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复杂文化城:三大圣人铜像驻守,书店全市最大,主楼成地标

最后更新 :2023.10.15

 

武汉之大,大在城市建设规模,各种商业形态丰富有特色,比如市区的娱乐和文化项目就有很多。在洪山区有一处堪称武汉城区规模最大最复杂的文化城,它占地面积巨大,周边有两条以文化城名字命名的城市道路,主楼建筑更成为城市地标。文化城主要经营文化创意产品,其中还有武汉最大的书店武汉图书城,而这样一处文化城,其大门外的广场上竟然驻守着三大圣人铜像:毕升、诸葛亮和关羽。文化城里放着武圣,雕像用非对称数量树立,这个复杂的地方就是位于雄楚大道书城路附近的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城。

发号台

最复杂的文化城:名字作道路名,商业形态难捋清。湖北省出版城的位置在洪山区雄楚大道书城路附近,因为崇文书城的名字,附近还修建了一条崇文路,算是将书城名字用全了。省出版城看似简单明了,一栋超大双体建筑,鹤立鸡群,霸气十足,加上周围有很多高校,因而文化气息很浓厚。然而具体来划分,出版城里似乎有点复杂,尤其是商业形态,似乎完全没有规划,比如说出版城广场负一楼,是武汉本地的一家超市,但到了地上一层往上,则分布有商场,包含化妆品、酒店、ktv和酒吧,和文化项目简直毫无关联。退一步来说,在出版城主楼以外,又分布有一块出版大市场,里面零碎分布有文创用品的批发和零售商贩,山寨感明显。总之,一句话,省出版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缺乏规划,商业形态比较复杂。

三大圣人铜像驻守:非对称式布局有深意。如果说出版城的商业形态和项目缺乏规划的话,那具体到对外形象展示,则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最直观的异样就是出版城前广场崇文广场的布局。广场在正大门处树立有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升和代表智慧之圣的诸葛亮铜像,这好理解,毕竟印刷术和智圣与文化出版行业有联系,但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广场前还树立了第三尊铜像武圣关羽,这就有点牵强。关羽铜像不但与文化出版行业无关,且在数量上“3”这个数字也破坏了对称式布局,缺乏美感。小道消息传言,武圣关羽铜像的树立,是出于风水考量,内有深意,不便明言,当然,这是传言罢了。

发号台

武汉市区最大书店:崇文书城充满青春回忆。省出版城里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当然是出版行业,是书籍了。的确如此,省出版城里有武汉最大的书店崇文书城,又名武汉图书城。图书城占据了一个楼层的大部分区域,里面图书种类繁多,工作人员敬业热情,且是武汉城区较早实行全开放的书店之一。以前读书的时候,小编经常和同学一起去图书城看书,一坐就是一整天。另外,图书城还会经常举办新书签售会,可以零距离接近偶像作家,也是当年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

主楼成地标建筑:小商贩眼里的风向标。省出版城的主体,是一栋超大的双体建筑,由两个部分组成,中间有廊道相通,建筑以浅色系白色和浅灰做主题色,还是比较醒目。因为附近建筑高度有限,因而出版城的建筑楼栋分外显眼,几乎成为地标。另外,这栋建筑同时也是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的logo,辨识度很高。

发号台

当然,省出版城的地位绝非一座超大建筑就能简单概括的,实际上,作为湖北省内最大规模的出版集团,书籍出版才是它的核心业务,这个在此不做讨论。作为在武汉读书工作的小编,以前在理工大学鉴湖校区呆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也是学业最紧张的时候,因为距离近,自然会经常去图书城找位子看书,有时候也会遇上畅销的新书上架,抢到第一批发售版,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事。

省出版城内的商业形态在最近几年变动过多次,招商的广告也一波接着一波,也陆续增加了一些商业体,但在小编眼里,它一直都是市区最好的图书商城。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