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檀甫:南京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的挚友与帮手

最后更新 :2023.10.26

 

发号台

南京中山陵

黄檀甫:吕彦直的挚友与帮手

作者:陈建宁

发号台

建造中的南京中山陵碑亭

巍峨庄严的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每年有数百万游客登临中山陵,缅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中山陵的设计者、才华横溢的杰出建筑师吕彦直用生命铸就了中山陵,他也因为这个伟大的作品而被载入史册。然而,当年为建设中山陵付出巨大心血的还有一位年轻人,他就是吕彦直的挚友与得力帮手黄檀甫。

巴黎邂逅 志同道合

黄檀甫,1898年3月27日出生在广东省台山县小江墟土滘村。土滘村靠近山边,人多地少,穷得出名。村里人为了生计,大多是到南洋和美洲去卖苦力。1911年,13岁的黄檀甫,跟随家人到英国利物浦市的一个杂货铺去当学徒。黄檀甫聪明好学,勤快肯干,深得大家喜爱。经常到店里购物的利兹中学的独身女教师克拉克非常喜欢黄檀甫,收养他为义子,并带他到利兹学校接受正规教育。黄檀甫因成绩优异,从利兹学校中学部直接升入大学部毛纺系学习,1920年6月毕业。毕业前黄檀甫就被香港金兴织造厂聘任为工程师了,入职之前,他专程到心驰神往的巴黎卢浮宫观摩学习。

黄檀甫进入卢浮宫参观时,邂逅了从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的吕彦直。

吕彦直字仲宜,安徽滁县人,1894年7月28日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官宦世家,从小喜爱绘画。吕彦直9岁丧父,翌年随其二姐侨居法国巴黎,开始接受西方的文化教育。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法文老师迈达女士十分喜欢他。数年后吕彦直回国,进北京五城学堂求学。1911年,17岁的吕彦直考取了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1913年毕业,以庚款公费派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康奈尔大学。1918年年底获得康奈尔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吕彦直为了积累工作经验,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纽约的墨菲建筑事务所工作,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的助手,参加金陵女子大学(今南师大)和燕京大学(今北大)校舍的规划和设计。1921年初,27岁的吕彦直决定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途中,他特意绕道法国巴黎,一是故地重游,拜访法文老师迈达女士,再就是前往卢浮宫,进行深入的观摩学习。

发号台

吕彦直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美术博物馆,收藏40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他乡遇同胞,而且是在这样世界级的艺术殿堂里,两位年轻人喜出望外:他俩相互介绍各自的家事,留学的经历,读书期间勤工俭学的趣事,以及都是为了参观卢浮宫而专程绕道欧洲回国的,都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希望能为祖国干一番事业……两人越聊越欢,相见恨晚,便相约结伴而行,一起在卢浮宫里观摩学习。观摩期间,他俩在每一个展品前都会兴致极高地欣赏着、讨论着,吕彦直还从美术、建筑学专业的角度给黄檀甫讲解卢浮宫本身的艺术价值;黄檀甫也会从毛纺专业所学的绘画和染整知识,来分析展品上颜色配比与色泽的关系。两人在卢浮宫度过了一段终身难忘的美好时光,也为日后两人共创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同创业 全权代理

黄檀甫在法国巴黎与吕彦直分别后,即赴香港金兴织造厂任职。1921年秋,黄檀甫加入设在上海的东南建筑公司,并被授予“纺织部主任”头衔。

吕彦直从巴黎回国后,进入墨菲事务所上海分所工作;1922年3月,吕彦直辞职加入东南建筑公司,与黄檀甫成为同事,参与了上海银行公会大楼的设计。不久,黄檀甫提议开创两人自己的公司,于是他俩离开东南建筑公司,创办了“真裕公司”。这个两人小公司,既承接房屋设计,也从事房屋租赁和修缮业务。吕彦直沉静博学,主内搞设计;黄檀甫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善与人交往,专事对外承接业务。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孙中山葬事筹备委员会决议以紫金山中茅峰南麓为孙中山墓地选址。同年5月,葬事筹备委员会通过了《征求陵墓图案条例》,决定向海内外悬赏征集陵墓设计方案。

