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宗4家房企竞价择日再拍 房地产竞拍是什么意思

最后更新 :2023.02.18

其实1宗4家房企竞价择日再拍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房产竞拍流程及规则,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1宗4家房企竞价择日再拍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长春打响土地集中出让“之一枪”

今年土地集中出让打响“之一枪”。

今日(4月15日),最早公布首批集中供地计划的长春,在全国率先举行首批土地集中出让。不过,这场土地集中出让却显得有些平淡,仅吸引了4家头部房企竞拍。原计划的51宗待出让土地中有11宗终止挂牌,最终成交38宗住宅用地,其中32宗为底价成交,2宗流拍,全部集中在市辖区,成交总金额为193.08亿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在内的15个城市公布了今年的首批土地集中供应计划,总计供地规模达4155万平方米。其中北京、杭州、广州、南京的首批供地的起始总价均超过800亿元。从各城首批集中供地的出让时间看,主要集中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中旬的一个多月时间。

图片来源:摄图网

首场土地集中出让平淡收场

在今日长春首批集中土地出让成交的38宗住宅用地中,有32宗为底价成交,成交平均楼面价为3225元/平方米,相较2020年长春住宅用地3278元/平方米的成交楼面价,地价保持相对稳定;溢价率则较2020年全年溢价率下降1.1个百分点,达到3.3%。本轮集中供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562万平方米,相当于2020年全年成交量的29.4%,可见长春推地节奏较为平均。

整体看,长春本次集中土地出让的热度并不高,仅吸引了中铁、华润、保利、万科4家头部房企关注。但在优质地块的竞争中,头部房企优势明显。

中铁置业在本次土拍中总投资达44亿元(其中39亿元用于住宅用地),取得长春朝阳区永春镇11宗住宅用地、1宗商办用地、1宗图书馆用地,所有地块均为底价成交,成交平均楼面价为2912元/平方米。

华润是唯一在长春本轮集中供地中触发限价并用竞租赁面积的方式取得地块的房企,取得的地块位于宽城区小南街是长春北侧较为重要的核心城区。在到达限价后,经过36轮争夺,最终竞配建租赁住房4100平方米取得该地块,可售部分楼面价3585元/平方米,溢价率29.4%,为本轮供地的更高溢价率。

另外,保利、万科各取得1宗住宅用地,溢价率保持在4%以下。除此之外,其余地块全部为长春本地开发商取得,大部分为底价成交。本地房企取地中仅3宗住宅用地溢价率达到15%-20%,主要分布在南关区、长春新区、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长春主要发展区域。

“本轮长春集中供应竞拍方式发生变化,由过去的‘价高者得’转变为‘限价竞租赁住房面积’,稳地价的举措正逐渐落地。”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认为,长春本轮集中供地结构有明显调整,主要分布为西侧、南侧。朝阳区、绿园区成为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占比增长最快的区域,占比较2020年全年增加10-20个百分点。相反,虽然保利、万科在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取地,但该区域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占比较2020年减少13.9个百分点。

潘浩表示,今年长春还有两轮集中供地,整体供应结构仍需持续关注。本轮集中供地中有2宗住宅用地由于无房企报价而流拍,流拍率为8.2%,低于2020年年末的10.1%,流拍率呈现下降趋势。

15城首批集中供地超4000万平米

4月14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2021年之一批集中出让的6宗地块,预计将于5月13日集中挂牌拍卖。6宗地块分布在宝安尖岗山1宗、光明凤凰城1宗、龙华油松1宗、南山西丽1宗、深汕合作区2宗,总建筑面积91.01万平方米,总起始价105.76亿元。

至此,公布今年首批供地计划的城市已达15个,总计供地规模达4155万平方米。

而本次“双集中”土地供应新规,涵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以及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厦门、合肥、济南、武汉、成都、福州、郑州、无锡、苏州、沈阳、长春、宁波、青岛、长沙等18个热点城市,这些试点城市今年将分三个批次集中进行土地挂牌和出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有11个城市的今年首次集中供地规模超过了全年供地面积的30%。其中,广州首次集中供地规模为全年供地面积的62%,苏州、长春、沈阳的占比均超过40%。

