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107讲解 易经 17

最后更新 :2023.02.23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易经107讲解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易经107讲解以及易经101010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易经的智慧全集的内容简介

《易经》是中华文化原典之一,在五千年前,中国古代圣人伏羲“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画出代表“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的八种卦象,即通常所称的“八卦”。之后,再历经周文王与孔子,“易学”体系渐趋完备,被称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的源泉,是开启宇宙奥秘的钥匙。时至今日,注易之书籍,多达数千种,不胜枚举,有从象数方面来描述的,也有从义理来阐述的,而《易经的智慧全集》通过对《易经》中有关人生的阐释,用具体的案例来指导人们掌握处世的智慧。《易经的智慧?集》由蒋大伟编著。

文言·《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

文言 《周易》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51〕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52〕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53〕,同气相求〔54〕;水流湿〔55〕,火就燥〔56〕;云从〔57〕龙,风从虎。圣人作〔58〕而万物覩〔59〕;本〔60〕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61〕”,何谓也?子曰:“贵〔62〕而无位〔63〕,高而无民〔64〕,贤人在下位而无辅〔65〕,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66〕也。“见龙在田”,时舍〔67〕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68〕也。“飞龙在天”,上治〔69〕也。“亢龙有悔”,穷之灾〔70〕也。乾元“用九〔71〕”,天下治〔72〕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73〕。“见龙在田”,天下文明〔74〕。“终日乾乾”,与时偕行〔75〕。“或跃在渊”,乾道乃革〔76〕。“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77〕。“亢龙有悔”,与时偕极〔78〕。乾元“用九”,乃见天则〔79〕。

《乾》“元”者,始而亨〔80〕者也。“利、贞”者,性情〔81〕也。乾〔82〕始能以美利利〔83〕天下,不言所利〔84〕,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85〕也;六爻发挥〔86〕,旁通〔87〕情〔88〕也;时〔89〕乘六龙〔90〕,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91〕。君子以成德〔92〕为行〔93〕,日可见之行〔94〕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95〕,行而未成〔96〕,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97〕之,问以辩〔98〕之,宽〔99〕以居〔100〕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101〕而不中〔102〕,上不在天〔103〕,下不在田〔104〕,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105〕,故“或〔106〕”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107〕,与日月合其明〔108〕,与四时合其序〔109〕,与鬼神合其吉凶〔110〕。先天〔111〕而天弗违〔112〕,后天而奉〔113〕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114〕圣人〔115〕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116〕者,其唯圣人乎!

《文言》曰:《坤》至柔〔117〕而动〔118〕也刚〔119〕,至静而德方〔120〕。后得主〔121〕而有常〔122〕,含万物而化光〔123〕。坤道其顺〔124〕乎!承〔125〕天而时行〔126〕。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127〕。臣弑〔128〕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129〕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130〕”,盖言顺〔131〕也。

“直〔132〕”其正〔133〕也,“方”其义〔134〕也。君子敬〔135〕以直内〔136〕,义以方外〔137〕,敬义立而德不孤〔138〕。“直、方、大〔139〕,不习〔140〕,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141〕以“从王事〔142〕”,弗敢成〔143〕也。地道〔144〕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145〕“有终”〔146〕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147〕;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148〕,无咎无誉〔149〕”,盖言谨也。

