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间,就是你的风水

最后更新 :2023.08.28

 

发号台

  收纳师舛田光洋,认识一个女孩。

  女孩说自己每天都心烦意乱,

  干什么都耐不下性子。

  他本以为女孩遇到了麻烦,

  可一番了解后,

  却发现另有原因。

  原来,女孩十分懒惰,

  很少整理房间,常年生活在杂物堆里。

  他对女孩说:“你的房间就是你自己。”

  心随境转,意随心动。

  房间杂乱不堪,

  人也不免被混乱的磁场干扰。

  房间乱则心乱,房间净则心安。

发号台
发号台

  人的内心状态

  就藏在他的房间里

  心理学家乔纳伯杰,

  做过一个“搬向机遇”的社会实验。

  在政府帮助下,

  他将一些居住环境很差的住户,

  搬迁到干净明亮的新房中。

  并嘱咐他们:“保持家中整洁,

  否则政府将收回房子。”

  人们不想失去这样的好住所,

  都尽力保持卫生。

  半年后,当乔纳伯杰再去走访,

  发现这些人变化很大。

  搬家前,他们所住的屋子非常脏乱,

  人也暴躁地动不动就惹麻烦。

  而居住环境改善后,

  大家都柔和了不少,

  做起事来也心平气和。

  乔纳伯杰认为:

  居住环境,对人有一种“传染”作用。

  我们行起坐卧的房间,

  时时刻刻对心绪产生影响。

  当闯入眼帘的尽是灰尘与杂物,

  任是谁也无法心身愉悦。

  相反,当置身舒适的环境中,

  人就很容易从烦躁中静下来。

发号台

  前阵子,重温小说《海边的房间》,

  对此更是深有体会。

  故事里,女孩自小跟随叔父,

  生活在闹市区的弄堂里。

  小小的两居室,堆满了

  叔父行医用的瓶瓶罐罐和各类草药。

  看着满屋狼藉,

  女孩的脾气越来越差,

  几乎天天和叔父闹别扭。

  有一次,他们又因琐事争吵了起来,

  女孩气呼呼地说:

  “这个家真是糟透了。

  地板渗水,墙壁发霉,

  满屋子都是药汤子味,

  连猫猫狗狗都绕着咱家走。”

  叔父嘴上指责了女孩,

  却也动了换房子的念头。

  不久后,叔父卖掉了这里,

  去郊区买了套便宜的“海景房”。

  离开逼仄杂乱的旧居,

  女孩烦闷的心绪,瞬间被纾解。

  在海边的房间里,

  她每天都早早起床,将家收拾妥当。

  而她内心的愤懑,

  也在这清晨洒扫中不知不觉消散。

  《断舍离》中有个观点:

  房间整洁与否,

  体现着一个人的心境。

  每所房间都是一个能量场,

  对人产生或好或坏的扰动。

  什么样的空间,

  塑造什么样的心境。

  房屋干净整洁,一

  个人内心才能洁净明亮。

发号台
发号台

  房间乱了

  心就乱了

  70后作家杨邪,说起过一段往事。

  结婚前,他住单位集体宿舍,

  是出了名的爱干净。

  每天像有强迫症一样,

  只有宿舍一尘不染,

  才有心情干工作。

  等到结婚后,他和妻子分到房子,

  每天把自己的小家收拾得干干净净。

  可这一切,在儿子降生后全变了。

  为了看孩子,爷爷奶奶来了,

  人一多,家里就乱了。

  一进门一地的鞋子,

  走几步就是儿子的玩具、衣服、

  摆在地上的炊具,

  还有一盆盆没洗的衣服。

  为了眼不见心不烦,

  他时常躲入书房,

  可书房里,却也是

  书本凌乱,杂物遍地。

  他忍不住抱怨几句,

  没想到一开口,

  就被同样心烦意乱的妻子怼了回去。

  全家人经常吵嚷,

  这个抱怨说孩子不听话,

  那个哭诉说生活没品质。

  而杨邪就像被困住了一般,

  在满屋杂乱中,气得团团转。

  甚至有那么几个瞬间,

  他巴不得离家出走,

  再过回单身的日子。

  他不止一次向人感慨:

