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大师李淳风和袁天罡,仙逝后的遭遇,可见其同人不同命

最后更新 :2023.10.31

 

咱们上期说到李淳风,他为皇帝推演了一次江山社稷的更新迭代的问题,通过他们的一次对话,了解到李淳风此人的实力确实不是吹嘘,毕竟在后来的朝代发展中,都一一兑现了他的预言,可见一斑呐。但与李淳风同期的还有一位大师,深居简出非常神秘,也是一位传奇人物,其名袁天罡。

发号台

袁天罡何许人也?其生卒年不详,隋末唐初的知名玄学家、天文学家,传闻他善“风鉴”,也就是可以凭借风声和风向,来判断吉凶祸福;并且精通面相、六壬和五行。根据《唐书》记载,他曾经给幼年时的武则天看相,并言其“可为天下主”,这一结论和李淳风于唐太宗推演的结论不谋而合。那袁天罡的看相之术到底如何呢?且看他给三位名士的一次看相。

发号台

袁天罡在大业元年之时来到洛阳,当时的杜淹、王珪韦挺三人就找到袁天罡让其帮忙看相,袁天罡当时就对此三人进行了一一解答,首先对杜淹说:“公兰台成就,学堂宽博,必得亲纠察之官,以文藻见知。”意思是您这位老兄的鼻子左侧比较饱满,耳门前面也比较宽阔,将来一定会当官的,能当到御史这样的大官,并且你的文采一定会得到赏识。杜淹虽然可能是笑而不语,但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

发号台

接着袁天罡又发话了,对王珪说道:“公三亭成就,天地相临,从今十年以外,必得五品要职。”意为您三庭五眼生的匀称,上庭和下庭浑然相邻,从现在开始往后十年,肯定会当五品大官,身居要职。这王珪听了也非常满意,笑嘻嘻地道谢鞠躬,毕竟未来仕途可见,谁会抑制得了内心的喜悦呢。

发号台

最后还有一位韦挺,又对韦挺说道:“公面似大兽之面,交友极诚,必得士友提携,初为武职。”想必这句话就不用我给大家解释了吧,这位韦挺面相看着像老虎,一看就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情壮志的好汉,会被好友所提携成为武职,也算是有“铁饭碗”的人了。袁天罡对三人分别看完相之后,三人心情大好喜乐之色溢于言表。可还没等他们开心一会儿,袁天罡又发话了:“二十年外,终恐三贤同被责黜,暂去即还。”意思是二十年后,你们三人可能会被同时罢免,但只是短暂地离开,过不了多久还是会回来的。相信听完这句话后,三位名士的内心从喜悦变成五味杂陈了吧。说到这,三位的看相之路也差不多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发号台

要不说袁天罡是大师呢?了解历史的小伙伴们就应该知道,杜淹是何许人?他是隋朝怀州长史杜徽之子,隋朝时期,担任御史中丞,这第一条就应验了吧。接着隋朝灭亡后效力于王世充,然后投降于历史名,成为他的兵曹参军和文学馆学士,在后来因为你卷入“杨文干事件”后被流放,直到李世民即位后被召回朝中,后成为丞相。你看,这预言的第二条也应验了吧。

发号台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二位,在旧唐书中被记载“王珪为太子中允。韦挺,隋末与隐太子友善,后太子引以为率。“王珪成为了太子中允,韦挺在隋末时与李建成关系要好,被引荐当了东宫率。在武德六年时被发配至隽州,在武德九年时才被召回。三人看相的结果都一一应验了,比起李淳风给唐太宗预言时的风采不相伯仲,其相术之术可见一斑。

发号台

当然,这事还没有结束,在三人都被召回之后,又一同去拜见了袁天罡,对他说:“袁公洛邑之言,则信矣。未知今日之后如何?”天罡曰:“公等骨法,大胜往时,终当俱受荣贵。”你们看,后来杜淹当了宰相;王珪被任命为侍中,又出任同州刺史;韦挺历任御史大夫、太常卿。无一例外,全部应验。

发号台

有句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我们把一切交给时间,结果大家从历史中可以看见,只要是被他看过相的,无一不准确,被当朝皇帝也极为赏识。但传闻此人不食人间烟火,深居简出,年轻时虽被皇帝赏识当过官,但老年回故乡之后便辞去官职,进山修行。他虽然没有李淳风的官大,但两人名气在当时也是远近闻名的大人物,甚至还有人说袁天罡是李淳风的师傅,但这件事未被证实,所以大家还是理性讨论,不过他们肯定是相识的,不然《四弹子》《推背图》怎么说,对吧?

发号台

不过有件事能看出两人的差别,说“同人不同命”也不为过,他们共创《推背图》不说,共建的“天宫院”那还真得提一提,两位都是风水大师,对于自己的去世以后的墓地肯定是要选一个风水宝地,这毋庸置疑。他们两人的墓都选在了一个地方 ——阆中,这里有什么好呢?在普通人眼里还真的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可在精通风水的两位大师级别的人物眼里就不一样了。

发号台

“天宫院”始建于唐,后重建。为何二人将墓地选址定在这儿呢?殊不知,天宫院所在之处,为九条山脉汇聚之地,被称为“九龙捧胜”,袁天罡的墓地形似一只麒麟,前面的山岗为圆形,意为“麒麟奔日”;李淳风的墓地选址在一个较为圆润的山岗,两边有两条山脉连绵不绝,像是“二龙戏珠”。两人都选择此地为自己最后的终点,但差别也就在此,两人的墓地相隔不远,两人都是千古流传的风水鼻祖,可他们俩的差别也就在这墓地之上。

发号台

为何这么说呢?看他们俩的墓地保存完整程度就可知,李淳风和袁天罡的墓地相差不多百米,但比起保存完整的袁天罡的墓地来说,李淳风就要“捂脸哭泣”了,李淳风这位大师的墓地早年就有被盗的迹象,到现在,李淳风的墓地早已是“盗洞遍地”“千疮百孔”了。中国人古时候就讲究一个落叶归根,尘封于土,现在剩下的也就只有惋惜了。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