此外,集中供地的土地性质并非单一的商品房用地,租赁用地等也得以突出,而且在竞拍规则上也有新变化。

如北京首批集中供应的30宗土地中,近四成涉及公租房。此前海淀树村地块一直尝试做竞拍共有产权份额,如今开始推广落实,使得北京住宅用地市场竞拍方式趋向多元化。

杭州的首次集中供地中,除2宗人才专用租赁住房用地外,所有地块均设置新房限价条件。其中平均限价为26038元/平方米,更高价为29227元/平方米,如实施装修销售的,装修价格平均限价3327元/平方米。

据贝壳研究院报告,广州本次集中供地应重点关注共有产权房、公租房等房源供应。其中 *** 性房源及自持住宅上限面积占本次供应的比例达到27%。 *** 性房源中,共有产权住房上限面积达83万平方米、 *** 性住宅达74万平方米、公租房达59万平方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不在22城名单中的城市也宣布将加入集中供地队伍行列。

4月9日,徐州市住建局发布通知,表示将加入“两集中”供地城市阵营,一年供地不超过4次,每次供地不低于1000亩,时间间隔、地块数量和区位要相对均衡;集中组织出让活动,挂牌公示结束后,交易时间不超过1个工作日。建立土拍熔断机制。土地招标拍卖过程中,当溢价率达50%或超过设置的更高限价时,中止网上竞价,采取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

在此之前的3月30日,西安市 *** 发布《西安市人民 *** 办公厅关于建立房地联动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中,其中明确提到,“每年按季度集中发布住宅用地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国有建设用地公开出让”。

集中供地新规下房企如何“抢地”?

“双集中”供地新规的落地,无疑将给不同梯队的房企拿地产生相应影响。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此前曾表示,今年土地集中供应新规,要求企业资金有很大的弹性,如果没有很大的弹性,面对集中土地供应会遇到很大的压力。

“整体来看,政策对龙湖这样的企业是存在利好意义。政策对优质的房地产从业者来说应该是利好,可能对高杠杆公司或中小公司可能会有一些压力。”龙湖CEO邵明晓也谈到了对集中供地的看法,“政策的出现考验房企的运营能力,集中推盘营销的能力,也考虑房企交付时的能力,从拿地、到策划、到方案、到开工、到建设、到交付、到客户服务、到一系列全链条的能力。”

但中小企业可能相对艰难。一位区域型房企高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集中供地对我们这些中小房企来说,还是有一定压力的。面对集中供地,我们需要和很多巨头房企同场竞技,也需要一次性地调动更多的资源来参与拍地,和资金相对雄厚的头部房企相比,我们无疑处于弱势地位。夸张一点说,如果我们在今年的首批集中供地中我们没能抢到,那么下半年我们有可能面临无米下炊的窘境。”

“所以面对集中供地,我们计划采取的方式是引入合作伙伴,多方抱团取暖,多参与一些土地竞拍,也分散风险。”上述房企高管表示。

某院报告认为,去年“三道红线”融资新规试点以来,行业进入降负债、降杠杆的阶段,销售回款成为企业“回血”重要来源。集中供地新规的实施,对企业营销端将带来深刻变化,以往的销售节奏与营销节点也需要重新铺排,以面对集中的拿地资金需求。

面对22个重点城市的集中大量供地,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取舍,需要企业对城市发展趋势及板块价值进行科学研判,若集中跟进多个地块,也需要投拓人员更加高效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22城多为房企的战略重点布局城市,如果这些城市的供地节奏趋同,房企若要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则需要对不同区域及城市的潜力、市场周期进行精准研判。