君子“黄”〔150〕中通理〔151〕,正位〔152〕居体〔153〕,美在其中而畅〔154〕于四支〔155〕,发〔156〕于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157〕必“战”,为其嫌于无阳〔158〕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159〕也,故称“血”〔160〕焉。夫“玄黄”〔161〕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注释〕 《文言》曰:《文言》解释的是《易》中诸卦爻辞的理论意义,与《易》中诸卦爻辞原来占卜含义不同。如《易·乾》:“元亨,利贞。”元,大;亨,即“享”字,是供物祭祀神灵;利,利于;贞,即占,占卜。《文言》解释元为“善之长”,亨为“嘉之会”;利为“义之和”;贞为“事之干”。长,成长;嘉,美、善;会,会合、聚合;和,相应;贞,正;干,古为“干”字,躯体,即主体。体仁:实行仁德。利物:对人、物有利。贞固:正而坚定,即坚持正道。初九:《周易》每卦六爻,爻分阴阳,阳爻为“—”,称“九”;阴爻为“--”,称“六”。从爻所处位置来说,更底下为初,依次为二、三、四、五、上。其中初、二象征“地”,三、四象征人,五、上象征“天”。从爻位来说,初、三、五是奇数,属于阳位,二、四、六(或上)是偶数,属于阴位。乾卦“初”是阳爻,故为“初九”。《彖传》、《象传》、《文言》、《系辞》等都是解释诸卦中爻位(即爻象)、爻辞中的含义。潜龙:潜伏之龙。按马融解释:“物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即阴历十一月),阳气始动于黄泉,既未萌芽,就是潜伏,故曰潜龙也。”子:孔子。德而隐者:有德而隐居不仕者。不易乎世:不为世俗而改易品行。易,改易、转移。不成乎名:不求成名。成,求。遁世:避世隐居。闷:苦闷。乐:高兴、喜欢。指自己喜欢之事。忧:忧患。指有忧患之事。违:避免。确:坚定不移。拔:改变、移动。潜龙:指隐居的君子。见:同“现”。大人:贵族、有地位者。正中:正,正直。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言:日常之言。庸行:日常之行。谨:谨慎。闲邪:闲,防止。邪,邪僻。善世:使世风变善。善,使……善。伐:夸耀自己的功劳。德博:德泽广博。博,广大、博大。化:感化。君德:人君之德。乾乾:勤勉努力。夕惕:夜里也保持警惕。厉:危险。咎:害。进德:提高品德。修业:研习学问,发展事业。忠信:指君子讲忠信。修辞:修饰言辞。居业:保有功业。知至:适可而止。至之:达到这种程度。几:征兆。终:结果。终之:达到这一结果。义:通“宜”,指合宜。骄:骄横、骄傲。忧:忧虑。上下:或上或下。进退:或进或退。群:族群。〔51〕及时:指及时作事业。〔52〕飞龙:此爻在九五之位,五为天位,故称飞龙。〔53〕应:应和。〔54〕求:求取。〔55〕湿:低湿处。〔56〕燥:干燥处。〔57〕从:随从。〔58〕作:兴起。〔59〕覩:同“睹”,看见。〔60〕本:扎根。〔61〕亢龙有悔:意思是居高位者须戒骄傲自满,否则便有败亡之危。亢,至高。〔62〕贵:尊贵。〔63〕无位:没有地位,上九阳爻居阴位是无位。〔64〕无民:丧失民心。〔65〕无辅:没有得到(贤人)的辅佐。贤人即君子,处九三之位。〔66〕下:指龙潜在下,比喻隐居潜伏,以待时而进用。此后数语从人事来解释。〔67〕时舍:适时而止。指做事恰到好处。时,适时。舍,止。一说是“暂时住在民间”,恐误。因为从上文解释来看,“见龙在田”是“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都是指一种合宜的行为,故仅说居于民间则不准确。〔68〕自试:自试才能。〔69〕上治:在上位治理国事。〔70〕穷之灾:指阳爻达到顶点,物极必反而有危险。穷,顶点、极点。〔71〕用九:即通九,指六爻皆来自数九,则九爻辞断事。〔72〕治:太平。〔73〕潜藏:潜藏于地下。