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才║成都风尚(组诗)

最后更新 :2023.10.11

 

发号台

作者:(四川)李永才

一座烧坊醉古今

水井街,大地因津润而匆忙

风物凭绮丽而绵长

一条南河,一种亘古的流淌

似乎与一眼水井有关

汤汤之水流千古,不经意就流过600年烧坊

朗朗酒家第一坊,醍醐灌顶

一池蜀江春水,让路过的邮差迷失于锦官驿

像一枚槐树叶,沉醉于市井

而忘了前路——

路断人稀多薄凉,几口热酒解愁肠

请让一只酒杯,托起盛唐的明月

我要与李白聊聊

人间烟火,是怎样被锦江之弦

撩拨成了千秋绝响

一座老烧坊,是东门水码头的一个修辞

让一个城市的美学

在历史的窖池反复发酵

一条宽宽窄窄的巷子,默默地伸向

澹澹流过的锦江

一个深刻而淋漓的动机,让前店后坊的故事

在茶房酒肆,在一条乌篷船上铺陈开来

每一次把酒言欢,都是一副药引子

可以治愈幸福传染的悲伤

方寸之地,在梦幻与现实之间

闪烁着王者的气息

一座老烧坊,收藏了多少圣贤

向而往之——留下的回忆,叹息和梦想

一个人躲进一堆稻粱,可以制造多少

孤独和汹涌;也可以制造多少

无可救药的花月良宵

每一滴甘醇,都是时间的简史

纵使旷日引月,也难以掩饰一座烧坊

历久弥香的风华

当夜幕垂临时,我在一条河上遐想

一杯烧霞写在脸上

面红耳赤的夜晚,被写成七零八落的灯火

从雕楼的镂空处和朱雀的唇齿间

掉落下来。而长亭一伸手

就稳稳地接住了

一场夜雨,打湿了南墙

也打湿了,刚刚摇出九眼桥的舟楫

来不及赶到的候鸟

错过了一轮班船,就错过了一个朝代

每一次告别,都包含漂泊的艰辛

少年不知的闲愁,故国也并非不知

一个行寂的酒徒,醉意阑珊

向世界交出了,南来北往的情节和缘由

当我交出三分醉意时

还想留一分清醒

用来系好,漂泊一生的孤舟

洛带偶书

客从何来?一万只候鸟

追风逐浪,从黄河的枝头涉水而来

他们肩扛故乡最珍贵的部分

在荆棘上安营扎寨

用日月布道,借雨水洗去风尘

一条驿路,陡峭地将自己的一生履平

苍天有路,雁行哪管毕路篮缕

从中州迁八桂,开疆拓境

若不是兵荒马乱

谁都可以把任一处山水当作故土

八方无边,英雄何必问来路

解湖广以填四川,嫡传多少耕读故事

将土楼,民居和晋阳熟透的大院

种植在川西坝子

一代又一代书香后裔

传文脉承礼仪,将河洛旧时的风俗

在锦官城的飞檐青瓦上

刻下深入浅出的痕迹

为何来到这里?一种陌生的恍惚

让我失去了时空的想象

那么多的店铺,有人在木桌上重温旧梦

有人在茶水里各怀心事

那么多的光影,我却在亲人的眼里

看到了飞龙在天,鼓声响起来

那么多的色彩,我只在阳光的花园里

看到了,所有激情满怀的桃花

都试图把每一种草木的方言

唱成幸福的山歌

北站轶事

多年后,我依然记得

那个标语映红的早晨,秋风萧瑟

穿越一个广场的人间

仿佛沧桑的言辞,灌满忽明忽暗的耳朵

很多人齐刷刷地走出站台

有的左顾右盼,试图虚构一个晴朗的天空

甚或一张木桌,步出明清的铺子

为远道而来的过客

泡上一杯早茶。一个瘦猴子心猿意马

希望一条红围巾

送上一把意外的野花

我走到广告牌下,一个手持报纸的眼镜

像一个地下工作者

探头探脑地,向我走来

我把装有一生秘密的破木箱

交给一个陌生的接头人

想起那年七月的列车

将一个临水而坐的城市,停靠在我的码头

一群人被一阵嘶鸣拽进雨巷

一座城就这样老了

金水河遐想

秋风拂皇城,西水东流

有晨曦与落霞,再寻常不过了

在远楼与近树的故事里

那些流动的事物

都有不可忽视的来踪去迹

就像萧墙下的金水河

隐约的涛声,仿佛伤痕累累的呼喊

充满难以言说的忧伤

古城与小桥,独守一处寂静

如枕月而眠的打更人

——岁月之美

一个沉醉于秋梦的人,怎能参透?