总体来看,资金实力强的企业仍将获得更多的拿地机会,而资金压力大的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冲击,企业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为了更多地参与竞拍,提高拿地成功的概率,企业可采取联合拿地的方式,共担资金压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集中供地政策虽然近期能够影响到土拍市场,但市场的最重要因素还是土地供应量。

“如果只是拍地方式变化,土地的供应没有上升,甚至还下降了总量,那么对地价的影响就会非常有限。只有各个地方集中拍地,同时供地总量能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才会影响到土地价格,保持平稳甚至稳中有降。只有土地的价格保持稳中有降,而且土地供应量增加,才会传导到房价稳定和不大幅上涨。”秦虹表示。

原标题:长春打响土地集中出让“之一枪”:11宗中止挂牌,32宗底价成交,仅有4家头部房企参与

设更高价、限披马甲,上海土地市场出新规

4月30日下午,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召开信息交流会,在预告上海市之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相关情况的同时,也发布了商品住房用地出让规则的新调整。

之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上海将在5月17日至21日发布之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公告,第二批住宅用地将在8~9月间集中出让,第三批将在10~11月间集中出让。

今日上海土地市场已经披露了首批集中供应的52宗地块,土地面积约250公顷左右。其中,浦东新区、崇明区、临港新区各4宗,徐汇、普陀、静安、杨浦各一宗,闵行区、宝山区各6宗,嘉定区3宗,金山区2宗,松江区7宗,青浦区5宗,奉贤区8宗。涉及住宅、商业、商住、商住办、租赁等多种类用地。

据悉,今年上海的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将持续增加,同时将进一步加大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五大新城的供应力度。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向记者分析,之一批集中出让50幅土地,从绝对数量来看不少。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可以检验新出让规则对土地成交价格管控的有效性。

交流会上公布了“限价竞价”新规。据介绍,首次集中出让的规则,会在上海原有招挂复合出让等土地交易规则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限价竞价规则,从原举牌竞价调整为“举牌竞价 一次书面报价”。

新竞价规则主要是在房价地价联动机制下,合理设定地块起始价,中止价和更高报价。本批次商品住宅用地更高报价,一般限定为起始价的110%。

具体来看,在商品住宅用地现场竞价阶段,竞买人最终竞价不高于中止价的,以价高得者得得原则确定竞得;达到中止价时,交易将转入一次书面报价阶段。一次书面报价不得超过更高报价,并以最接近平均价竞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书面报价阶段时,有三个及以上有效报价的,根据报价与平均价价差的绝对值,由小到大的原则,确定中标候选人及顺位,报价与平均价价差绝对值相同的,则报价低者优先。这也意味着,一次性报价阶段不是单纯以价高来决定地块归属,而是“限地价下的相对价高者得”。

卢文曦分析认为,上海此次的新规则技术手段更为高明,不以价高为目的。上海对土地拍卖价格也会设限,这样可以稳定土地价格,稳定房价预期。

“在达到限价后谁来获得,其他城市或通过摇号,或通过报配建的方式,摇号有运气成分在,自己报配建则加重房企负担,在追求成本前提下,对楼盘品质质量追求减少。”卢文曦表示,“这次是看哪家房企报价最接近平均报价成为之一顺位候选人。这就要求房企事先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在场上拍卖过程也不能冲动,要以最合理的价格拿下地块。”

另外,上海此次出让新规还规范了“同一申请人”的概念。同一名申请人只能进行一次交易申请(含联合申请)。这也意味着,房企想依靠多个“马甲”增加拿地概率,在新规下将难以实行。

卢文曦表示,大房企资金实力强,可以通过注册多个“马甲”增加拿地概率。这次尽可能避免此类事件。换而言之,房企不管大小,只要进入最后拍卖阶段,都只有1个拍卖号牌。对中小房企来说增加拿地机会。同时也尽力避免土地市场被几大龙头房企垄断的可能,多样化,多元化的楼市也是健康发展的要素之一。

