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雕花大床

最后更新 :2023.10.11

 

老家宅院从我记事起,翻盖过三次,很多旧什物都已不在,唯独雕花大床,连个小部件都不缺,放在新盖的后院东房内。

雕花大床在我六岁那年冬天打造,算起来有着三十个年头。印象中,床头两侧各蹲着一头咧着大嘴的小狮子,口中含着镂空的绣球,你可以将球在狮子嘴里自由转动,却怎么也拿不出来。床的顶部是用一整块银杏木料雕刻而成的“双龙戏珠”图。双龙对称左右,行游威风,尤其中间的火珠,和沙悟净脖子上挂着的佛珠一模一样。父亲的解释让持有疑惑的众多亲朋好友长了见识:此乃如意珠,也为佛家摩尼珠,传说在深海龙宫中才有,置于床顶,所求一切净妙愿望都得实现。

大床最精美的地方是长达2米的横板,上面人物十九个,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俊有丑,有文官有武将,个个栩栩如生,是老家少见的“郭子仪拜寿”雕花。中间正上方端坐两老者,面目慈祥,一看便知是中唐名将郭子仪夫妇;下面跪着两个托着果盘的童男童女,笑容可掬,五手指根根纤细,指甲清晰;左边七人,右边八人,个个身着官袍,携礼贺拜。当初,我不明白为何左右人物不对称,父亲用他说评书的口吻释疑,说左边七人为七子,右边八人为八婿,七子八婿齐聚,父德子孝,幸福满堂。十九个人物中,有一长相最丑,眼睛竟是两个小球,没有了眉毛。父亲每次说起的时候,总是带有伤感。

原来,当年为置办这张雕花大床,父亲专门请来准备罢凿的雕匠——“铁拐李”。据说,“铁拐李”当过兵,左腿在战场上受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在老家提及“铁拐李”,都知是他。开始我认为这样称呼一个英雄很不尊重,后来得知,叫铁拐李是自己喊出来的。

李师傅开工前提一要求,让父亲在他旁边说评书《月唐演义》。他说,你说得精彩,我自然雕得精彩。父亲在他旁边支起一木凳,中间放上一面鼓,凳脚垂下一扇锣,左手击鼓右手敲锣,说唱起来:“堂倌,说话不当太狂啊,先给沏上一壶茶,我们喝得了,你给上八个凉的,十六个热的,八个大海碗,两坛子烧黄酒,十六斤荷叶饼……”李师傅手中木槌欢快地敲打凿子,成了父亲说书的伴奏。每次末了,李师傅自己击锣打鼓,唱起《打金枝》的戏词:“奴才,一霎时将奴才绑上金殿,为拜寿儿不该打了金枝,上殿去儿要叩头——”

就差最后一天,或者说就剩下最后那两道眉毛了。父亲说:“这点活,十分钟,今儿干完收工得了。”不想,李师傅很神气地反问:“你说武松打虎,从一个拳头举起来到落下去,都能唱上三天三夜,我这两道眉毛一个白天还要加个夜班。”谁知,就在当天晚上,李师傅在朋友家吃了河豚,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这些年,我的梦里时常浮现雕花大床,上面的每一个精美细节都清晰可见,然后就是父亲和李师傅一唱一和:“一霎时将奴才绑上金殿,为拜寿儿不该打了金枝,上殿去儿要叩头——” 作者陈志辉 编辑邹小娟 来源扬子晚报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