初九为地、为阴历十一月至十二月,故天寒地冻,阳气乃藏于地下。此后数语从天道变化来解释。〔74〕文明:文,文采。明,鲜明。九二为阳气出土,故万物始生。〔75〕行:进。九三为阴历三、四月,草木始为繁盛,君子与时俱进。〔76〕革:变革、变易。九四为阴历五、六月,天气渐热,相对冬春而言,天气变易较大。〔77〕天德:九五为阴历七、八月,万物成熟,是为天所成就。〔78〕极:达到极点。上九为阴历九、十月,天气由热趋寒,万物由盛而衰,故为极。〔79〕天则:天的法则。〔80〕始而亨:开始通顺。〔81〕性情:即乾元使万物得性情之正。〔82〕乾:天。〔83〕利:使……利。〔84〕所利:所利之物。〔85〕精:精美。〔86〕六爻发挥:指乾卦的六爻发出作用。〔87〕旁通:即广通、广泛通达。〔88〕情:指天道、人道之情状。〔89〕时:适时。〔90〕六龙:卦象指六爻。〔91〕平:太平。〔92〕成德:成就德业。〔93〕行:名词,(自己的)行为。〔94〕行:动词,行动。〔95〕见:显现。〔96〕未成:没有成就。〔97〕聚:积聚、积累。〔98〕辩:通“辨”,辨别。〔99〕宽:宽容。〔100〕居:原指居住,此指君子存心。〔101〕重刚:九二阳爻,九三又为阳爻,是为重刚。〔102〕不中:没有处在中位。前三爻的中位为九二,后三爻的中位是九五,故九三处位不中。〔103〕上不在天:指九五之位。〔104〕下不在田:指九二之位。〔105〕中不在人:九三是人位,九四不在人位。〔106〕或:同“惑”,疑惑。〔107〕合其德:合天地之德。指大人之德与天地好生之德相合。〔108〕合其明:指大人明察与日月光辉相合。〔109〕合其序:指大人的恩威与四时顺序相合。〔110〕合其吉凶:大人的赏罚与鬼神的福祸相合。〔111〕先天:先于天时而行事。〔112〕天弗违:天不会违反他。〔113〕奉:尊奉。〔114〕唯:是。〔115〕圣人:王肃本作“愚人”。根据上下文,此二字应为“愚人”。〔116〕正:正确。指圣人对进退存亡处置正确。〔117〕至柔:极其柔顺。〔118〕动:变动,即阴阳交感而化生。〔119〕刚:指外柔内刚。〔120〕方:方正。坤为阴,属地,天圆地方,故地“德方”。〔121〕主:指天道。〔122〕常:常道。〔123〕化光:化,化生、化育。光,“广”字假借,即广大。〔124〕顺:即柔顺。〔125〕承:承奉。〔126〕时行:依时而行。即春生夏长秋获冬藏之时序。〔127〕殃:灾殃。〔128〕弑:按当时伦理观念,臣杀君、子杀父,均为弑。〔129〕由:原由、缘故、原因。〔130〕履霜,坚冰至:踩着霜,坚硬的冰就要来临。〔131〕顺:顺着时令。指履霜而坚冰至。〔132〕直:地道顺天道而行,故为直。〔133〕正:正确。〔134〕义:合宜。〔135〕敬:主敬。〔136〕直内:使内心正直。直,使……正直。〔137〕义以方外:行事合宜使自己对外事方正不偏。〔138〕孤:孤独无援。〔139〕直、方、大:三者均为坤道。〔140〕不习:不熟悉(之事)。〔141〕含之:含,含蓄。之,指坤道之德。〔142〕从王事:从事王事。〔143〕成:有所成。〔144〕地道:坤为地,故为地之道。下面“妻道”、“臣道”均为坤卦之义。〔145〕代:代替(天道)。〔146〕有终:有结果,指化育万物。〔147〕蕃:繁盛。〔148〕括囊:扎住口袋。〔149〕无咎无誉:没有灾殃也没有赞誉。〔150〕黄中:黄,黄色衣裳。中,指在内。《象》“黄裳元吉,文在中也。”〔151〕通理:通达道理。〔152〕正位:端居其位。〔153〕居体:符合礼制。〔154〕畅:畅发。〔155〕支:同“肢”。〔156〕发:表现。〔157〕阴疑于阳:疑,同“拟”,即势均力敌。阴阳势均力敌。则阴不从阳,故两者必战。〔158〕嫌:当读为“疑”,同“拟”。“无”为衍文。“嫌于无阳”即拟于阳,指上六阴达到于极盛,其势力等于阳,龙:刚健之象,为阳物。〔159〕未离其类:并未离开它的本类(阴类)。坤为阴,虽占阳位,但仍是阴类。〔160〕血:释上六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161〕玄黄:天玄地黄,原指天地颜色,但阴阳相战,两龙相斗,两败俱伤,故流血,其色玄黄。

