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古老的建筑 相传为“镇江南龙脉”而建 藏有数重玄机至今成谜

最后更新 :2023.10.07

 

湖北武汉,自春秋战国以来就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素有“楚中第一繁盛处”之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武汉遗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名胜古迹。除了闻名遐迩的东湖和黄鹤楼,在市区还隐藏着不少值得一看的景点,无影塔就是其中一处。

发号台

坐落在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西麓洪山公园内的无影塔,始建于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是武汉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据《湖广通志》记载,该塔原名兴福寺塔,因最初坐落在洪山东麓的兴福寺故址内而得名。太平天国时期,兴福寺被毁,只有这座塔幸存下来。

发号台

1962年,因塔身出现倾裂,文化部门将无影塔迁移复原至洪山西麓。之所以说无影塔最古老,是因为它的每一块石头和雕刻,都是700多年前修建时的原物。至于为什么叫“无影塔”,相传是在夏至中午时分,塔身没有影子,堪称一绝。

发号台

据《江夏县志》记载:“古无影塔在黄鹄矶石上,高不三尺,每日返照略不见影,藏骨名不知谁何也。”千百年来,古塔无影之谜一直未能破解。也许是由于迁移之后,地理位置和空间位置均发生了变化,如今的无影塔是有影子的,当初的“无影”传说如今已难以考证。

发号台

无影塔是一座高11.25米、八边形实体楼阁式石塔,塔身下部为直径4.25米的石砌须弥座,须弥座上矗立着七级塔身。在塔身的一、三、五、七层檐下建有斗拱和佛龛,每个龛中雕刻有罗汉、天王、力士以及花草纹饰等浮雕,其中的大多数浮雕因年久风化已模糊不清。

发号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塔身第一层南面的小龛左侧刻有“住大洪山胜象兴福寺重修”,右侧刻有“咸淳六年岁次庚午四月佛日知事僧宗杰题”,其年代确凿,成为武汉市古建筑断代的重要标尺。1962年古塔迁移时,文保部门给每一块石头编号,记住位置,做到一砖一号,百分百“复原”。

发号台

在当年迁塔时,还在塔中出土了一尊晚唐至五代时期的鎏金铜佛,以及一些散落的宋代钱币。这尊佛像衣纹繁复,自然流畅,面部圆润浑厚,神情庄严肃穆,虽因年代久远鎏金部分磨损,依然给人富贵大气的印象,具有浓郁的晚唐风格,目前佛像收藏于武汉博物馆。

发号台

作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影塔和江城其它赫赫有名的古建筑一样,早已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但是能说出它前世今生的武汉人并不多。民间相传,无影塔是“镇龙之物”,此说法与武汉风水有关,因为在武昌城内外有一条蛇形山脊直抵长江南岸,自古被誉为“江南龙脉”。

发号台

古代统治者对这条龙脉十分顾忌,于是在“龙首”位置修建了黄鹤楼,在“龙尾”位置修建了无影塔来镇住它。而另一种说法,是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蒙古人打到武汉,宋朝军民坚决抵抗,把蒙古人赶回了北方。这座无影塔就是为了铭记这段历史而修建的。

发号台

如今,洪山公园的无影塔已成为武汉市三大公园相亲角之一,每到周三,不管刮风下雨都会有近千位家长聚集于塔下,每位家长都撑着一把伞,伞上贴着相亲资料,为子女们的终身大事牵线搭桥。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吧。交通:乘坐地铁2号线、4号线中南路站下车,步行900米;地铁2号线宝通寺站下车,步行830米。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