三七市村井头山南麓。发掘出土露天烧火坑、食物储藏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区等聚落遗迹,出土遗物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人工利用后废弃的大量动植物、矿物遗存。第二类,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人工器物。

井头山遗址取得重大学术成果,意义深远,是迄今在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发现的首个贝丘遗址,也是目前所见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典型海岸贝丘遗址(距今8300—7800年)。考古发掘表明,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发源的重点区域。出土遗存和所处地理环境表明,河姆渡文化直接来源于宁波沿海地区,由此把余姚和宁波的人文历史源头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是宁波历史轴线的极大延伸。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这些遗址你都了解吗?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大型版筑遗迹局部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了距今5300年左右的“河洛古国”,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在“河洛古国”发现之前,许多人认为,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周边星光灿烂,中原暗淡”。“考古发掘表明,围绕双槐树周边的郑洛地区、黄河两岸星罗棋布的同期数百处仰韶遗存和城址,拱卫着都邑‘双槐树’,显示出双槐树是这一时期华夏集团的政治中心,而这个时期正处在历史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双槐树‘河洛古国’是华夏正脉。”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遗址大型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具备了高台建筑的基本特征,其空间组织形式及“一门三道”的门道遗迹,开了中国古代大型宫殿式建筑形制先河,堪称“中国最早的宫室建筑”。

河南淮阳时庄遗址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这些遗址你都了解吗?

时庄遗址

时庄遗址位于河南周口市淮阳县时庄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包含有龙山、岳石、春秋、汉唐时期遗存,其主体是以夯土墙围合的夏代早期粮仓遗存。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这些遗址你都了解吗?

时庄遗址

遗址南部是一处距今4000年-3700年的夏代早期粮仓城。该遗址是我国目前代最早的粮仓城,对研究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粮食管理、可能存在的贡赋制度和国家治理能力等具有重要价值。

河南伊川徐阳墓地

徐阳墓地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徐阳村,是2600多年前从中国西北迁往洛阳伊川的陆浑戎墓葬群,也是中原地区考古发现的首个戎人遗存。根据史书记载,陆浑戎自公元前638年迁入洛阳伊川,公元前525年被灭。

徐阳墓地自2013年发掘至今,共清理墓葬150座,其中大中型墓12座,大中型墓葬均有与之对应的陪葬车马坑或马牛羊头蹄祭祀坑。除了一些马牛羊头蹄等戎人祭祀的特征外,该墓葬群还出土了中原地区较为罕见的单耳罐陶器以及螺旋形金耳环和鎏金铜质挂件,这些都是典型的戎人习俗和装饰。

徐阳墓地被发现,进一步印证了2600多年前陆浑戎迁徙、融合的历史,对探索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这些遗址你都了解吗?

考古专家和学者在查看河南洛阳徐阳墓地标号为M15的墓葬发掘现场(1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

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位于阿里地区札达县,桑达隆果即藏语“桑达沟口”。这一墓地墓葬分布密集,出土遗物包括陶器、铜器、扣器、石器、纺织物、料珠、木棺等,其中“出土的木俑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其形制特征与新疆吐鲁番一带墓葬出土的木俑形制相同。”

从2017年至2020年间,桑达隆果墓地3座墓葬中累计出土7份(6件)金、银面饰,面饰形制与其临近的曲踏墓地、古如甲墓地,以及印度西北部马拉里墓地、尼泊尔北部桑宗墓地出土的金、银面饰形制相同或相近。此外,出土的两件青铜无足匜,则与四川、湖北一带形制相似。出土的单耳鸭嘴流寰底壶,与西藏中部拉萨曲贡遗址的陶器形制相似。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伟说:“从约公元前300余年开始,人群在此地出现大规模聚集,期间经历了政治实体萌芽,生产生活大力发展,来自其周围包括新疆、尼泊尔北部、印度北部、西藏拉萨、山南腹地以及汉地的文化在这里交融汇合。公元600年以后,桑达隆果墓地不再被使用,结束了人群在此地的活动。”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这些遗址你都了解吗?

西藏墓地

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

土山汉墓位于徐州博物馆院内,二号墓自1977年勘探发现以来,考古工作至今已历时40余年。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徐州博物馆主持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收获。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这些遗址你都了解吗?

土山二号墓发掘现场及出土文物。

土山二号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墓上有高大的近圆形封土,整个墓葬南北长36米,由墓道、耳室、甬道、前室、后室、回廊、黄肠石墙及封石组成。墓葬出土玉衣、玉席等表现墓主身份等级的文物350余件(套),其中玉席为东汉时期墓葬首次发现。墓葬封土中发现以官印为主的封泥达4500余方,表现出较为完备的西汉楚国官署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

少陵原是西安市东南方向的一块黄土沉积台地,处于浐河以西、潏河以东。2019年至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少陵原区域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了三座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编号为焦村M25、M26、中兆村M100,出土共计278件随葬器物以及土雕建筑、壁画。该墓的发现为研究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提供了新的、极具价值的资料。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这些遗址你都了解吗?

西安少陵塬十六国大墓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热水墓群分布于热水乡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1982年考古发现并得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韩建华副研究员介绍,热水墓群是6~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地证明了从北朝至隋唐时期,青海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重要干线,都兰则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

2018年热水墓群被盗事件震动全国,涉案文物达到646件,同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始针对被盗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将其编号为“2018血渭一号墓”。作为热水墓群不同时期的两个发掘点,此处距离1982年发掘,被民间称为“九层妖塔”的“热水一号大墓”约700米左右。

“2018血渭一号墓”是一座唐(吐蕃)时期的高级贵族墓葬,地表还保留茔墙、祭祀建筑、封土和回廊等墓园建筑。该墓的发掘对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

磨盘村山城,位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长安镇磨盘村,延吉市与图们市交界处,被认为是东夏国的南京城所在地。

磨盘村山城周长4454米,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长1300米,南北长1200米,城墙内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有门址4处,发掘出1座古代东夏国的大型官仓遗址,对研究东夏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磨盘村山城的考古发现,对研究东夏国,这一立国仅19年的割据政权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对探索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这些遗址你都了解吗?

磨盘村山城远眺(东北-西南)

封面新闻综合 王婉君 资料据新华社、央广网、大河报、中国吉林网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