(施忠连)

〔鉴赏〕 《文言》为“十翼”之一,相传为孔子所作,对《周易》乾坤二卦的微言大义,作了精湛阐发,言简意赅,发人深思。中心思想在论述儒家处世哲学。教人树立“进德修业”的人生理想,坚持“刚健中正”的独立人格;主之以阳刚,辅之以阴柔,谱写“刚柔相济”的人生进行曲。

志士仁人立足社会,经邦济世,当顶天立地,至大至刚。以“进德修业”为人生追求,完善优良道德,建树宏伟功业,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努力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处世接物,忠信笃实,“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待人诚恳,做事谨慎,言必信,行必果。学习先贤教诲,以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多问多闻,广开言路,明察是非,是谓“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心地至诚,奠定立业之根基。“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宽厚居心,仁惠处事,气量恢宏,心胸坦荡,不图名,不贪利。治理人民宽惠博爱,团结群体合乎礼仪,掌管财物公正无私,处理政务坚守正道,这就是“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谨遵元亨利贞“四德”,牢树做人的基本准则。为社会立功建业,切忌居功骄傲,妄自矜夸,“善世而不伐”,民众自会“风从虎,云从龙”,油然望风倾慕。

《文言》思想,首重舒张阳刚之气,为人奋发向上,自立自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即是说待人接物,泛爱民众,若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光明正直,若日月经天,无不照临;信赏必罚,如四时之刻期不爽;惩恶扬善,如鬼神之灵威应验。刚健自雄,一身正气,“云行雨施,天下平”,体乎仁,合乎义,披肝沥胆,心昭日月。

《文言》倡导阴柔之道,予人生以深层启迪。教人顺从时势,灵活应变。“在上不骄,在下不忧”。出处进退,豁达大度。“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时机来临,当进取则勇于进取;时不我利,该罢休则毅然罢休。切忌一意孤行,“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贪功冒进,无所节制,走向事物的反面,导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沦为孤家寡人。此之谓“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人生旅途中,难免遭遇逆境。谋略远大而不受重用,满腹经纶而无从施展。当此之时,应及时退隐,“遁世无闷”。韬光养晦,以待时机,是谓“天地闭,贤人隐”,“阴柔有美,含之”。虽有才华而含蓄不露,大智若愚,深藏若虚,外虽至柔,实则至刚,故云:“阴至柔而动也刚。”当柔不柔,该隐不隐,执拗独行,难免“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无论进取或退遁,均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保持刚健中正的独立人格,不随风偏倒,不丧失原则,不出卖灵魂,兢兢业业,“闲邪,存其诚”。闲邪,即抑制利欲之心的冲动;存诚,即永葆赤诚之心。苍天在上,日月鉴临,光明磊落,无咎无悔。《文言》阐扬的处世哲理,切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易经》原文及解释