金河上的残光暮景

是老成都人,没齿难忘的记忆

要么是一只客船

从远处泊来,搁浅于黄昏

——颠簸与曲折

与少年的境遇,几乎如出一辙

而船过九眼桥,前方所及

消逝,或者退隐

都是一种赓续和亲近

无边风月映邛州

明月淘枯井,飞霜隐马跡

“一曲凤求凰”,断了多少佳人的青丝

完整的,且交给阴晴圆缺

破碎的,就让它流芳百世吧

从寒窗流出的灯火

仿佛一串音符,跳动在相如的指尖

将一树柳色,敲落河畔

风月无边映四季,卓女烧春醉古今

茶马流转的地方,除了丝绸游走的驿路

已无多少唐风宋韵

鲜活的小城,空窗对流水

残照抹灰墙。一张透明的宣纸上

邛州百景落南河

忆及往事,有太多的富饶与艰辛

从一枚橘子上滑落

虚楼水榭,已陶醉于湛蓝的日子

像一只绿尾雀

沉湎于梳理青春与羽毛,一声不吭

似乎忘记了黄昏的真实性

海窝子古镇

江风吹来时,瞿上牌坊高过屋檐

我深入牌坊的纹路

梳理海窝子的脉络,向西走

铺满青石板小径的落叶

仿佛历史的隐喻

一条河万古流芳,古蜀王亲近的地方

注定有旧时王榭的气质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也不见门庭若市

但家家有花开,户户有流淌

稀疏的人影,造就一种

与世无争的宁静

——几条小街小巷,几家酒铺茶舍

在时光的深处,铺展开来

一群鸽子咕噜噜,飞向远方

在田野的空白处,谱写川西坝子的民谣

——黄昏时分,夕阳像一介隐士

在古镇的另一个维度

涂抹一幅,错落有致的插图

在姚渡

姚渡并不遥远,一只早起的仙鹤

飞过龙王庙,我就到了

在姚渡,阳光是一枚刚刚打碎的蛋黄

在秋天的嘴唇上

泛起一条青浅的小河

河畔的橘子树,一夜孤独就完成了

一只小船,对乡村的横渡

一个人面对流水的蜿蜒

该以怎样的姿态

去问候这样的小村庄,小路口

一只仙鹤的小日子

我试着摘取一朵露水去滋养

一个客家少年的遗梦

姚渡很近,一列火车乘一趟秋风

就可以把一些欧洲的想象

带给潺潺的水声

我知道,在这里,村庄和城镇

已然一种形式

开花结果,才是真实的内容

多么真实的姚渡——

日出,有满坡花红;日落,

就香风吹送

龙泉驿

仿佛龙跃于渊,灵山好风水

一夜之间,春风过桃李

原野之上,一大片金色的画布

不可思议地流淌

季节变幻。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仪式感

苍山和驿站一起老去

因为老,阳光可以自由地生长

一个又一个花期

而阳光刻下的年轮,不知签收了多少

向阳而行的脚印

苍山老,而故人未老

扣棋问道者,每一折阳光大戏

都可以弹奏三千经纶

如斯所闻。这里的风水多么好哟

好在该照的地方就有照

屋檐与老藤之间,该开的花

序时而开。好在依山而栖的流水

顺势而为。一片稻田

就有了,五谷丰登的可能

作者简介:【李永才】(1966.1~),重庆涪陵人,现居成都。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市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作品见诸于《诗刊》《星星》《扬子江诗刊》《诗选刊》《绿风》《诗歌月刊》《诗林》《诗潮》《诗江南》《休斯敦诗苑》《诗天空》《21st Century Chinese poetry》《当代国际汉诗》等三百余种刊物,作品在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得多种奖项,并入选《中国年度诗歌精选》《中国年度诗歌排行榜》《汉英双语年度诗歌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等数十种选本。出版诗集《空白的色彩》《城市器物》《灵魂的牧场》《南方的太阳鸟》《与时光伦理》等多部。领衔主编《四川诗歌地理》《中国诗歌版图》《2018~2020四川诗歌年鉴》等诗选集。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