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火烧水灌太原城“钉破”李唐龙脉

最后更新 :2023.10.24

 

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病死,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并率军入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夺取了皇位。有人说宋太祖赵匡胤在打天下过程中用了不太磊落的手段,这个不得而知,但他的确致使弟弟宋太宗借助风水来打败李唐,终登大统。

发号台

太原城自古就是帝王之地

因赵匡胤所领的归德军驻在宋州,所以建国号为宋,定都于开封。史称北宋。在宋朝建立之初,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北宋王朝除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特别是当宋太宗听说,当时仍被北汉统治的晋阳出过好几个皇帝,是个“龙城”之后,更是亲自带兵攻下太原城,并火烧太原城,再水灌太原城……

太原古称晋阳,它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水,地势十分险要,城堡十分坚固。晋阳城城池坚固,唐以后的五代,这里几度被一些野心军阀作为割据称雄的堡垒,称王称霸,自立为帝。太原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几个王朝。

发号台

宋太宗火烧水灌太原城破王气

979年,宋太宗奉兄长之命亲率大军,来到太原城下指挥攻城。晋阳城高大坚固,使得宋军损失惨重,内外马步军都军头王廷义,殿前指挥使部虞侯石汉卿阵亡,大将李汉琼、荆嗣、呼延赞、韩起重伤,以下将士伤亡者更多不胜数。

太原城被攻破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决定平毁太原城,这是出于多方面考虑的。首先是晋阳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宋军强攻晋阳造成损兵折将,损失惨重,故宋太宗决心彻底平毁晋阳城以消心头之恨。其次是当时的李唐是从晋阳起兵而夺取天下,到唐末五代一些割据者又据晋阳争夺天下,或抗衡中原王朝,望气者认为晋阳有王者之气,这是宋太宗要严加防范的。鉴于上述原因,宋太宗决定平毁太原城,让居民迁往汾水东的新城,把新设立的并州府迁到榆次。居民出城后,宋太宗下令放火,“万炬皆发,宫寺民舍,一日俱尽”。第二年四月,宋太宗又封堵汾水、晋祠水,灌入太原。古太原城经此火烧、水灌,变为一片废墟。往日被誉为“锦绣太原城”,并已逾千年的大都会便不复存在了。

发号台

新建“丁字街”钉破太原龙脉

太原旧城被毁后,宋太宗又命将太原治所从榆次迁到唐明镇(即今太原市)。逃出城的百姓逐渐聚集到这里定居下来。由于此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982年(宋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宗赵光义派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镇的基础上,扩大范围,修筑城墙,兴建太原城。宋初修建的太原城是一座土城,城池周长5.28公里。筑四门:“东曰朝曦;南曰开远;西曰金肃;北曰怀德。城西南至现迎泽大街北边,西至现新建路东边,后小河、东后小河是当时北面东边的城壕。据说赵宋在新修太原城街道时,都筑成丁字街,取其谐音,“钉”破“龙脉”,使太原不再出现“真龙天子”,危及赵宋天下。并忌讳使用“晋阳”、“太原”名称,而设为紧州军事,派潘美、杨业把守。

发号台

金代诗人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在讲到此事时说,旧的晋阳城平毁了,但太原的战略地位并没有变,当时辽据大同,建辽契丹又为游牧民族,其骑兵可以随时南下太原,太原街道修成“丁”字形对阻遏辽骑兵的驰骋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