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归藏周易八卦体系 连山归臧周易

最后更新 :2023.03.04

大家好,连山归藏周易八卦体系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周易连山归藏内容一样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连山归藏周易八卦体系和周易连山归藏内容一样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的区别是什么?

1、成书年代以及创作者不同。

连山易归的成书年代大约是远古时代、天皇氏所创。归藏易成书年代大约是远古时代、黄帝所创。周易的成书年代大约是西周时代、姬昌所创。

2、首卦不同。

连山易的首卦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归藏易的首卦是以坤卦为始。周易的首卦是以乾卦和坤卦为首。

3、存续状态不同。

连山易和归藏易在学术界看来,自魏晋之后即下落不明,早已失传。周易一直流传到现今。

连山以及归藏易相关信息:

1、《连山》是用古人对客观世界的实体论、摸看论来定义万物发展的自然法则,对以人为本的社会人类行为作了系统的规则并论证论述。

2、《连山易》中的内容在渗入古代医学文献的同时,还有可能窜向堪舆风水杂学之中,人们将其发挥运化,用于观山说水、择宅选坟。

3、《归藏易》为商代人对易的总结,其“中天八卦图”象征收藏的坤(地)。它对中医的影响很大,如《黄帝内经》。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连山、百度百科-归藏易、百度百科-周易

《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有何区别?

连山(中国之一部易书):

1.《连山》,后亦称《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据传为 *** 开天地后之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创。远古有三易,《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2.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两千年来历代典籍鲜有记载,学术界无不认为其已失传,几成定论。此二易也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一件千古之谜。历来学界以为,连山易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

归藏:

1.《归藏》是传说中的古易书,与《连山》、《周易》统称为《三易》。《商易》以坤为首卦,故名为归藏。传统认为是商代的《易经》,魏晋以后已经失传。

2.归藏在秦书中有精简版.既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的:“《归藏》四千三百言。《归藏》藏于太卜。”

周易:

1.《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

2.《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3.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4.《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5.《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的意思

很多人的学者以为《连山》、《归藏》、《周易》是三种不同体系的易经,这是不全面,你只能说,再流传下来的易分很多体系。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先从易的起源说起。在古代这三易的关系本来是,不同的时期,不同人演绎的产物。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易的关系是:演变关系,经历连山、归藏、乾坤之易,易经非一人所作,是历代圣人所作。

现在有人误认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这是错误的。三易是北斗天道崇拜的产物,自古有之,合称易经。中国自古有三易,一是连山,二是归藏,三是周易,其中连山易是中国易经的源头。

最早在《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日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在《三字经》中也都有提到:“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易经有三易

东汉大儒郑玄《易赞》及《易论》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可见三易自古就有,并且在夏、商、周分别有不同的叫法。

原因是“古易”一直在向“今易”的方向演变,爻象及筮法发生了变化,名称及内容也必然随之改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的卦形和爻形,并非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的,而是沿着由繁至简的规律一路演变过来的。

从古易《连山易》演变《归藏易》最后变成《周易》,前后用了数千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

连山和归藏为什么失传?

那是以前,地轴没变。在夏、商、周那段时间里,地轴的倾斜度是有变化的。

为什么地轴会倾斜?月球远离地球, *** 大陆分裂。

夏、商、周,都有易学传承者,他们都觉察到了地轴倾斜对算法的影响,于是改进出三种《易经》版本,只限本族使用,算法都不太一样。

夏的版本叫连山,开于艮(山)卦,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商的版本叫归藏,开于坤(地,地藏)卦,外物莫不归藏地中。

周的版本叫乾坤,开于乾(天)坤(地)卦,天地之间,天人之际。

周文王以乾坤版为主,参考了所有版本,结合河图洛书的方位变化,改进为周易。

史前文明的方向是反的,地球的地轴是直的,适用先天八卦(河图),连山、归藏是先天八卦改进版,当时地轴还在变动,不同时期地轴倾斜角度不同,需要根据地球倾斜角度进行改进。

周易,是后天八卦版(洛书),适合周朝及之后的时代,把方向相反和地轴倾斜全考虑到了,这个时候地轴已经稳定了、不再继续倾斜了。其他版本(连山、归藏)因为不准确而失传了。

连山易是什么?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有什么关系?

《周易》这部书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相对来说知名度很高,即便是没有看过,也会有一些耳闻的。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另外的《连山易》,知道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了。《连山易》是我国的之一部易书,同样为易书的还有《归藏易》,以及我们比较熟悉的《周易》。那么易书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书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易书呢?《连山易》讲的是什么,里面的内容是怎样的内容?《连山易》书中所讲的内容,在古代又有什么样的实际作用呢?《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这三部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呢?

