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龙脉到底在哪里?真是被李自成挖了龙脉,导致大明灭亡吗?

最后更新 :2023.10.25

 

龙脉,是指连绵起伏的山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风水学里面认为昆仑山是“万山之祖、龙脉之源”,是祖龙(根龙)。他们还认为每一个王朝就有一条龙脉,例如:黄帝的龙脉在中原黄河流域;大禹的龙脉在今天四川汶川县的九龙山;商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在咸阳;汉朝的龙脉在沛县。那么明朝的龙脉到底在哪里呢?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关于明朝龙脉的故事。发号台

(图为明祖陵)

王文禄《龙兴寺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说元末泗州有一个地方叫做杨家墩,墩下有土窝。有一天,有一个农民叫做朱初一(朱元璋的祖父)耕种完毕,躺在土窝中休息。这时,有两个道士经过此地,其中一个年长一些,师傅模样的道士停了脚步,站在土窝之上,指着脚下朱初一睡觉的地方,说道:“倘若有人死后埋葬在这里,他的子孙后代就会出天子。”

另一个年少一些,徒弟模样的道士满脸疑惑,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呢?”

发号台

(图为道士)

那道士笑了笑,回答道:“此地气暖,非常有灵气。不信你拿根枯枝古来,栽种在此处,十天之内枯枝一定会长出新芽来。”

这时,朱初一醒了,从土窝里站了起来。年长的道士看见他很惊讶,于是问道:“施主,刚才你可听见我说的话了吗?”

朱初一假装耳聋,又是摇头,又是摆手的离开了,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待朱初一走后,年少的道士在别处捡来一段枯枝,插在土窝中便离开了。

其实朱初一不仅把那道士的话听得是真真切切,而且还用心地记在心里,每天都来土窝等候着枯枝生芽。

发号台

(图为枯枝新芽)

不知不觉十天过去了,那枯枝果然如道士所说一般,在第十天的时候,竟然长出新芽来。朱初一大惊失色,知道那道士所说不假,此地乃是块风水宝地,要是死后埋葬在这里,子孙后代就会出天子,改朝换代。朱初一是个很有心计之人,不愿让别人也知道此地是有灵气的风水宝地,于是就俏俏地把长出新芽的枯枝拔去,又另外插上一段枯枝。

又过了十天,朱初一耕种完毕,路过土窝,恰巧又碰见那两个道士又再次经过这里。那两个道士发现了土窝中插在地上的枯枝还是没有发芽,年少的道士惊讶地问道:“师傅,为什么枯枝还未生芽呢?”

年长的道士看了看朱初一,说道:“上次你一定听到了我们的对话,枯枝一定是被你拔去了。”

朱初一知道这个道士能测算此地乃是有灵气的风水宝地,定是个神人,再也不敢隐瞒了,连忙跪倒在地,承认了错误。

发号台

(图为风水宝地)

那道士微微一笑,说道:“你有福了,死后应当埋葬此地,你家后代将会出天子。”说完,两个道士飘然远去。

从此之后,朱元璋的祖父牢牢记住此话,死后让人将自己埋葬在土窝中。可是等到下葬之时,让人惊奇的事发生了。只要扒开此处的泥土,自己便会壅起,成为坟堆。

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凭借自身不懈的努力与得天独厚的天赋,率领众家弟兄过关斩将,一路前行,终于元朝统治,登上皇帝之位。1386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带领文武群臣和工匠们,回到泗州城北杨家墩,开始修建祖陵。经过28年,耗费大量资金,到永乐十一年(1413年)才把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成功。至此,杨家墩改称明祖陵,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明朝的龙脉。发号台

(图为明祖陵)

崇祯八年(1635年),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方略,与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率领部下攻占了南直隶凤阳,掘挖了明皇室的祖坟,焚毁朱元璋曾经出家的“皇觉寺”,大肆毁坏了明朝的龙脉。

崇祯皇帝得知后,大怒,也派人挖了李自成祖宗十八代的坟墓,不仅在旧址上边的大小垴之间挖下宽二十米、深五米的大壕,而且还命人将骨骸“聚火烧化”,并把周围“大小树木一千三百余棵悉数斫伐”。发号台

(图为李自成)

就历史事实看,李自成挖了大明王朝的祖坟(所谓的龙脉),崇祯皇帝也挖了李自成祖宗十八代的祖坟(也是所谓的龙脉),后来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长驱直入,攻占了北京城,逼得崇祯吊死煤山,但他自己最后也被清军所败,丢了江山,死于非命。因此,网上一直有这样的言论——“因为李自成与崇祯在挖龙脉上两败俱伤,成就了清军将领多尔衮”。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历史巧合,是后人自己牵强附会罢了。关于李自成和崇祯皇帝二人互断“龙脉”、泄“王气”之说,完全是无稽之谈,不足为信,满清之所以能够入关,顺治成为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谢谢阅读,欢迎订阅收藏与转发!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谢谢大家!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