“两集中”供地:第二轮整体遇冷 新一轮多地放宽出让要求

11月4日,宁波第二轮集中供地落下帷幕,最终共出让28宗地块,仅3宗地块溢价,另有18宗地块流拍。至此,第二轮集中供地的22个城市中,仅剩郑州还未进行土拍。

高流拍率、低溢价率 二轮土拍明显降温

第二轮集中供地中多地调整出让条件,提高了房企参与拿地的门槛和难度,同时面对房地产行业融资紧缩、资金压力加大,房企拿地能力与拿地意愿双双降低。因而,相较于首轮集中供地,多地二轮土拍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但整体来看均具有流拍率走高、溢价率降低、“国家队”成拿地主力的情况。

除郑州外,21城共计流拍88宗地块,撤牌195宗地块,整体流拍撤牌率达到32.2%,较首轮土拍提高了25.7个百分点;平均溢价率约3%,较首轮集中供地平均溢价率下降约12个百分点,底价成交成为多个城市的主基调。

具体来看,天津、青岛、成都、苏州、沈阳等多城在开拍前公告暂停出让或终止出让,其中沈阳共有24宗地块公告停牌,占出让地块总数的52%;沈阳、长春、福州、天津等多地流拍率均超30%,长沙、北京、沈阳、杭州、广州5城流拍率均超50%。

另外,国企、央企凭借稳健的资金实力成为本轮土拍的“主力军”,北京本轮土拍报名的房企共有16家,其中14家为央企或国企;上海本轮土拍中,国企、央企拿地占比超70%;此外,苏州、成都本轮拿地企业中国企、央企的占比分别达到了84%、76.92%。

热门城市中除深圳热度不减外,北上广及杭州集体遇冷。深圳二轮土拍共成交21宗地块,另有1宗地块流拍,总成交价452.97亿元。其中,深圳共有4宗地块以底价成交,17宗地块达到上限价格。

与首轮土拍揽金1110亿元的狂热相比,北京二轮土拍从报名就遭遇“霜降”。开拍前夕,挂牌的42宗地块中仅有16宗地块获房企报名,剩下26宗地块因无人问津而延期出让。除1宗招标地块外,北京共成交16宗地块,5宗地块以底价成交,溢价成交的11宗地块中仅有2宗地块触得竞价上限,平均溢价率为6.23%。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土拍中房企联合拿地数量共计9宗,还有1宗地块由金隅、首开及建工3家房企联合竞得。

而上海开拍前不久,便叫停了7宗地块出让。最终共成交18宗地块,其中9宗地块以底价成交,6宗地块触得中止价,平均溢价率仅为3.87%。同北京土拍相似,此次上海土拍中也有不少房企抱团拿地,共有6宗地块由房企联合竞得。

相较于北京、上海延期出让或叫停出让,广州二轮土拍流拍率高达52%,共有25宗地块流拍,最终出让23宗地块,其中18宗地块以底价成交,溢价率仅为1.5%。而“卖地大户”杭州也遭遇滑铁卢,提前终止17宗地块,10宗竞品质地块全部流拍,最终仅成交14宗地块,其中9宗地块以底价成交,平均溢价率仅为4.6%。

多地第三轮集中供地放宽要求 土拍市场或将持续低迷

第二轮集中供地接近尾声,多地新一轮集中供地迎来“官宣”。

无锡第三批集中供地已于11月1日收官,是首个完成第三轮集中供地的城市。相较于无锡前两轮集中供地,地价触顶率分别达到93%、39%,此次无锡以无地价触顶平淡落幕,成功出让20宗地块,仅3宗地块以低溢价率成交,总成交价约273.8亿元。

截止11月9日,除无锡外,已有南京、苏州、深圳、上海、广州、济南、合肥、杭州、福州共9城公告第三批集中供地信息。

鉴于二轮土拍中大量地块流拍撤牌,多地的年度供地计划未达标。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1城(除上海外)前10个月宅地成交面积占全年计划供应量的平均比例仅为52%,整体土地供应节奏较慢。