发号台

黄檀甫

吕彦直在上海报名后,根据《征求陵墓图案条例》的设计要求,实地踏勘墓址地形,经过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工作,最终绘制出平面呈一大钟形的平面图及建筑物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等9张设计图和1张祭堂侧视油画,并撰写了《陵墓建筑图案设计说明》。经过评选,吕彦直的“警钟”形图案在40余位中外建筑师的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奖。获奖后的吕彦直名声大振,以个人名义创办了彦记建筑事务所。

1925年11月3日,吕彦直以彦记建筑事务所的名义与葬事筹备委员会签订了建筑师合同。之后的两个月,吕彦直着手设计和绘制工程详图,并身兼设计师、建筑师、绘图员、会计员、审计员、监工六职。长期的加班加点,使其身体严重透支,工程详图绘制完成后,吕彦直病倒了。

1926年2月23日,《广州民国日报》等各大报纸刊登了公开向海内外悬奖征求中山纪念堂、纪念碑设计图案的消息。吕彦直扶病参赛,但他的身体也因此受到了更大的损害,无法出席1926年3月12日南京中山陵奠基典礼,由黄檀甫代表吕彦直出席,并在典礼上代表吕彦直讲话。

中山陵工程于1926年初开始动工,由于工程浩大,施工条件极为恶劣,工程被一再延误。7月19日,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给吕彦直发去一函,此函措辞强硬,申明:中山陵工程延误,吕彦直和营造厂均应负相当责任;到期如不能按时完工,将处以罚款。

为加快陵墓工程建筑速度,吕彦直只得抱病上山监工,并且还要为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应征图案润色、定稿。山上的条件极其艰苦,9月,吕彦直再次病倒,被送返上海治疗。中山陵工程事务全部委托黄檀甫代理。黄檀甫替吕彦直联系好医生后,便直奔南京中山陵建筑工地,履行监工职责。

1926年9月1日,吕彦直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图案,在应征的26份图案中拔得头筹。1926年11月3日,吕彦直与广州中山纪念堂筹备委员会签订了建筑师合同,并委托黄檀甫为全权代表。

进入1927年,吕彦直更加繁忙,他拖着病体设计完成了23幅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建筑图样,奔波于上海、南京之间,检查中山陵工程质量和进度,与相关人员商量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建筑工程的招标事宜。吕彦直的身体再次受到重创,以致10月上旬只能派黄檀甫作为全权代表,抵达广州与孙中山先生广州纪念堂筹委会接洽建筑等各项事宜。

1928年初,经多方检查,吕彦直被确诊为肝癌,虽经医治,疗效甚微。他从容不迫,先把这一消息告诉远在北京的未婚妻严璆(严复之女),让她另作打算,不要再等他。接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到首都南京规划设计草案的研究与拟订工作之中。1929年1月15日在广州举行的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奠基典礼,黄檀甫再次代表吕彦直出席。

1929年春节前,吕彦直感觉身体每况愈下,便写下遗嘱,请黄檀甫等务必按照原计划完成中山陵余下的工程,开展好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建筑工程;请黄檀甫代为安慰未婚妻严璆;还特别叮嘱黄檀甫要保存好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建筑设计图纸及自己的图书资料,以备后人使用。

1929年3月18日凌晨,吕彦直心脏停止了跳动。黄檀甫为其料理一切后事:1929年3月21日,《申报》等各大报纸刊登了黄檀甫拟就的“建筑师吕彦直病逝”的消息。远在北京的严璆闻此噩耗悲痛欲绝,不久,28岁的严璆在北京西郊出家,法名秋妙。

1929年4月,孙中山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在中山陵祭堂西南角的奠基室内,为吕彦直树碑志记。1929年6月11日,国民政府公报189号颁发褒奖令,褒扬病逝建筑师吕彦直。

信守诺言 情义无价

吕彦直去世后,黄檀甫承担起真裕公司、彦记建筑事务所的日常业务,负责南京中山陵第三期工程以及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建筑计划和施工监理工作。中山陵第一、第二期工程的验收由黄檀甫和吕彦直的继任者李锦沛在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奉安大典前及时完成。

1929年4月孙中山葬事筹委会决定在奠基室内为吕彦直建纪念碑,但一直没有实施。在黄檀甫的敦促下,1930年5月28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决定,在奠基室内立石纪念吕彦直。黄檀甫请来了捷克著名雕刻家高琦,在一块高约0.8米、宽约0.5米、厚约0.2米的大理石上,为吕彦直雕刻了一个半身浮雕像,浮雕像下面为于右任手书碑文。这块纪念碑原来镶嵌在中山陵祭堂西南角奠基室内的东墙脚下,后不知去向,至今下落不明。