《易经·说卦传》全文原文解释白话文

之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白话】从前圣人的创作《易经》,是穷极幽深,参赞于神明的境域,所以上天产生了 很多的蓍草.天为阳,地为阴,将天一天三天五,合起来为九,用以代表《易经》阳的数目及符号,地二地四,合起来为六,用以代表阴的数目和符号.阳数阴数既立,又观察阴阳的变化,而设立卦;发挥于阳刚阴柔的道理,而设置爻;和顺于道德,调理于合谊的事理,创造了《易经》,以穷尽事物的道理,竭尽天地的善性, 以至于探讨天命的事理. 【注释】 ①蓍:古代的一种灵草. ②参天:指天一,天三及天五,相加为九,故阳数用九,天为阳,阳数奇. ③两地:指地二及地四,相加为六,故阴数用六,地为阴,阴数偶. ④倚数:就是计算数字.参天为九,所以《易经》阳爻都用九,两地为六,所以《易经》阴爻都用六. 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 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白 话】从前圣人的创作《易经》,是将用以和顺于性命的道理的,所以立天的道理,分为阴与阳,在《易经》六爻的位置属第五爻和最上一爻,五为阳位,最上一爻为 阴位.分地的道理,为柔和刚,柔属于阴,刚属于阳,在六爻的位置,是在最初一爻和第二爻,初爻为阳为刚,第二爻为阴为柔.又立人世间的道理,分为仁和义, 仁属于阴,义属于阳,在六爻的位置,是属于第三爻和第四爻,第三爻为阳为义,第四爻为阴为仁,六爻都是兼备天地人三才的道理,而两两相合的,所以《易经》 以六个爻画,而成卦,阴位在二四上的三个位置,阳位在初三五的三个位置,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是阳刚和阴柔的爻画,所以《易经》六十四个卦,皆是有六爻 的位置,迭有柔刚,而有章法,一点都不乱的. 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 《易》,逆数也. 【白话】乾为天而在上,坤为地而在下,有一定的位置;艮为山,兑为泽,交互的通气,山属于大陆性气候,泽即海洋性气候,二种气候 交互的通气,而产生了冬夏的季风;震为雷,巽为风,风雷是相互的迫击而相应的;坎为水,离为火,是相灭相生,相反相成,而不互相厌恶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等八卦,是两两相互的交错的.要数以往的事理,须从顺推,要预知将来的事理,要逆测,《易经》是用卜筮以决断将来吉凶的,所以《易经》是要用逆推的 *** 以 测知天下的事理. 【讲解】 宋儒根据此章,而画了伏羲先天八卦的圆图. 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兑东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凡是对角线上的卦,都是阴爻和阳爻完全相异.明儒来知德即从此悟了相错的道理,这在汉儒,则叫做旁通. 第四章 雷 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白话】震为雷,雷是用以鼓动振动万物的,巽为风,风是用以吹 散流通的,坎为水为雨,雨是用以润湿万物的,离为日,日即太阳,太阳是用以照明天下的,艮为山为止,山是用以停止天地万象的行动的,兑为泽为悦,泽水是用 以使万物和悦生长的,乾为君为天,天是君临万物,高高在上的,坤为地,地是用以储藏万事万物的. 【注释】 ①烜:照明之意. ②说:即悦字,喜悦的意思. 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白话】 宇宙造化的一切万物,从震动产生的,整齐于巽(风),相见于离(日),役养于坤(地),和悦于兑(泽), 战惧于乾(天), 劳动于坎(水以洗濯,故劳), 完成于艮(山, 山为万物所归藏之处).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 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 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 曰成言乎艮. 【白话】万物出现于震,震是东方的方位,故中国居北半球,看到太阳从东方开始照耀.整齐于巽卦,巽是东南的方位,齐的意思,是说万物 的整洁齐一呀,日照东南,在九点,十点之间,万物欣欣齐整,普被阳光之泽.离卦的意思,是象征光明的意思,这是正是日正当中,万物都能相见,是南方的方位.古圣先王坐北朝南,而听治天下,面向光明的阳光而治理天下,大致是取之于这里的启示.