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庙门为啥朝西开

最后更新 :2023.09.13

 

寒山寺,在苏州市闾门外枫桥镇。相传唐代高僧寒山子住在寺内,故名寒山寺。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建造房屋,大门总是朝南开的,寺庙也不例外。可寒山寺的庙门却是朝西开的,为什么呢?有这样一个故事。

名刹古寺,大都造在名山上,庙门都是朝南开。唯独苏州的寒山寺,既不造在名山上,庙门又是朝西开,为什么呢?这要从寒山和尚说起了。寒山和尚原在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与拾得和尚一起出家。两个人精读经书,学问高深,俗话说:“学问愈高,愈想读书。”寒山把寺里的经书读完了,还嫌不够,决心要到天下名刹古寺去求读经书。他辞别了拾得,走下山来,到天下云游去了。

一日,寒山走到苏州城外枫桥上,四面看看,觉得这里风景极好。看见桥境下有个馒头形的土墩,就坐在土墩上歇息。寒山望望远处,但见青山点点,看看近处,又是绿水悠悠。真是一个好地方呀!寒山不知道这个地方叫啥,看见桥上走来一个老农,寒山高兴地问道:“借问施主,这是啥个地方?

“旱山”。

寒山一听,心里一惊。想:他怎会知道我的名字。复又问道:“我是问这个地方叫啥?”“叫早山呀,你就坐在旱山上”。

原来,枫桥堍下这个馒头形的土墩,比平地高些,因为终年无水,干巴巴地种不上庄稼,当地人称之为“旱山”。老农情况讲明以后,寒山心里十分高兴,说道:“巧呀!巧呀!我的名字叫寒山,山的名字叫旱山,莫非此地有意留寒山。”寒山越想越高兴,坐在旱山上不肯走了。他想想望望,望望想想,在旱山上睡着了。

不一会,只听见有人在喊:“寒山,寒山。”寒山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自己的好友拾得。两个人一见,高兴异常。寒山问拾得:“你怎会到这里来的?”拾得道:“我一来是寻你,二来苏州是个佛地,想到此地读经呢!”

寒山道:“那太好啦,我俩就在此地读经吧“。

寒山把旱山的情况说了一遍。两个人一商量,决定在旱山上造座寺庙,永久地住在苏州。

寒山、拾得一同出去化缘,把钱积存起来,买木料啦、买砖瓦啦······造寺时,附近男女老少都来帮忙。庙门本应朝南开寒山一算:高僧玄奘法师从西天取经回来,要经过苏州,庙门朝西开,表明我等一片诚心,可以迎接高僧进来,于是,决定庙门朝西开。寺造好后,因为造在旱山上,又是寒山发起的,所以取名叫“寒山寺”。

过了不久,玄奘师徒从西天取经回来,路过苏州上空,孙行者手搭凉棚,向下一看,发现寒山寺庙门朝西开,感到奇怪就去报告师父。玄奘一听,说道:“善哉,我佛西天来,庙门朝西开,是在迎接我等呀,不要辜负他们的一片诚心。”于是,师徒四人落下云头,来到寒山寺,由寒山、拾得迎了进去。玄奘拿出《金刚经》《华严经》《弥陀经》等三部经书嘱咐寒山、拾得仔细涌读,然后驾起祥云,回长安去了。寒山、拾得得了三部佛经,喜欢万分,终日在寺里诵读,终干成了有名的高僧,寒山寺也更为出名了。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