中山陵第三期工程开建时,黄檀甫想到了吕彦直的嘱托,他决定请上海著名的王开照相馆的摄影师,把中山陵第三期工程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建筑过程,全部拍摄下来,长期保存,以备后人使用。据说黄檀甫专门安排一个工程师,陪同王开照相馆的摄影师,根据工程进度,往返于南京和广州之间,实地拍摄工程主要工序的施工和完工现场,从而给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留下了珍贵的建筑档案资料。1931年10月,广州中山纪念堂主体工程竣工。12月南京中山陵全部竣工,李锦沛开设了李锦沛建筑事务所,广州中山纪念堂配套和收尾工程,全部由黄檀甫负责完成。

发号台

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建筑工地上的黄檀甫

1929年3月下旬,吕彦直的法文老师迈达女士从报纸上得知吕彦直病逝的消息后,她从藏书中捡出当年吕彦直送给她的照片纪念卡,这是1905年吕彦直在法国读书时所拍,照片上的吕彦直只有11岁,“身穿唐装,头戴帽子,端庄清雅仪表堂堂,俨然一个小绅士”。迈达女士将照片寄到上海彦记建筑事务所,黄檀甫代收后,奉为珍品,立即题签吕彦直的生卒日期,以作纪念。这是吕彦直遗留在世的唯一一张童年照片。黄檀甫辗转约见到已入尼庵的秋妙,将吕彦直与她的往来信件和迈达女士寄来的这张照片奉还给她。秋妙睹物思人,潸然泪下,当场在照片上题识,黄檀甫请求将题识后的这张吕彦直童年照片纪念卡拍摄留念。

1934年12月,黄檀甫成婚,开始考虑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图纸、照片和吕彦直的大量图书资料的保管问题。他利用做房地产生意的便利,在吕彦直居住过的虹桥疗养院附近,买下一块26亩的土地,在其中心建住房。据黄檀甫后人回忆:这座宅院围墙的墩柱及其顶部,是仿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墩柱样式建造的,主楼原为平房式的别墅,歇山屋顶用琉璃瓦装饰,四面屋角飞檐叠瓦,屋子内部则全部西式架构,通爽实用。黄檀甫用大洋松木精制的箱子存放图纸、图书等物,放在特大房间内,木箱从地面一直垒至屋顶。1945年8月,美国驻沪领事欲出高价购买这座中西合璧的住宅,黄檀甫不为所动,对妻子黄振球说:房子的外形是自己专为怀念老友吕彦直而设计的,是无价的,无论如何都不能卖。上世纪50年代初期,黄家突然接到住宅被征用的通知,远在香港的黄檀甫电告妻子:必须首先将中山陵和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等建筑的图纸、照片,以及吕彦直的图书资料全部搬出,其他东西尽力而为之。

1956年,黄檀甫把南京中山陵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南京中山陵奠基典礼上展出的中山陵木模型等一批国宝级珍贵图纸资料、文物等,无偿地捐献给了政府。

发号台

南京中山陵木模型

1959年,黄檀甫因变故获4年徒刑。丈夫入狱,生活无着落,妻子黄振球开始变卖家里的物件、书籍等物。黄檀甫收藏的部分图纸,被分批拿到废品收购站变卖,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图纸就在其中。恰巧一位有识之士路过废品站,他慧眼识珠,发现了这批珍贵的图纸,当即汇报领导。后来,这批近400张的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纪念碑建筑设计图纸,成了广州市档案馆的镇馆之宝。

1969年1月21日,黄檀甫在家中辞世,终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与挚友吕彦直相见了。

黄檀甫没有辜负吕彦直的期望和重托,即使在那特殊的年代,他仍把保护挚友留下的图书、图纸等资料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来做。他参与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建筑的全过程,为建造这两座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特别是他出资请王开照相馆摄影师跟踪拍摄的照片档案,更是无价之宝。他用实际行动信守了对挚友的诺言,情意之真,旷世罕见。

(本文黑白图片由作者提供)

转载自《档案春秋》2020年第3期,原题为:黄檀甫:吕彦直的挚友与帮手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