坤卦的意思,就是地,万物都依靠着地,而获致养育,所以说,致役 于坤(于一天的时光,约下午三时).兑卦是喜悦的意思,象征着正秋八月,是万物所喜悦的,所以说说言于兑(于一天的时间,约在黄昏,夕阳无限好,故悦). 战惧于乾,是因为乾是西北的方位,这时正是将进入完全黑暗的时候,正是阴(暗)和阳(光明)交接战竞的时候.坎卦即是象征着水,是正北方的卦,是劳累的卦,这是黑暗不见,正是万物归息的时候,所以说劳累于坎.艮,是东北的卦位,是万物所成终结的地方,也是万物开始的地方,所以说成就是在艮卦,此时形成黎 明之时,黑夜将终,白天将临的时节. 【讲解】 这就是宋儒所画的文王后天八卦方位的根据. 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 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白话】神明的意思,是说很神妙的使万物自然化成,而莫见其端倪,神妙莫测,所以叫做神.天地万物中,能够动荡万 物的,没有比雷(震为雷)更厉害的了.能够挠动万物的,没有比风(巽为风)更厉害的了.能够使万物干燥的,没有比火(离为日为火)更强烈的了.能够和悦万 物的,没有比泽(兑为泽为海)更令人喜悦的了.能够润湿万物的,没有比水(坎为水)更好的了.能够终止万物,始生万物的,没有比山(艮为山为止)更盛明的了.所以说水和火是相及相济,相反相生的,雷和风是不互相悖乱的,山和泽是互相以气相通的,然后天地间才能产生变化,而化成万物呀. 第七章 乾, 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白话】 乾是刚健的,坤是和顺的,震是动的,巽是入的,坎是险陷的,离是附丽美丽的,艮是停止的,兑是喜悦的. 【讲解】 这是说明八卦的卦德,彖辞的解释卦辞,都用八卦的卦德去解说,亦或谓之卦情.学者宜熟记勿忘. 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白话】乾刚健有马的象征,坤和顺有牛的象征,震为动有龙的象征,巽为入有鸡的象征,坎为水有豕(猪)的象征,离为明有雉(山鸡,美鸟)的象征,艮为山有狗的象征,兑为悦有羊的象征. 【讲解】 这是八卦取于动物之象,亦可顺此推演为其他动物.学者亦切记勿忘. 第九章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白话】乾有头的象征,坤有肚子(腹)的象征,震阳在下,有脚的象征,巽有股(大腿)的象征,坎为耳的象征,离为目(眼)的象征,艮为手的象征,兑为口的象征. 【讲解】这是八卦引伸为人身之象,《系辞传》所谓"近取诸身",此即其一,学者亦当深记.《易经》卦爻之辞,多有本此取象,故 学者欲明象数,此等皆不可忽. 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 长女.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白话】乾是天的象征,于人伦来讲,则是父亲的象征,所以乾称父.坤是地的象征,所以称为母.震卦初九为阳,是最初索取乾卦的阳而成阳卦的,所以称为长男.巽卦是最初索取坤 卦的阴而成阴卦的,所以称为长女.坎卦再次索取乾卦而得第二爻的阳爻,成为阳卦,所以称为中男.离卦是再次索取坤卦第二爻的阴爻,而成阴卦的,所以称为中女.艮卦是第三次索取乾卦的第三爻的阳爻,而成阳卦的,所以称为少男.兑卦是第三次索取坤卦的第三爻阴爻,而成阴卦的,所以称为少女. 【讲解】这 是八卦取之人伦之象,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这是务必要记得的. 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白话】 乾卦有天,圜(圆),君,父,玉,金,寒,冰,大赤,良马,老马,瘠马,驳马,木果等现象. 【讲解】此以下说明八卦广取万物之象,学者应当知研. 乾卦纯阳刚健,故为天.天体圆,运动不息,故为圜.天之生万物,如君之主万民,如父之为家长,故为君,为父.纯粹刚强坚固,故为金,为玉,为冰.盛阳色极红,故为大赤.刚健故为良马.马健而时变则为老,身变则为瘠,色变则为驳.木果圆在上,故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 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白话】 坤卦有地,母,布,釜,吝啬,均,子母牛,大舆(车),文,众,柄,黑的象征. 【讲 解】坤卦纯阴象地.万物资生于地,人资生于母,故为母.阴柔故为布.阴虚能容,故为釜(锅子).阳大阴小,坤阴为小,故为吝啬.万物均资养于地,故为均. 为牛,生生相继,故为子母牛.能载物,故为大车.地生万物,故为文,为众.操纵万物,故为柄.