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进门不如椿过房可怕?农村俗语如此说,老农民为您分析

最后更新 :2023.10.14

 

在农村,老人们经常会说一些俗语,指导生活,涉及到吃穿住行等方方面面。随着夏季来临,房前屋后的香椿树会进入旺盛的生长期,而家中也会时常遭受蛇、鼠等小动物的入侵。在农村流传着“不怕蛇进门,就怕椿过房”的俗语,朋友们,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椿树过房比蛇进家门更可怕?此类的农村俗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咱们来详细地聊一聊。

发号台

一:农村为啥不怕蛇进门?

蛇是一种极其古老的动物,历经1.4亿年的漫长的进化,无足却能飞,周身披着鳞片,模样非常丑陋,令人退避三尺。而且,有的蛇类本身还携带剧毒,增加了对人的威胁。

本人就非常惧怕蛇,即使细如手指,见其蠕动如风,便会惶惶乱作一团。不过,农村的老人们讲,蛇从来不乱伤人类,因为它是一种灵性之物。

在古代的很多文献中,都将蛇称之为“神兽”。在《荀子.劝学》中,有“蛇无足而飞,鼠无技而穷”的记载,《尔雅》中亦有“龙类,能兴云雾”的说法,而在三国曹操著名的《龟虽寿》中,更是热情洋溢着对蛇的高度赞扬。另外,古代的宫殿仪仗中,蛇还被尊称为“五方神兽”之一,位居中央。

人们对蛇的崇拜由来已久,我们甚至可以追溯到更遥远的时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就是人首蛇身,与女娲相婚才开启了炎黄子孙的美好未来,所以蛇虽凶,却永远不改人们对其的深切敬仰,这也是人们不怕蛇进家门的原因之一。

发号台

农村人虽然也怕蛇,可不少人将其作为护宅辟邪的神灵,每当窜进了家门,一般不会将其伤害,而且还称之为“钱串子”,作为寓意家境殷实的吉祥征兆,这是因为蛇吃老鼠,而老鼠俗称“钱袋子”,只能聚集在粮食多的富裕人家。

在全国各地,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美丽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的东北地区,在一望无际的大森林中居住着一个苦命的孩子王小。有一次,他在林中采药时迷失了方向,风雨交加之后,遇到了一条巨蛇竟然开口说话,告知它看护着一株老参,已历经499年的沧桑,再过一年,其可以化为人形,突遭坏人侵害,请求将其蜕皮带回家中。

善良的王小将蛇皮带回家后,蛇皮竟化为钱串子,每次花完又自动补充。时光荏苒,一年之后,美丽的人参姑娘来到了家中,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蛇被称为“钱串子”的故事也经久流传。

发号台

二:农村为什么怕椿树过房呢?

香椿树为农村宅边常栽的树木之一,有“树王”美誉。据《庄子.逍遥》中记载,“上古有大椿,以8000岁为春,8000岁为秋”,为名副其实的长寿之术,隐含着长寿富贵的吉祥寓意。

同时,香椿树的经济作用同样巨大。春夏时节的椿芽营养异常丰富,远高于各种蔬菜,自古以来便成为宴客的佳肴。椿木也有“桃花心木”之美誉,有避邪作用,因此在房前屋后植上一棵椿树,成为许多农村农民的最佳选择。那么,农村为什么怕春树过房呢?

发号台

对于椿树过房,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椿树作为采摘类树木,生长过高会增加采摘难度,而且爬树采摘很可能发生摔伤等意外事件。

椿树过高,对于居住环境有很大影响。既遮了光,又挡了风,会造成院落及屋内的阴暗潮湿;倘若树枝过高,还会损坏房瓦与墙角,且根系延伸地下,破坏了地基的稳定性。

农村宅边植树颇有讲究,对于方位等有很明确要求。例如,讲究东青龙,西白虎白虎,白虎不能压了青龙,一旦椿树过高的话,可能造成房屋高低的失衡,影响家运。另外,“椿”与“春”谐音,代表着生气,农村中又有“春旺人不旺”的说法,寓意人气衰落。

发号台

三:这句农村俗语在理吗?

众多的农村俗语大多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包含了朴素的生活道理,当然,其中不乏裹了违心的糟粕思想,所以对待此类俗语,我们更应辩证对待。

对于蛇进家门,我们不可过分信仰钱串子的吉祥,更应该注重其强大的危害。当夏天到来之后,一定多加防范,避免蛇进门的侵扰。

俗话说“三月三蛇出洞,五月端午蛇活跃”,在应对蛇进家门时候,我们首先要搞好家庭卫生,杜绝老鼠等隐患的存在;其次,对于下水道等要做阻拦处理。最后,在蛇频繁出没之时,可采取墙角洒雄黄粉,或者墙外栽种蛇灭门、饲养大鹅等不同措施来积极防范。

其次,农村俗语如今已经演化成一种文化,尽量入乡随俗。对栽种树木美化环境,毕竟要以点缀为主,一要防范高树导致的危险。时常管理,做到不遮风、不遮阳。另外,灵活地遵循农村趋吉避祸的思想,尽量不去栽种松柏(坟墓花)、杨柳(鬼见愁)、桑树(出门见丧)等不吉祥的树。

发号台

总之,对于农村中的蛇进门和椿过房这两件事,我们应该灵活对待,多以农村俗语作借鉴。同时,不应只局限于“老人言”的束缚,您说呢?#农村##农民#

朋友们,您对这两件事情怎么看?欢迎朋友们留言,让我们一起热切交流。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