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新读 读《易经》

最后更新 :2022.12.16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易经新读的一些知识点,和读易经先读易传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读国学《易经》的心得总结体会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读国学《易经》的心得 总结 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读国学《易经》的心得总结体会一

《易经》分上下两经,上经以乾、坤两卦为其总纲领,为天地万物之父母,定天道,辩阴阳,明次序,分四时;下经以咸、恒两卦开篇,为人类万事生衍之基,定人伦,调阴阳,修身,齐家,安天下。《易经》64卦相连相扣,相依相辅,每卦有名、有象、有辞,有阴阳、有上下、有内外、有时序,有相邻相对之卦、有互成之卦、有相近之卦。咸卦为全卦31卦,为下经首卦,为人类生衍之本,为人伦纲常之基,为天下安定之道,故不能不明,不能不知。为此,我在此就其对咸卦理解之浅显道理与诸位分享,诚然诚惶诚恐,所言有误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咸者,感也。所言不只男女感应,然在此我仅言男女。咸为山上有泽之象,阳刚处于阴柔之下,阳下就阴,柔上协刚,以孚天地氤氲之道。正如天下地上,天地交和,为泰卦,天上地下,天地相背为否卦, 成语 否极泰来即由此而来。此卦有物象寓人伦,即男下女上,男女相感相应相合。天地相合万物生,男女相合万事宁。山即艮,泽即兑。山上有泽,即兑上艮下,兑为悦,为说,艮为止,为定。下止上悦便不乖于情,不背于性。及男女交往过程中,女悦男止,止于性,悦于情;女动男定,动于感,定于礼,故而称为咸。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死亡贫疾,人之大恶所存,皆性情也。情出于性,发于心,心所思乃性所生,心所止乃性复归安宁,性情乃一动一定之间而已。咸,为无心之感,即你情我愿,无心即无私心奸心,感为互感互通互应。此为男女相合之根由也,亦为咸之德——发乎情而止于礼也。

咸卦,乃男下求女之象,夫子据下经首卦——咸卦之意,将其《诗经·关雎》置其首篇,即为此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男求女之亟。《诗经·摽有梅》篇中“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兮”言女求男之殷。所谓感,及同类相求,同声相应也。花之荣荣,鸟之啁啾,虫之唧唧,燕语呢喃,即各求其类,各求同声也。正如诗所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读国学《易经》的心得总结体会二

男女因相互吸引而交往,然如何交往,如何相处,易家在其咸卦中有详尽的描述,对其始终末都有详尽的交代。下面我将就我之理解与见解和大家一同分享,仅供参考。

首先,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在恋爱中,到底是不是一定得男求女呢?在如今,女求男之现象俯拾即是,然而咸卦卦象为山上有泽,山为阳,为男,泽为阴,为女,此寓意为阳下求阴,也可以说是男下求女,而且还是“下”求,此处之“下”我觉得可解释为放下面子、低下身子、隐起阳刚、显出温柔、献殷勤示好,那这样到底有没有道理,对于今天的男女交往有没有参考价值呢?我说两点:其一,男女天性相异,男天性阳刚、好动、感之速、情之切、欲之重,女天性阴柔、处静、感之慢、情之缓、欲之轻。故男求女,是天性,下求,是情之真切使然,正如“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所寓。其二,男求女,成之缓,缓则相感深,感深则情深,情深则亨顺,亨顺则宜,则久远;女求男,成之速,速则相感浅,浅则情少欲多,欲多则速成速离,故无果而有悔。此处有必要说明,我所言之男女并非仅指性别之男女,应当理解为具有男性特质的人和具有女性特质的人,有些男性天生阴柔处静,而有些女性天生阳刚好动,若如此,女求男亦不背于男女天性。故准确的回答应该是阳求阴也,即具有阳性特质的人求具有阴性特质的人。

咸卦卦辞有云“咸,亨、利、贞,取女吉”,此为咸卦之总纲领,开篇即言男女交往之关键——贞也,即目的纯真,这三个字我觉得应该将其顺序调整为“贞、亨、利”来理解,这三个字为一个循环因果,贞为男女交往之本始,只有目的纯真,才有可能发展亨通顺利,亨通顺利才有可能相互获宜。曾有人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贪恋爱都是耍流氓”,即此处之贞,经过贞、亨,终将会利,此处之利,可用诗“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解释,最为妥当。说娶女而非嫁夫,是言男下求女也。

读国学《易经》的心得总结体会三

《周易》堪称我国 文化 的源头活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易,变也!各种病不了解病根变化如何了解医治之法?简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的文明。

《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谁不曾说过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周易》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我国文化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

《周易经》研究被称为《易经》或“易学”,早就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上下五千年,《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周易》研究流派纷呈。他们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