阴暗故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专,为大涂, 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白话】震卦有雷,龙,玄黄,专,大涂,长子,决躁,苍莨竹,萑苇的象征.又于马有善鸣,馵足,作足,的颡的象征.于稼穑,有反生的现象.它终究会变成健,蕃鲜的现象. 【注 释】 ①馵:马左足白.音注. ②的颡:白额之马. 【讲解】震为动,故为雷.阳在下,有动荡不已的样子,故为龙.天玄地黄,震为乾坤始交,故为玄黄.一阳在下,二阴在上,故有大涂之象.专,阳初动,专静致一,故专,延叔坚作"旉",解作大布.虞翻认为不对,当作专,故本文从之.明儒来知德作车,以 为车乃动之物,亦恐非汉儒之元意.坤一索而得男,故为长子.一阳动于下,其进锐,故为决躁.震为东方,东方属青,故为苍莨竹.萑苇下茎实,而上干虚,如荻,芦之类,像震阳在下,阴在上之象.震为动,故于马为善动,故为善鸣,为馵足.反巽为白,故为的颡.阳刚在下,故于稼为反生.震阳刚躁动,故为健,为蕃 盛新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 究为躁卦. 【白话】巽有木,风,长女,绳直,工,白,长,高,进退,不果,臭的象征.巽卦在人有寡发,广颡,多白眼,近利市三倍的现象.它终究会 变为躁卦的. 【讲解】巽为入,木善入,风善入.坤一索而得女,故为长女.《洪范》曰:"木曰曲直."从绳可取直,工制木,故为绳直,为工.风无色,无臭,长在高空中,进退不定,故为白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巽二阳一阴,阴少故寡发,阳多故广颡.为白,为进退,不果,故多白眼.乾为金为玉, 巽为入,巽从乾来,故近利市三倍.震阳决躁,巽旁通震,故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 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白话】坎卦有水, 沟渎,隐伏,矫輮,弓轮等象征.在人则有加忧,心病,耳痛,血卦,赤的现象.在马则有美脊,亟心,下首,薄蹄,曳的现象.在车则有多眚的现象.又有通,月,盗的现象.在树木,有坚多心的现象. 【讲解】坎为水,故有沟渎,险陷,隐伏的现象.水流有曲直,可以任意矫輮,故为矫輮.弓轮为矫輮所成.险陷,隐伏,故为加忧,为心病.坎为耳,故为耳,为心病,故为耳痛,为血卦.又从乾来,乾为大赤,故为赤.在马,则因乾为马,坎得乾之中爻,坎阳在中,阳为美,故为美脊.为险陷,阳刚又在中,故为亟心.阴柔在上,故为下首.阴柔在下,故为薄蹄,为曳.于车而言,则坎为沟渎,为险陷,故多眚.水流通畅,故为通.坎中满,又水寒,故为月之象.为险陷,故为盗.于木,则因阳刚在中,为亟心,故有坚多心之象.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 其於人也,为大腹,为干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白话】离有火,日,电,中女,甲胄,戈兵的现象.于人则有大腹 和干燥之卦的现象.又有鳖,蟹,蠃,蚌,龟等象征.在木而言,则有科上枯槁的现象. 【讲解】离为日,为火,故为电.离再索而得女,故为中女.离上 下皆阳,外坚锐,故为甲胄,为戈兵.于人为大腹,因离中虚.为火,故为干燥之卦.外刚内柔,故为鳖,蟹,龟等介类.火性炎上,故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白话】 艮有山,径路,小石,门阙,果蓏,阍寺,手指,狗,鼠,黑嘴鸟的象征.在木头则有坚硬多节的现象. 【讲解】为山,一阳在坤土之上,故有小路,小石 的象征.上画阳相连,下二阴双峙而中虚,故有门阙的象征.木实曰果,草实曰蓏,实皆在上,故为阳之像.阍寺皆掌王宫之守,禁止人不能入,艮止之像.手能止物,狗能止人,鼠刚在齿,鸟刚在喙,皆艮之象.艮为小石,故为木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 【白话】 兑卦有泽,少女,巫师,口舌,毁折,附决的象征.于地为刚卤之地.又有为妾,为羊的象征. 【讲解】兑卦为泽,三索坤 而得女,故为少女.兑阴见于外,有口舌的现象.兑为口,为悦,为少女,故为巫师.兑为秋天之卦,秋天万物毁折,故为毁折.兑柔附于刚上,为刚决柔之卦,故 为决附.兑为金,为西方之卦,西方多咸地,故于地为刚卤.为少女,故有为妾之像.为悦,故于动物有羊的现象.

易经107讲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易经101010、易经107讲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