  房间一乱,人就坐不住,站不住。

发号台

  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分析发现:

  家中乱成一团的人,

  激素皮质醇分泌增加,

  随着日子推移,

  他们的压力会不断加大。

  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经历。

  劳累了一天,回家一看,

  乱七八糟的房间,你顿时火冒三丈;

  周末休息,凌乱的沙发,

  落满灰尘的茶几,让你看什么都烦;

  本想下厨做一餐美味,

  可看着满是油污的餐具,

  只觉得心里窝火。

  人不可能摆脱环境而独善其身。

  家本应是让我们休憩,

  舒缓身心的温暖港湾。

  一旦房间像被飓风扫过的“灾难现场”,

  人又怎么可能在此得到滋养。

  房间杂乱无序,

  人就只能在混乱中打转,

  心也会变得动荡不安。

发号台
发号台

  整理房间

  就是整理自己

  知乎上有人问:

  “想要生活变好,

  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很认可这句回答:

  整理房间不必要的物品,

  清理内心不必要的思绪。

  整理房间,不仅仅是

  扫除污垢,收纳杂物,

  更是净化心灵的过程。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一书的作者近藤麻理惠,

  在年轻时像很多人一样,

  有“囤物癖”。

  她的公寓,几乎被杂物掩埋,

  她自己也活得十分焦虑。

  为了改变,

  近藤定下一个“一天扔一物”的原则。

  从卧室开始,每天地毯式打扫,

  不出一个月,家里就焕然一新。

  而变化最大的,还不是房间,

  而是她的状态。

  她重新掌控了生活,

  工作起来思路清晰,

  日常生活也有条不紊。

  近藤将收拾房间,

  称为“生活整理魔法”,

  一种调整心绪的魔法。

  洗洗衣服,擦擦窗子,

  专注且投入地行动,

  会释放你的大部分焦虑;

  丢掉旧物,除去灰尘,

  清爽明亮的空间,

  会安抚你躁动不安的情绪。

发号台

  心理咨询师梅格说:

  “打扫的过程,会刺激内啡肽的产生,

  这是一种天然的止痛剂,

  被称为快感荷尔蒙。”

  也就是说,整理房间,

  会让人大脑放松,心情愉悦。

  《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中,

  作者也曾分享过整理房间的小妙招。

  他建议大家,制定一个清扫计划。

  先把不用的废旧物品处理掉,

  再检查橱子、储物室、卫生间的死角,

  最后按卧室、厨房、客厅、阳台的顺序,

  一寸一寸地清理灰尘。

  最好是收拾出一块静坐的空间,

  让自己每天都在家里安静片刻。

  坐在窗前喝茶,待在书房看书,

  或是在某个角落冥想……

  干净的房间中,

  在静谧的氛围下,

  人就能慢慢放松下来。

  心情变好,

  从打扫房间的那一刻开始。

  清扫灰尘,就是净化思绪;

  擦拭门窗,就是洗涤心灵。

  整理房间,就是整理自己。

发号台
发号台

  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的小木屋,

  一直是令人神往的所在。

  那间60平的木板屋,窄小逼仄,

  透风漏气的门窗,挡不住一点灰尘。

  但梭罗却不厌其烦地每天洒扫,

  时刻保持屋内的整洁。

  也正是在这样的小屋里,

  梭罗回归了宁静。

  人,只有住得清净,

  心才安静。

  打扫房间,

  不仅仅是体力劳动,

  更是一种养心的修行。

  物我不二,

  人永远是环境的产物。

  整理好外在环境,

  才能收获内在的安宁。

发号台

来源:古典书城

编辑丨郑伟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