《易经》的科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敬。易学研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显学。尽管如此,《易经》里仍然有许多不解之谜,连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阙如。

论语述而篇,孔子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学易至于韦编三绝,积功力久,发此感慨,再给我五年或十年,在易上更加深入,可以减少犯大的过失。学《周易》贵在能知几,机者念头起动几微之间,心念一动即加以察觉。学《周易》可以趋吉避凶,在念头起处即是非分辨得明,使灾祸有一点端倪时就及早调整心念行为,让灭祸消弭于无形,自然能趋吉避凶,远离大灾大祸。上等智力的人学周易,可以进一步学形而上之道。

无大过的大过指的是什么?就普通人而言,不是有心犯罪,而是误犯,例如过失、损人等。若就修道的人而言,凡是心不在道,就是大过或无意中说了不合道理的话,或无意中做出令人恼恨的事,就是大过。

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生而知之者是天生圣人,圣人方能无过。孔子自认是经过好学而知道圣人之道,既是修养学习来的,偶而难免也会犯无心之过。学周易穷理研几,在心念几微处用功,一生不好的念头,便立即制止,不让这一个恶念迁连不断,现于行为,故无大过。在易系辞下传,子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研易就在精微处用心,最精微的地方莫过于念头,在念头处观察。孔子门生中唯有颜渊接近研几的功夫,系辞下传,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所以孔子曾对鲁哀公、季康子提起在所有学生中,就属颜渊学,他有知几的功夫,能察觉到念头的起动,一有过即时制止,所以能不迁怒、不二过。

学道之人先学无大过,进一步连小过也要除去。常人一举一动多有犯过。若学着观察念头,恶念一生即予制止,久而久之,可以少犯大过。儒家的经典礼记首篇曲礼是记载委曲说礼之事,食、衣、住、行,各种生活细节都订有规矩,若一举一动不违背曲礼,也可以少犯一些过失。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根源,是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长期观察的结果。他体悟得天地人事现象背后的隐约轨则,他发现在无穷变化中有一不变的太极,由此而生两仪,两仪再变生四象,四象演化为八卦。再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圣人的发扬诠释,使得蕴藏无限究竟智能的易经,后人可以一登堂奥,一窥天地之妙。我们只要依*玩占观象,从中温故知新,也能领略天地人事间的道理,掌握心念行为,一一复归于礼,自可趋吉避凶,克念作圣。

《易经》究竟怎么读?

易与科学,模糊与精确:包容的两个方向

一个易棍对易的暗黑:为什么那么滥,却仍有市场

          周围人流行国学,动则《易经》,《道德经》,细问其收获,则要么含糊其辞,要么用“博大精深”等语言来敷衍。

      《易经》被神圣化了,一如所有民族对自己祖上东西的珍惜一样。然而,我们更应该用一种与时俱进的智慧去对待它。

      《易经》怎么读的问题,说小可小,说大了也可以很大!

          大到民族的命运和未来!

          因为它决定了民众整体的价值观与智慧程度,因而整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和路线

        《易经》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部分是基本之道。如阴阳等。第二部分是则是基于当时对宇宙认知的一些假想。第三部分,是基于第一二部分的人文演绎。

        第二部分显然是错的。比如古人认知是天圆地方。科技不发达导致的认知缺陷,基于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演绎也是错的,注定了易经的局限性。

      对于第一部分道的态度,是毋庸置疑的。唯一重要的补充,就是正确认知道与术。

          道有普遍性,术则具体化,一具体化,就带来问题了。正如《道德经》首句所表达的:道可道非常道…

        阴阳和生克是道。但是,到术的层面,就变复杂了。阴阳之道,可以到处用,但具体到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对不同事情,很难精准定义。又如生克是道,但是局限于当时宇宙认知水平的五行说,落到术的层面,就有牵强之处。而向朴素哲学挂靠的中医,硬是把复杂的身体分成五脏五腑,则是牵强的牵强了。基于经验的中医是遗产(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营养医学结合),不妨碍我们认知他的部分牵强。

        更不谈关于占卜的传说和江湖算命的把戏了…

      阴阳五行是最最原始的数术,以及基于原始数术的人文演绎(哲思),甚至过度演绎。

        现代数学体系非常庞大。阴阳八卦这种二分法,只是其中极小的一个子集。生克比起现在的博弈论,也显得单薄。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包容。很多人说阴阳五行包容万象。

      他们说的不全错。 但错就错在他不明白:包容,其实有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模糊性包容。而另一方向是精确型包容。

