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龙城太原在北宋之后难出皇帝?

最后更新 :2023.10.24

 

太原市是现在山西省的省会,有一个别致的雅称,叫“龙城”。

之所以有这个称呼,是因为在历史上,将太原作为起家之地兴起的王朝数不胜数。太原的缘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古时称为唐,后称晋阳,并州。秦庄襄王(秦始皇之父)三年,于晋阳设太原郡。

王朝兴衰的要冲之地

早在春秋末年,赵简子、赵襄子筑晋阳城为基地成就战国七雄,随后汉文帝刘恒八岁来到太原成为晋王,16年后即位, 开创文景之治,成就西汉盛世。西晋时,爆发八王之乱,匈奴人大单于刘渊趁机在太原起兵称帝,尊刘禅为开国皇帝,自称汉室正统,国号汉,后改为赵,史称汉赵。

发号台

到了南北车,太原也是北方的要冲之地。北齐高欢、高洋父子以晋阳为基地,建立北齐。隋唐两代都与太原有不解之缘。隋炀帝杨广即位也为晋王。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攻入长安,夺取了隋朝政权,于 618年建立了唐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武则天为并州文水人。

到了五代十国,太原更是成为皇帝“孵化器”。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和刘崇兄弟凭借晋阳争夺天下,走马称帝分别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

宋太宗毁城变风水

太原城的历史发展,在北宋初年遭遇重大转折。

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病死,七岁的恭帝继位,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然后废掉柴荣之子柴宗训,自立为帝,国号“宋”。

发号台

其弟赵光义继位后,攻打统一全国的最后一个绊脚石——北汉。979年,宋太宗亲率大军,来到北汉国都太原城下指挥攻城。太原城高大坚固,使得宋军损失惨重,内外马步军都军头王廷义,殿前指挥使部虞侯石汉卿阵亡,大将李汉琼、荆嗣、呼延赞、韩起重伤,以下将士伤亡者更多不胜数。经过3个月血战,终于攻破太原,灭掉北汉。

在灭掉北汉后,宋太宗下令火烧太原城,火烧之后又引汾水灌之,彻底毁掉了这座1000余年历史的晋阳古城。

发号台

之所以要毁掉太原城,千年来众说纷纭,总体而言有三方面因素:

第一,太原城地势险要,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极易在中央政府衰弱的时候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因为破坏掉这样一个要冲之地的坚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当时的李唐是从晋阳起兵而夺取天下,到唐末五代一些割据者又据晋阳争夺天下,或抗衡中原王朝,望气者认为晋阳有王者之气,这是宋太宗要严加防范的。

第三,宋太宗继位时,多有道教人物相助、道教附会天象认为:宋起之地为归德 (今河南商丘市)属于“商星分野”,而太原则属于“参星分野”,自古参商不相见,这样,当中央政权强盛时,太原地区最后才服从,而当中央政权衰弱时,太原则将最先叛乱,因此,不宜把太原列为方镇,应当降低它的等级。

太原丁字路口多的历史传言

除此之外,还有传言称赵光义烧掉晋阳城后,在城东北,以唐明镇(今羊市街)为中心,建了一座新城,为了彻底毁掉太原传说中的龙脉,不让这里继续“产出”皇帝,还下令封死每条主路,导致今天的太原城到处是“丁字形”路口,破坏了晋阳风水,将祖龙“钉死”。

虽然客观来讲,风水之言,可信度较低。但是自北宋之后,中国政治上的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自元明清三代起,都在改朝换代的时候维持了中原地区的核心疆域,而太原也再也没有出过一个王朝的创始者,只有太原今日依然留存的诸多丁字路口记录了这段历史,也因此导致近现代以来太原的城市经济发展不怎么顺利,一直磕磕绊绊。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