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和科学——两种语言,一个道理

最后更新 :2023.10.26

 

风水和科学:两种语言,一个道理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5

中国的风水理论是中国人的城市规划学与景观设计学,理论基础是东方的关于“道”、“气”、“五行”的哲学。风水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好像一个玄妙的“黑箱”,中间的过程难以清晰解释。风水理论使用的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多用比喻和象征。西方使用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由前提到结论,每一步都要清楚可见。这两种语言差异很大,但中国人依风水学的指导建造的城市丝毫不比西方的差,甚至更美。我现在尝试以中国的风水和西方的科学两种语言来说明中原为什么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风水语言: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中原大地山环水抱,符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样的模式,甚至可以找到“明堂”前面的“案山”和“朝山”。

发号台

中原在多重山脉的围护中。大致可分成三大系列。一列是主山,是中原大地背依的龙脉之山——天山-昆仑-秦岭山系。这样规模庞大、高峻绵长的山系全世界屈指可数,这就是中原的玄武。

过去人们只见秦岭不见昆仑,称秦岭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这种看法很不全面。地质学者已经考察证明了秦岭的地下岩石系统与昆仑是统一的,是同一山系。秦岭分南北,只分了中国中部一小段,只有把昆仑与秦岭联系起来看,包括东昆仑、中昆仑、西昆仑,喀喇昆仑和天山山脉,你才会看到一条气势磅礴的把中国一分为二的中央山脉,这是中国真正的龙脉。它从帕米尔高原腾空而起,天山是高昂的龙首,巨龙回首,回顾中华,西昆仑、中昆仑、东昆仑、巴颜喀拉山、秦岭是辗转腾挪、跌宕起伏、蜿蜒飞舞的龙身,洛阳、郑州等城市依附的伏牛山已是龙尾,龙尾低垂处,正是中原大地的起始处,华北大平原这个扇形冲积平原的顶点就在郑州附近的桃花峪。

第二列山脉要从河北北部的燕山山脉算起,接下来是绵延千里的太行山、中条山;这一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按照风水理论的说法,应是“左青龙”系列;第二列山脉要从伏牛山算起,然后是桐柏山、大别山。这一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则是中原的“右白虎”。

而“前朱雀”中的“案山”可由泰山充当,“朝山”正是朝鲜半岛。

风水宝地需依山面水。中原的水呢?那就是壮阔的黄河与长江。更宏观地来看,中原大地面对的更大的水是大海。但大海并不是赤裸裸地出现在中原面前,正如风水理论主张的“藏”,在中原前面的大海更像是内海和海湾,山东和辽东半岛的构成第一层拱卫和围合,朝鲜半岛和舟山群岛则是第二层围合,而第三层围合圈则是更远的太平洋岛链。也就是日本列岛、台湾岛、印度尼西亚群岛。

科学语言:我在想,风水中为什么主张理想的城池应该依山而建呢?中国的大多数古城都坐落在山麓,沿着太行山脚下有一个城市带。北京、涿州、保定、石家庄、邯郸、安阳、鹤壁、焦作在黄河以南的崤山、伏牛山、大别山脚下,城市就更多了:洛阳、巩义、荥阳、郑州、登封、新密、禹州、汝州、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

依照经济的原则,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应该是交通距离大致相等,再按照面积比例均衡地分布,按此中原大地的平原地带应该拥有更多的城市,但现在看来,中原分布在山脚下的城市却明显比平原上的多。

这固然符合风水说,但是用科学的语言也可以解释。

城市依山而建,可以有如下的益处:

一是在热量缺乏的地区,在山脚下建城可得增温之利。从山上下来的风,是一个增温的下沉过程,这可以提高平均温度。据统计在太行山山麓地带有一个热量的高值区,石家庄等沿山麓城市比平原中部的城市冬季平均温度要高出1—2度。

二是山地有增加降水的功效。气流沿山地上升,会冷凝增加降水,因此建在山麓地带的城市可得降水之利。而且山麓也是地下水丰富、泉水上涌的地带。

三是建在山脚下的城市可以建在河流从山口流出形成的冲积扇顶部,既可以得到水利,又可避免水害。

我们再用科学的语言来分析风水中的理想模式。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地理布局,实际上也是一个流域的环境和生态。风水说中把山比喻为龙,这意味着风水中的山不是独立的山峰而是蜿蜒起伏的山脉。风水宝地所背依的山脉在风水中最重要,被称为“龙脉”。按照风水学的说法,这条山脉越长风水越好。为什么?从科学的角度看,一条山脉实际上就是两个流域的分水岭,风水宝地背靠的山脉越漫长,越高大,越跌宕起伏,意味着这条大山两侧的两条大河的集水区越广阔,河流的流程越长,水量越大。风水宝地就处于这条大山低下来的余脉处,也是龙尾所在的地方。这里正是山两边的大河相汇形成的冲积平原处。山脉越长,越高,也就意味着这个冲积平原面积越大。中原大地背依中国的中央山脉——天山—昆仑—秦岭,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山脉,也只有这条最长最雄伟的大山系才能造就中国最大的两条大河——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在中原大地两边流淌,在中原大地前面的大海汇合。中原大地拥有如此磅礴的“山环水抱”,也因此可称为是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把天山、昆仑、秦岭看作是中原大地的龙脉,是可以用科学语言来解释的,因为这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关系。我们都说是黄河带来的泥沙造就了中原,试问:黄河的泥沙从何而来?答: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黄土哪里来?答曰:是风从沙漠中吹来的。至此,问题很清楚了。风将西北荒漠中的黄土吹起来,堆积在黄土高原,然后溪水河流将黄土侵蚀剥离输送到黄河中,黄河再将黄土带到东部堆积成华北大平原。这个伟大过程的最终产品——中原大地,就这样在流水线的终端产生了。但这个流水线的起点却是昆仑山、天山、祁连山所环绕西北荒漠区,从这个意义讲,中原的龙脉祖山更应该从天山、昆仑算起了。

洛阳号称九朝故都,位居“天下之中”,八方辐凑。嵩山为其主山,龙势由此而北,蜒蜿而长顿,一支结于北邙山,另一支结龙门山,中扩为堂局,四山紧拱,前峰秀峙,伊河、洛河、涧河等河汇于明堂之前,山水翕集,形胜万千。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