        用阴阳二分法甚至造不出来一个电子管。而现在科学技术的精确性包容,能让墨子卫星上天。

      易经固然是人类最早的财富。但是,躺在早已不足的历史上舍不得离开,而不能站在其肩膀上,拒绝接受新东西,是最可怜可悲的了

        把古代智慧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去尊重和批判,既不能全面否定,更不能无限拔高。那些无限拔高古代智慧的人,首先是靠此为生的骗子居多(比如易术算命,佛教放生产业链和素食产业链利用人的慈悲或无知敛财的,还有部分假中医,以及大部分未悟道而纠结的中医),其次可能是懦夫(不敢进入新科学世界看成果),愚夫(无能无知被骗或自愿受骗),莽夫(无知无谋有勇乱搅)

        华夏文明在道与理方面发挥到极致,也是冷兵器时代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保障,从姬水,到中原,到九州,短期的衰落,然后长期的繁荣。这种重道理轻数术的基因也是近几百年落后的根源。如今,经过近200年的苦难,历史的转盘又转到了众多。拥有吸星大法的中国,用短短60年,完成了欧美600年的积累。再一次跻身强国之林。

        而赶超和保持优势的关键,就是把基于模糊哲学的华夏文明,插上现代科学与哲学的翅膀。

        这就要求,中国要建立真正的与时俱进的科学与哲学体系,民,要具备真正的科学哲学素养。

          南怀瑾但对我来说,他国学造诣不低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理性的科学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索(我说的是科学精神,喜欢抬杠的,别拿碎片或伪知识来跟我说就是科学)。他是少有的博古通今更能瞻远的大贤。遗憾的是,他出身的早,在科学领域的求索时间太短,要是再活几十年多好……

      有人说《易经》是隔代文明。可惜的是,连他们自己都没底气。

        再回到《易经》怎么读的主题。简单: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讲现代科学与哲学,又有人会担心华夏文化的生存问题。其实多虑了。学过历史的都清楚,文明的融合,推动了历史的螺旋式前进……科学是全人类的财富。

        而且,哲学,宗教和科学在大一统的路上越走越近。

          具备真正的科学哲学精神,难么?

        一点都不难!这是个 知识爆炸的秒速30万公里的光电信息时代,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易经全文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

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

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

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

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

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

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

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

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

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

人作,而万物□②,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

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

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

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

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

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

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

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

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

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

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① = 辶 + 丶 + 豚

□② = 者 + 见

乾卦终

《易经》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

2 易经全文

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

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战龙於野,其血玄黄。

象曰:战龙於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其道顺乎? 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臣弑其君,子

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

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

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无咎,

无誉。」 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

美之至也。

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

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坤卦终

《易经》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

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如,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既鹿无虞,以纵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 = 辶 + 颤 -页

屯卦终

《易经》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

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

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蒙卦终

《易经》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

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

亨,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3 易经全文

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 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 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 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 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 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需卦终

《易经》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

讼:有孚,窒。 惕中吉。 终凶。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

凶;讼不可成也。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 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 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 = 上般 下革

讼卦终

《易经》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师卦终

《易经》第八卦 比 水地比 坎上下坤

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 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於贤,以从上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 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 邑人不诫,上

使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比卦终

《易经》第九卦 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

小畜:亨。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 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

亨。 密云不雨,尚往也。 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九二:牵复,吉。

4 易经全文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 月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 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小畜卦终

《易经》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

履:履虎尾,不□①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①人,亨。刚中正,

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①人,凶。 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①人之凶;

位不当也。 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九四:履虎尾,□②□②终吉。

象曰:□②□②终吉,志行也。

九五:□③履,贞厉。

象曰:□③履贞厉,位正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① = 口 + 至

□② = 上朔 + 下心

□③ = 炔 - 火

履卦终

《易经》第十一卦 泰 天地泰 坤上乾下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

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

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夤,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 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 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泰卦终

《易经》第十二卦 否 地天否 乾上坤下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 大往小来, 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

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

而外君子。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初六:拔茅茹,以其夤,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 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否卦终

《易经》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同人: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乾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 唯君子为

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5 易经全文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 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 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同人卦终

《易经》第十四卦 大有 火天大有 离上乾下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

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大有卦终

《易经》第十五卦 谦 地山谦 坤上艮下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

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

不可□①,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②谦。

象曰:无不利,□②谦;不违则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 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① = 足 + 俞

□② = 扌+为

谦卦终

《易经》第十六卦 豫 雷地豫 震上坤下

豫:利建侯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

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

则刑罚清而民服。 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六三:盱豫,悔。 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 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 恒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豫卦终

《易经》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

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 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 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 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笤唬烘谟诩危��晃徽�幸病?/p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 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6 易经全文

随卦终

《易经》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蛊:元亨,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

川,往有事也。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小有晦,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蛊卦终

《易经》第十九卦 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

临:元,亨,利,贞。 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 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

