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国皇帝的墓地,离明孝陵几十米外,如今基本难以寻找痕迹

最后更新 :2023.11.01

 

明孝陵,事实上并不只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孝陵,同时还有两座陵墓。

一个是朱元璋最爱的儿子朱标的明东陵,其中一个要远远早于他们一千多年,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之墓----蒋陵。

发号台

为何孙权会选择这块区域作为自己的墓地呢?

三国时期最离不开的关键人物,其中就有孙权。

当时三国鼎立,作为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在公元211年将政治中心从京口迁到秣陵,次年建石头城,同时将“秣陵” “建业”,也成为了南京首次建都的历史。

孙权一生励精图治,有勇有谋,在接过兄长孙策的大业后,很快开拓进取占据江东之地,成就其霸业。

发号台

公元252年,孙权病逝,随后将其葬于钟山南麓的高岗上,葬处得名“孙陵岗”,后人又称“吴王坟”,而孙权谥号为“大”,史称“东吴大帝”。

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52年,孙权病故后,葬“蒋陵”

唐《建康实录》记载:“(孙权)神凤元年四月乙未崩于内殿……秋八月,葬蒋陵,今县东北十五里钟山之阳”;

南宋《六朝事迹编类》记载:“今蒋庙相对向西,有曰孙陵冈,是为蒋陵”

发号台

因此,孙权墓又称为“蒋陵”,是南京地区最早的一座六朝陵墓,同时还葬有孙权的皇后步氏和皇后潘氏,以及宣明太子孙登也葬在孙陵附近。

不过对于孙权是否真的葬在梅花山,学术界也尚无定论,因为孙权下葬时,并没有按照帝王的形制行厚葬之道,直接只是利用钟山余脉来挖穴建墓,灵柩入殓后即填平。

因此整个陵墓几乎没有任何标志,地面几乎没有痕迹,而后来有相关工作人员利用现代精密探测技术进行勘测,结果发现梅花山一处“博爱阁”南侧地下有呈“甲”字形分布的大型墓穴。

发号台

明知道这里有孙权墓,为何当时朱元璋还是执意建造明孝陵?

要知道,从孙权去世再到朱元璋做皇帝,期间一千年的时间,南京城也有不少皇帝建造陵墓,但为了防止自己陵墓被盗掘,基本上历朝皇帝建立政权后也不会动乱其他皇帝墓葬。

但为何朱元璋当时却没有把孙权墓牵走,而是自己独占这一块风水宝地呢?

当时朱元璋为自己修建陵墓区时,就看中了紫金山的独龙阜玩珠峰下,当时还命令负责修建工程的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进行勘测和测量。

而进行勘测过程中,李新发现孙权陵墓就在一范围内,于是只好向朱元璋请示。

发号台

而朱元璋本身就对这位东吴大帝尤为欣赏,认为“英雄所见略同”,再加上历来也没有迁移其他皇帝陵墓的先例,自己也不愿意开这个先例,于是就将孙权陵墓留下来。

另外,保留孙权墓,自然也避免自己以后的陵墓也会被其他皇帝迁走,再加上若执意迁走陵墓,是否又会破坏钟山的风水呢?

发号台

如今,尽管明孝陵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历史痕迹,但咱们在瞻仰明孝陵的同时,也可以多走几步路怀念一下孙权。

当然,孙权墓附近还有一个孙权博物馆,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也可以去参观参观。

发号台

#孙权#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