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是缘——与著名画家舒建新武夷宫游记

最后更新 :2023.11.02

 

发号台

隔窗相望大王峰,云雾飘散,大雨渐渐的停了,我们不再等待拿好雨具开车到达大王峰景区的武夷宫。

发号台

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名、冲佑观、万年宫,坐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临九曲溪口,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

发号台

这里正在复建,除了庭院里的两株桂树,是宋代遗存下来800—900年的古树其他都是假的(新建的)。建设者正计划全面恢复武夷宫的建制,让这座千古名观重现昔日的雄姿。

发号台

冒着濛濛细雨沿着九曲溪漫步,仰望大王峰巍峨高耸,丹冠擎天,好似一朵高天上升腾的蘑菇云;俯瞰脚下,弯弯曲曲的九曲清溪,穿流于红岩绿林之中。我到过太多的名山大川,而山水俱佳者当数武夷山了。

发号台

在园中路牌的导引下我们走到靠近溪流边的观鱼平台,撒下随身携带的饼干一会功夫引来一群群昨日盘中的佳肴红眼睛鱼儿们的争抢,雨虽未停,依然可见一排排飘流的竹筏顺水而下,耳边一阵阵游客的笑声响彻不停。

发号台

八根大竹扎成的竹筏,虽简单却结实牢固,中间固定着数张竹椅。清澈见底的溪水从飘流者身旁慢慢掠过,人就像坐在绿莹莹的水面上。

发号台

我们站在溪水边,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排排竹筏不断从身边漂去,望着一群群飘流者的身影不时从眼前掠过。

发号台

近看绿水莹莹,溪流淙淙,莹洁似玉,清澈透明,水面碧绿可染,溪底鱼石可数;远望奇峰罗列,峭拔高耸,怪石嶙峋,丹岩竟秀,山色倒映水中,妙景叠出不穷。

发号台

这里的空气清新自然,再往前走不经意间一座道观出现在眼前,走上前看到标识牌方知这就是千年道观‘止止庵’据传它曾三次毁于战火又三次在原址上重建。

发号台

跨进庵门,举目四望,风水极佳,它背靠大王青山峰,面临碧水九曲溪,环境优雅,古树参天,鸟语花香。

发号台

走进大殿敬香与道姑闲聊她告诉我:“止止庵历史悠久,南宋嘉定九年,名士詹琰夫出重资修建庵堂,名止止庵,取其“止其所止,止观止念”之义,并延请白玉蟾到此主持,为该庵发展鼎盛时期。

发号台

以后在原址之上几毁几建,今天这个规模是1994年一位本土的企业家倾力重建,直到20世纪初,经有关部门同意在原址上又重新建造山门、易经阁、祖师殿、钟亭等建筑物。”直到今天止止庵仍在复建之中。

发号台

武夷山真是一座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更为儒家学者朱熹等倡道讲学之地。

发号台

即将道别武夷宫,细雨濛濛之中,坐在一处凉亭歇息片刻,一对老年夫妇坐在我们对面,从二老的对话中听出他们是到此旅游的上海人。

发号台

舒建新就主动用上海方言与老先生拉起了家常:他们曾是造船厂的技术人员,70多岁才退居二线,儿女都在国外安家落户,三年疫情他们未出远门,疫情结束了就想出来走走。

发号台

本想随旅游团游览,但因年事已高又没有监护人而不接纳随团出游,好在二老头脑清醒,腿脚无碍,无奈之下老两口便自己在网上购买高铁车票,订酒店来到这里,参加当地酒店的三日游。

发号台

舒建新用童年娴熟上海方言与他们越聊越开心,团队集合的时间到了,老夫人提示着先生欲言又止,挥手道别。

发号台

望着老夫妇蹒跚远去的背影,舒建新无不感慨地自言自语:“少年夫妻老来伴,风雨一生太不易了!再过十几年我也这把岁数了,趁着还跑得动,饱览一下祖国山河,且行且珍惜啦。”

发号台

我们都喜欢在旅途中与各地的陌生人交谈,交谈是一种默契;人海茫茫,芸芸众生,相逢,路遇都是一种缘分。

注:本文中的中国画写生作品为舒建新原创。

(文/马悦英)

(来源:茶马古道上)

画家简介

发号台

舒建新,祖籍山东青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丹青云南神韵楚雄——舒建新中国画作品展》;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丝路丹青茶马古韵——舒建新中国画作品展》。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