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六三:甘临,无攸利。 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 既忧之,咎不长也。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临卦终

《易经》第二十卦 观 风地观 巽上坤下

观:盥而不荐,有孚□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若,下

观而化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

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 = 禺 + 页

观卦终

《易经》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

噬嗑:亨。 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

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初九:履校灭趾,无咎。

象曰:履校灭趾,不行也。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九四:噬乾□,得金矢,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上九:何校灭耳,凶。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 = 月 + 姊 - 女

噬嗑卦终

《易经》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

贲:亨。 小利有所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

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浅读《易经》之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易经》卦一.乾

 “飞龙”腾飞的龙的意思,“大人”高人、贵人的意思。那么这整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说,龙要实现飞黄腾达,如果能利见大人,也就是说能得到“大人”的帮助的话,一定能更加的轻便。

 下面我就来举一些这个方面的例子。据《史记》记载,当年张良刺杀秦王不成遂隐藏下邳。有一天他要过桥的时候,看到一个老者做在桥头。只见那个老者故意把自己的鞋扔到桥下,然后叫他帮忙检回来。张良心里很火,本想好好揍那老头一顿,可是看看他那么老了心想就算了,忍着按照老头说的做了。鞋检回来后老头还要求帮自己把鞋穿上,张良没有做声,照办了。老者满意地笑笑说道:“如此可教也!五天之后到这里等我”。五日之后,张良很早就起床赶到桥头,可是老者已经在了,老者很不高兴,吆喝他回去,五日之后再来;又过了五日,张良起得更早,可是老者又叫他过五日再去;又过了五日,老者终于接见了他,并且传授了一部《太公兵法》给他,使得为张良成为汉高祖的首席军师,共同争战大汉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既然利见大人有这么大的好处,那么飞龙如何见大人呢?我们都知道,千里马常有,伯乐却是不常有的道理。千里马往往是清高孤傲的,而偏偏伯乐却是不常有的,因为这样他们往往是矛盾的!在这样的矛盾中,飞龙如何才能做到见大人呢?我想一个是要学会“忍”;一个是要会“等待”。先把心浮起气燥的坏脾气摒弃掉,要知道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虽然等待的过程是很辛苦,很漫长的,但是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要知道为什么很多人看不到绚烂的雪花,那是因为很多人在雪花来临的前一夜就已经死掉了。所以短暂的停留是永远看不到最绚烂的雪花的!等待之中也难免会有彷徨,有苦痛,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忍就显得更需要了!当前社会,很多人都怕穿小鞋,但是有时候想想,只要观念转变,忍一步海阔天高。既然脚都没有了,那你还会怕小鞋吗?同样的道理,只要你在过程中,不把困难当困难,那么你还会那么怕困难的存在吗?等待不是无限期的沉沦,而是为了在等待中重新沉淀自己,进而达到沉凝的境界。鲁迅先生也曾经讲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待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审视自己,能更冷静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忍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一种“假痴不颠”的境界,是一种扮猪吃老虎的睿智。忍是为了更好地不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倒在了快要到达终点的路上,岂不是功败垂成,让人无限扼腕。

 飞龙又怎么才能够求利呢?我们知道,大人之大,往往是无所不知的!当年孔子见老子之前,老子早知道孔子已经是名极一方的“圣人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诸葛亮有“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能耐了;张良在碰到黄石公之前,老人早已晓得他有过人的胆略了。似乎很多的情况都是机缘巧合。总是先是大人在等着飞龙,然后才挖掘和提升了飞龙。但是,其实正是有了飞龙之前所做的努力,大人的等待才是值得的;有了飞龙的等待,大人的提拔才是水到渠成的。因此,是不是就可以说,飞龙只要做好了前面的准备之后那么遇见大人就是迟早的事情了,理论上讲是可能的。不是的,此外还要有机遇。即便是遇见大人了,飞龙就一定能够做到“求厉”吗?也不是,还要经过大人的考核。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张良遇见黄石公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点。其实,张良在遇见黄石公的时候,老者是精心布置了多重考验的!首先考验他的忍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刁难,张良都没有生气;其次考察他的耐性,五日过了又五日,看看张良会不会感到不耐烦;第三,还考察他的性情是不是很清高,听不进劝导。当这些考验都通过的时候,他就能很好地做到了“利见大人了”。

 现在社会,我们总是在慨叹上天对自己太不公平,叹息自己出生的背景不好,感慨没有能遇见好的机会!其实很多的时候,机会就是在你我之间悄然地流逝,可悲的是居然我们没有能够发现!我们一直在希望工作事业中能够遇见贵人,可是当贵人就真真正正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不但看不见,有时候还把他们当成了我们的敌人,这个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吗?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易经》所教给我们的道理,加以运用,成就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