而供不应求同样会对房价造成影响,与国家“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目标相偏离。为减轻供地压力,调动房企拿地积极性,实现房地产市场长效平稳,部分城市不仅增加了土地供应量,还从不同方面优化了土地出让条件。

第三轮集中供地苏州共挂牌26宗地块,总出让面积203.5万平,总起始价405.61亿元,较二轮供地增加5宗地块,出让面积增加45.2%;杭州拟推出51宗地块,主城区地块明显增多。另外,上海、深圳还增加了政策性住房用地数量,上海推出31幅为租赁、征收安置等保障性住宅地块;深圳的住宅用地全部涉及政策性住房,其中9宗将建普通商品住房及只租不售人才住房,2宗建设出售型人才住房。

第三轮集中供地的入场条件也有所放宽,如南京将参拍企业的资质由“二级或一级”降至三级及以上,同时取消“不得联合报名竞买、不得合作开发,严格限制股权 *** ”的要求;苏州保证金比率下调至30%,而二轮供地中保证金比例大多为50%,首次付款比例由60%下调至50%,并且取消了土地市场指导价(除园区地块外)。另外,广州第三轮集中供地中南沙、黄埔地块取消了“限房价”的要求,部分“回锅肉”地块起始价小幅下调。

多城放宽土地出让条件,第三轮集中供地的整体成交量有望回升,但近期部分房企债务违约事件频出,行业资金状况仍不容乐观,预计第三轮集中供地市场热度分化加大,多地土拍将持续低迷。

2020回顾:42家房企土拍拿地,6家新进抢滩

2020年,常州市区(不含金坛、溧阳)共有79宗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含融资地块)顺利成交,总面积357万㎡,成交总金额556亿元。其中,涉宅用地(含回购地块)共成交60宗,占地面积308万㎡,成交总额529亿元。

 

纵观全年土地市场,“窗口期”持续在线、优质地块不断入市、多宗地块吸引10余家房企竞拍。据统计,2020年共有42家房企在常州竞得涉宅用地,多家“老面孔”持续深耕,6家房企新晋抢滩。

 

42家房企拿地,新老“面孔”交相辉映

 

据统计,2020年共有嘉宏、路劲、黑牡丹、新城、蓝光、百老汇、中梁、阳光城、雅居乐、星河、万科、荣盛、华宇、弘阳、龙涛、龙控、景瑞、大发、碧桂园、龙信、北京国锐、大唐、德商、中南菩悦等42家房企在常州市区成功竞得宅地。其中,东方新城竞得4宗宅地,有3宗为回购地块;运河南岸、嘉宏、路劲、晋陵等4家房企各竞得3宗地块,运河南岸3宗宅地均为回购地块;新城、协新、蓝光、建源、黑牡丹、中南置地、百老汇等7家房企各竞得2宗地块,协新竞得的2宗宅地均为回购地块。

 

 

整体上,2020年共有11家房企竞得2宗及以上宅地,运河南岸、新夏置业、东南经济、协新、东方新城等企业竞得的地块多为100%回购地块,嘉宏、新城、黑牡丹等“老面孔”频繁亮相,蓝光、大发等“次新面孔”再度拓土,百老汇、龙控等本土企业转战进军,星河、景瑞、荣盛等“歇战”多年房企东山再起,常州土地市场更加异彩纷呈。

 

4家房企首进,多家房企“来势汹汹”

 

在以上拿地房企中,中南置地、龙信、北京国锐、大唐均为之一次进驻;德商、中南菩悦均为之一次通过招拍挂拿地。德商此前曾与蓝光合作打造了 遥光辰苑 ;中南菩悦2019年通过股权 *** 的方式拿下丁香路南侧、玫瑰路东侧地块,开发了红熙台。

 

 

