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俗语“门旁有砂,富贵到家”,这砂是砂子吗?为啥这么说?

最后更新 :2023.10.04

 

风水俗语“门旁有砂,富贵到家”,这砂是砂子吗?为啥这么说?

文‖衡东诗勤

我们住的房子,不光是家人休息的港湾、能量的源泉,它还承载着一家人的幸福,也是一家人的地理标志,一栋房子的漂亮与否也代表一家人形象的好坏!所以,农村里的房子是一栋比一栋漂亮、一栋比一栋豪华,就是为了自己的形象!

我们都想让房子的功能能更多更全,就有了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杂物间等等,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更舒服。也衍生出了风水,比如:房子落脚时看朝向、看日子,立大门时看时辰;还有风水俗语,比如:门旁有砂,富贵到家。

发号台

一,什么是门旁有砂?

说到“门旁有砂”,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门边的砂子,但谁会在门边放一堆砂子呢?一个让自己和家人进出不方便,二个影响了房子的形象。那这个砂是什么?于是我查了一些风水古籍,风水中的“砂”分很多种,有阳宅的,也有阴宅的。

说到风水学术中阴宅中的砂,就是坟墓周边的山。其实砂与龙一样,都是指山,但砂又不同于龙,龙是连绵起伏的大山,砂是龙旁边相对孤立的小山丘。砂就像侍卫一样守护着坟墓,可以关或拦住坟墓周边的气场,构成藏风聚气的格局。

那什么是“阳宅的砂”呢?“阳宅的砂”就是住宅周边不远的地方,一切高于地面的事物均可以被看做砂,比如:电线杆、大树、路灯柱、广告牌、楼宇、小屋、水塔、花坛、假山、雕塑等,它们的吉凶也直接影响住宅家人的幸福与否!

发号台

二、砂的五行和吉凶

a.砂的五行

风水砂有五行属性,比如:尖顶高立的山属火,厚而敦实的山属土,正而秀丽的山属木,圆顶的山属金,波浪形的山属水;电线杆、电灯柱属火,树木、花坛属木,金属广告牌、金属雕塑属金,楼宇、小屋、假山属土,水塔、喷泉属水。

b.砂的吉凶

我们对一切方圆平正的东西是非常友好,认为它们对我们不会产生伤害,是吉利的;而有凌有角、歪斜破碎的东西是不友好的,对我们会产生伤害的,都是为凶邪的;就衍生出了方圆平正的山丘是富贵吉利,歪斜破碎的山丘为凶煞不吉。

木砂居东方必旺,火砂居南方多兴,金砂居西方必发,水砂居北方必达,土砂居四方皆宜。宅坟座山方向的五行代表自己,周边砂的五行宅坟与自己相克即为凶砂,必须想法处理掉;周边砂的五行与自己相生便是吉砂,就要保留与利用。

发号台

三、风水砂的分类

a.后台砂

后台砂,又称“玄武砂”,就是在住宅或坟墓后侧的风水砂,在住宅或坟墓后面的风水砂,可以抵挡北方来的寒风,等同于风水上说的靠山,有了靠山当然就能为住宅或坟墓助力,后面的砂越是高大,层次越多,对住宅或坟墓也就越好。

b.前朝砂

住宅或坟墓正前方的风水砂,叫做前朝砂,又称“案山”和“朝山”,双方的距离不能离得太近,否则就会让住宅和坟墓有受到前面压迫的感觉,更不能影响到住宅或坟墓的采光和通风,所以前朝砂不要太高,最好矮平,远近也需适度。

c.文从砂

住宅或坟墓的左边是青龙方位,所以人们把这种砂叫作“青龙砂”或“龙砂”;这种砂古人认为有助于我们的智慧、学业或者官运,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文从砂”,需要长、高、大,有助于人的智慧、学业、官运等,但不能高于后台砂。

d.武从砂

住宅或坟墓右侧的风水砂,叫做武从砂,又称“白虎砂”或“虎砂”,要低、平、小、远,主武贵,有利于树立家人的霸道权利,有武官运等,但是这种砂比青龙砂要低矮些好,否则就是“白虎压青龙”,也要低于后台砂,否则不吉祥!

e.水口砂

什么为水口砂?先要弄懂几个名词,住宅或坟墓周边水流流出的地点叫水口,立水口附近的砂叫水口砂,又称“罗星”,是关财气、拦财气、大发富贵的吉砂。水口之砂有三:富、贵、贱。肥圆正为富局,尖秀利为贵局,斜臃肿为贱局。

但有些水口砂是不吉祥的,比如:尖射的、破透顶的、探出头的、身反向的、顺水走的、高压穴的等,都是凶相。相斗的、破碎的、直强的、狭逼的、低陷的、乱斜的、粗大的、瘦弱的、短缩的、昂头的、背面的、断腰的等,都是祸相。

发号台

三,这句俗语有道理吗?

我们知道关于风水俗语有很多,大家都耳熟能详,比如:宅北有龙,前程无穷;高墙当户,气势受阻;铁路旁住,散气之户;宅旁有砂,财富到家;前门大空,宜室宜家;断垣之壁,财运之象;开门枯树,如见大墓;旧屋加楼,当心受克。

按照这些风水俗语的说法,人的祸福与住宅和坟墓的风水有关。怎么说呢?我个人认为,人的祸福在于自己的经营,在于福德的积累,一个心存善念的有德之人,居住在那里都是福地;一个心存歹念的人,即使是住在福地,也不会吉祥。

一句话,一个人的富贵在于人的本身,而不在于周围的砂不砂。所以大家也不必过于相信这些风水之说,好好做人,才是根本,大家说是这样吗?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会有不当,敬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3.7.25.20∶15

发号台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