1.连山易简介

《连山》,后亦称《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据传为天皇氏所创。远古有三易,《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两千年来历代典籍鲜有记载,学术界无不认为其已失传,几成定论。此二易也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一件千古之谜。历来学界以为,连山易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

郑玄在《易赞》中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其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连山》与《归藏》、《周易》并称为"三易",《连山》属先天易。宋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载,据传《连山》是 *** 开天地后之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创。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简本)。《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

《连山》是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不同于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客观论来指导概念论的辩证 *** 。其先天八卦图,以艮(山)为首,主要讲阴阳卦的对峙。

2.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有什么区别

首先,是出现的时间不同。《山海经》中有这样的记载:“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这里的“夏”、“商”、“周”,指的就是夏、商、周三个朝代,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连山易》出现于夏朝,《归藏易》出现在商朝,《周易》出现在周朝。

其次,是创作者不同。我们还来看《山海经》中的这句话,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知道,《连山易》的作者是“夏人”,《归藏易》的作者是“商人”,《周易》的作者是“周人”,显然,这样的结论是非常模糊的,也是不准确的。那么,这3部“易书”的作者都是谁呢?下面的这个说法才是我们比较认可的,那就是,《连山易》和《归藏易》的作者都是“天皇氏”,而《周易》的作者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周文王姬昌。

第三,是来源不同。如果按照《山海经》中的说法,《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的来源显然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来源于“河图”,其实,我们是不大认可这样的说法的,我们比较能够接受的说法是:《连山易》是由“河图”演变而来,《归藏易》是由“洛书”演变而来,而《周易》则是由“伏羲八卦”演变而来。

第四,是“起始卦”不同。无论是《连山易》也好,还是《归藏易》和《周易》也好,这3部“易书”都是由“卦”组成,而“起始卦”,也就是之一卦,却是各不相同的。《连山易》的“起始卦”为“艮卦”,“艮”者,“山”也,这也正好符合了它的名字;《归藏易》的“起始卦”是“坤卦”,“坤为地”,也只有“厚德载物”的大地,才能当得了一个“藏”字,这也是“归藏”的来历;而至于《周易》,我们就熟悉得多了,它的“起始卦”人人皆知,那就是“乾卦”。

最后,是结局不同。关于这一点,我们也不必过多地去讨论,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就行:《连山易》和《归藏易》的结局是“失传”,而这就导致了《周易》的结局是“以一人之力,扛起了三个人的分量”

3.连山易的相关知识

《连山》是用古人对客观世界的实体论、摸看论来定义万物发展的自然法则,对以人为本的社会人类行为作了系统的规则并论证论述。

《连山易》中的内容在渗入古代医学文献的同时,还有可能窜向堪舆风水杂学之中,人们将其发挥运化,用于观山说水、择宅选坟,逐渐演变出一些有关峰岭骨象、地气结穴、藏风得水,虎踞龙盘之说。

《归藏易》为商代人对易的总结,其“中天八卦图”象征收藏的坤(地)。它对中医的影响很大,如《黄帝内经》。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连山·附诸家论说》引胡应麟曰:“《连山易》十卷,见《唐·艺文志》。按班氏《六经》首《周易》,凡夏商之易绝不同。隋牛宏(弘)购得寓内遗书至三十七万卷,魏文成等修《隋史》,晋、梁以降,亡逸篇名无不具载,皆不闻所谓《连山》者,而至唐始出,可乎?《北史·刘炫传》:‘隋文搜访图籍,炫因造《连山》、《鲁史记》上之。’马端临据此以为炫作,或有然者。盖炫后事发除名,故《隋志》不录,而其书尚传于后,开元中盛集群书,仍入禁中尔。”

自秦焚书,把它的运算概念去掉,分别成为经篆,传至汉加入五行生克,至宋六亲问世,使占卜者成事后孔明。悬象注明章云:“法象莫过乎天地,悬象莫大乎日月,变象莫大乎四季。”法象把天下万物归纳为八种客观物质:天、地、水、火、山、泽、风、雷,分别成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故天地设险:"风、雷、山、泽、水、火",成为客观概念。

周易的八卦分别是什么?

八卦分别为:乾、坤、巽、兑、艮、震、离、坎。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是易学体系的基础,先秦易学主要是“三易”即夏代的连山(连山易)、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后世人们熟悉的是周易,它分为易经和易传。

八卦代表了早期中国的哲学思想,除了占卜、风水之外,影响涉及中医、武术、音乐、数学等方面。

扩展资料

《周易·说卦传》介绍了一些卦象,是基础卦象。

1、宇宙观上: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2、家庭观上:乾父也,坤母也,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

3、动物观上: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4、身体观上: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5、运动观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6、权力观上:乾为君,坤为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卦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