与前几年相比,2020年新进驻的房企多为中小型或者刚涉足长三角的企业。一方面,绝大部分品牌房企均已进驻,中小房企为实现整体集团战略,有布局二三线城市以及都市圈的需求;另一方面,常州土地市场相对于长三角其他城市来说,地价相对较低,弹性空间大,进驻门槛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进房企中,德商、龙信、北京国锐、大唐、中南菩悦等拿地均实属不易,都为从多家房企中“厮杀”而出,高溢价竞得地块。其中,德商从9家房企中以75.85%的溢价率竞得杨板村地块,楼面单价19792.73元/㎡,树立了常州的新标杆。龙信从18家房企中杀出重围,以58.23%的溢价率竞得原青龙中学地块。不难看出,当前, 常州 房地产 市场的竞争压力已经到了空前的高度,且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格局之下,多家房企对于进驻常州来势汹汹。

 

榜单焕新,嘉宏坐“之一把交椅”

 

从2020年在常州拿地房企的的拿地面积和金额来看,嘉宏成了名副其实的“赢家”,以27.35万㎡的面积和34.82亿元的金额成为年度“双料冠军”。此外,黑牡丹、新城、蓝光、路劲等均榜上有名,入榜房企在常州目前均有项目。

 

其中,2019年5月,蓝光3.47亿元竞得武进区遥观镇地块,为首进常州,项目开发了遥光辰苑,市场反应较好。2020年,蓝光再度高溢价连下2子,顺利晋级拿地面积和金额TOP10,说明其对常州房地产市场的看好以及持续深耕的决心。目前,蓝光横山桥地块已入市,案名 蓝光雍锦园 ,在售均价约16500元/㎡。蓝光曙光化工厂地块案名为蓝光·黑钻,拟建20栋小高层和高层住宅,首开时间待定。

 

相比较,2019年盘踞榜单的美的、龙湖、宝龙、中海、保利、光明今年均未有拿地,万科仅竞得1宗宅地;不过,据统计,美的、万科、中海、保利等房企在2020年的多场土拍中均有报名,最终均“抱憾而归”。这充分说明以上品牌房企对常州土地市场的深耕态度,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在“三道红线”的严厉监管下,房企关注资金端,对拿地保持相对谨慎。

 

精细化管控下,合作拿地、开发继续保持

 

2020年,监管部门“三道红线”对房企有息负债提出精细化管控,房企关注资金端,投资或将关注结构性机遇带来的增长机会,合作拿地、合作开发将继续保持。

 

 

据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成交的宅地中已有10家竞得单位选择与其他1家或多家房企进行联合开发。其中,北京国锐作为2020年首进常州的房企,在合作开发上选择了2019年进驻的蓝光,而蓝光横山桥项目选择了中奥进行合作;蓝光与中奥可以说是老队友,此前在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合作的江阴天奕云著已顺利开盘,市场反应较好。

 

一中东地块由阳光城竞得,与禹洲联合开发。值得关注的是,在4月竞拍的曙光化工厂地块、5月竞拍的一中东地块、8月竞拍的原青龙中学地块以及12月竞拍的三里地块中,禹洲均有报名,都沦为“陪跑”,最终与阳光城合作开发一中东地块也算是曲线拿地、弯道进驻,可以看出其参与常州房地产市场建设的决心十分明显。

 

整体上,合作房企实力相当、新进房企多寻求伙伴,新城、嘉宏等本土房企频繁现身。联合开发一方面能有效降低拿地成本、扩大销售规模、分散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当今商品住宅“百家争鸣”时代下优势共享,实现打造更优产品的捷径。

 

总结与展望

 

延陵壮哉邑,古隶吴楚粤。版图入中州,挺挺产人杰。常州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是苏锡常都市圈的核心成员。房地产市场方面,常州土地市场经历了三年的断供期以及两年多的调整期,目前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当前“房住不炒”、“三稳”的大前提下,常州优化落户政策、广纳人才、营造优良营商环境、重视产业转型发展,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基垫。未来,常州将依然是众多房企眼中的“香饽饽”,而“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我们期待进驻房企为常州带来更好的产品、更优的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轮集中供地大降温:房企资金链偏紧,五城流拍率超30%

9月22日,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从已完成二轮土拍的城市表现来看,溢价率较首轮明显下降,底价成交成为二轮集中土拍的主旋律。

截至9月18日,22个重点城市中已经有厦门、福州、苏州、青岛和天津等9个城市完成了第二次集中供地的出让。而尚未开始二轮集中土拍的城市,在报名环节就已透露出寒意。

杭州市的10幅“竞品质”地块仅有1幅正式进入竞价环节,其余9幅因报名企业未达到3家,无法进入后续的竞拍环节,导致地块面临“流拍”。克而瑞认为,流拍率成为二轮集中土拍的关键词。

对比首轮集中土拍热度来看,所有城市二轮集中土拍热度均有所下滑:成交溢价率均较首轮有所降低,尤其是济南、天津等低热城市,溢价率降幅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长春、无锡、福州、青岛、济南、天津和沈阳二轮流拍率均大幅走高,沈阳、长春、福州、济南和天津等城市二轮土地出让流拍率均超过了30%。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轮集中土拍过程中,多个城市出现临时“中止”出让地块的现象。

截至9月17日,已经相继有长春、福州、天津、青岛、济南、成都、苏州、沈阳等8个城市在第二轮集中土拍前临时中止出让,总数量高达91宗,占这些城市第二轮集中供地总幅数的22%。其中沈阳中止出让宅地最多,高达22宗,占其第二轮集中供应总量的比重高达50%。

从土地供应角度来看,截至9月17日,除了郑州和宁波两个城市尚未发布第二轮集中供应以外,其余20个城市土地供应规模与首轮基本持平。

此外,各城市间分化较为显著。其中,苏州、杭州、南京、武汉、长沙等城市第二轮供地规模较首轮明显下滑,降幅均超20%;其他城市较首轮均有明显上涨,尤其是深圳、厦门、青岛等地,供应规模均实现翻番。

由于土拍规则调整,第二次集中供地过程中,多城土地延期出让或重新挂牌,譬如深圳、杭州、青岛均停止挂牌之后重新挂牌,福州、济南、沈阳、苏州和天津等城市均延期出让。就出让时间来看,很多本该8月集中土拍的城市被挤压至9月、10月。

如若将之一轮集中供地和第二轮集中供地的竞拍方式作对比后会发现,大致上有三个明显的变化。

具体来看,第二轮集中供地更多采用了“限价 摇号”方式进行土地竞拍,并且溢价率均有明显下调;部分城市取消了竞配建;对项目上市销售做出了更多限制,部分城市出现了现房销售、限售等规定。

克而瑞认为,第二轮集中土拍规则密集调整之后,已完成土地出让的重点城市大多遭遇了“滑铁卢”,溢价率下降,流拍率明显上升,临时中止出让成为“标配”,土地市场热度面临下行压力。土地市场低热之下,拿地成本也在下行,如首轮高自持比例的成都二批次集中成交地块的地房比还不到0.5,较首轮大幅下滑。因此,对于现金流稳健的房企来说,将迎来以较低成本增加优质土储的机会。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在融资难度加大、资金链偏紧影响下,企业拿地积极性明显受挫,尤其是触及红线的房企大都“暂停”了新增土储。结合近期市场、资金和政策环境来看,重点城市第二轮集中土拍“降温”将是大概率事件。

拍地需要几家报名

拍地需要三家以上报名。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仅有13家房企及联合体报名,其中7宗地块均获1家主体报名,另外4宗地块共9家房企竞争。

5月5日,广州将进行今年之一次集中土拍。此前,就有消息传出,不少房企都盯着今年的首场土拍,其中有一块地,已有超15家房企表现欲参拍拿地的意向。

1宗4家房企竞价择日再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房产竞拍流程及规则、1宗4家房企竞价择日再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