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的没有人的感情可以一帆风顺,白百合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最后更新 :2023.11.04

 

发号台

这是《梁注庄子》的第 79篇读书笔记

《庄子》原文: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

如何接近一件事情的本质

《齐物论》通篇都在讲《道德经》开始的那两句话“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一件事情是这样,但又同时不是这样,这就是这事的本质;一个概念,可以这样说,又同时可以反过来说,才比较接近这事的本质。

从“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这段开始,庄子讨论了一个问题:我们总是在文字概念中定义一个东西,定义了就归类了。如果你不把它放到某个类别里面,不从概念上定义它,就会产生一种更加深刻全然的体会。

试举一例,有一家卖水的公司叫“农夫山泉”,它说“我们不生产水”,本来大家都觉得你向它买水,它不生产水,那生产什么呢?它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你说梁冬,是梁冬吗?你要定义梁冬,最好的方法是说他不是一个你想象中的梁冬。把你以前想象中的梁冬,和你想象以外的梁冬分为两个类。以前的梁冬在你心目中,可能是那么一个圆头圆脑的,满世界玩耍和偶尔跑到世界的角落里面玩耍的男生。但如果你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这个快乐的世界,甚至有可能在他的心里还住着一个女生。也许你就又重新理解他了。他叫梁冬,也可能叫梁热。

对任何一个东西进行概念化的定义后,都必须在概念以外给它一个角落把它们合到一起,你就有了这个东西的全部概念。

比如,我们说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其实“辅”和“佐”是两回事儿。以前在讲《黄帝内经》的时候,徐文兵老师说“辅”是从正面帮助,“佐”是逆言而助良药苦口,忠言逆耳,魏征就被称为“左丞”。

在中药里面“君臣佐使”四种药,君药是主药,臣药是帮助君药加强药力的,佐药是制衡药性偏热和偏寒的,起到平衡作用,而使药是大使的“使”,是令其归经之药。所以“佐”和“辅”是同一个大概念里面的类和非类,就像刚才说的“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一个好的大臣或者一般好的大臣要有一个班底,这个班底里面有支持他的人,有以某种方式来提醒他的人,这个大臣才会做得好。

川菜的秘诀就是在那个“辣”里面。如果你吃过好的伤心凉粉、钟水饺还有龙抄手,你会发现那个调料里也就是辣椒里面加一点点盐,再加一点点白糖。辅佐是这样,咸甜是这样,是不是生产水的也是这样?梁冬不是梁冬亦复这样,这就叫做“名可,名非,恒名”。

所谓向往,既代表对过去的迷恋,又代表对未来的展望

在中国的很多成语、词语或者汉字里,这种相辅相佐、相生相杀,同时奔向某个主题又有所区别的概念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我们说休息,“休”是停止,“息”有繁殖、滋生的意思。休妻就是停止这一段夫妻关系;利息,就是停止的过程当中还在生长;而息肉就是不断生长的那坨肉。大禹治水的时候,他的爸爸就是用息土来填水,土在河水里也会生长。

再比如,还有一个词,叫“向往”,“向”是对未来的展望,“往”是对过去的迷恋,所以向往既代表对过去的迷恋,又代表对未来的展望。我们很多人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对未来的展望。

甚至还有一个字里面就代表了相反意思的。我们以前说过的“觉”,它既代表睡着,又代表睡醒。还有一个词特别有意思,叫“志”,它既代表志向,那是你的未来,但是一说“县志”大家就知道这里的“志”表示的又是相反的意思了——一个地方的志就是这里的记忆,它代表着这个地方的历史。

所以你会赫然发现,在中国文化里面一直隐隐地藏着一种相扶相助、相生相杀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居然非常深入地注入到了我们的文化血脉和语言文字当中。所以,语言不是语言文字,或者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它是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化。

这个国家的人们,每天在用的词语里面、每天在吃的伤心凉粉和龙抄手里面,都包含了相生相杀的概念,就是既有促进又有克制。

没有相杀,怎么会有相生

很多年前,我曾经采访过苏民峰,香港一个很著名的风水大师。那个时候,我每年都会代表凤凰卫视去采访他一次,聊聊当年的运程。采访结束以后,我们就在私下里面聊一聊相合的问题。

比如,都说属虎的人和属猴的人正好差六岁,传说中是相克的。但是我发现身边好多与属虎的人很亲密的人都属猴,于是我就悄悄地问苏民峰。苏民峰说:“普通的术士都会告诉你这个和那个相冲,其实没有相杀,怎么会有相生,有些时候这个杀不是指真正的拿出刀来捅一下,而是说克制,没有一个好的克制的方法,他可能真的很难帮助你发芽。”

最近院子里面的海棠花开了,非常美。然而还有几枝没有发芽,北方的春天来得稍晚一些。一个朋友来了说:“梁爷,您这个院子的这些树枝春天是要发芽的,但是你必须要剪枝,你把一些枝剪了之后,它才能够真正地长出新芽”。

苏民峰说:“那些你生命中真正的大贵人,那些好像克制你的人,其实正是令你得以发展的原因。”

我近距离地观察了很多很成功的企业家,发现他们的婚姻都不是那么幸福。我以前觉得很奇怪,后来发现原因其实是这样的。老婆让他们不爽,他们就要奋发图强,在外面工作,本来可回家可不回家的,却发现在外面工作更愉快,于是更努力地工作。但是,这些人又不会说:“从此我就不回家”或者“我就斩断这个婚姻,我要追求幸福的爱情。”这种人,他们就巧妙地把这种不幸福的婚姻关系,转换为一种在事业上的出口、努力和能量释放的方向。

古代的时候,如果一个女孩子太温柔、太性感或者说各方面都特别好的时候,这个先生可能就会觉得,我这么努力不也就是为了过上这样的小日子吗?也许,他就不一定在工作上那么努力了。

也许我这个例子不够全面,不过据我的观察,在日常生活当中任何一个概念,当你把它反个角度来看,都会发现它似乎也成立,我的重点就在这里。所以,“自在睡觉”是一个帮助你睡好觉的公众号吗?《梁注庄子》是一个讲庄子的节目吗?如果“自在睡觉”不是一个能够帮助你睡好觉的公众号,或者不仅仅是一个帮助你睡好觉的公众号,那它还是什么呢?它应该还要帮助你在睡觉当中超越自我,成为一个崭新的、更好的我,它不是帮助你堕入黑暗,而是帮助你沉入黑暗之后,在最底层升起一种对自我的信心。

听《梁注庄子》的朋友,首先都不可能是坏人,坏人哪有时间听这种没有用的节目?听这个节目的人不可能是笨蛋,虽然我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但是你可能会借由我讲的东西去阐发你更接近宇宙本质的探寻的欲望。所以,“自在睡觉”不仅仅是一个帮助你睡觉的公众号,它还是一个帮助你在睡眠当中变得更伟大、更美好、更慈悲、更善良、更欢喜的人的公众号。

《梁注庄子》不仅仅是一个讲庄子的节目,它是一个借由庄子的因缘来讨论我们过去的因缘障碍、当下的困扰以及未来的期望的节目;它不仅仅讨论这个事,也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现在、未来都只不过是一个概念;它也是可以用来折叠的,用来和合时间、空间的节目,是可以对立也可以转换的节目。

所以,今天是从“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是这一类的还是不是这一类的”这个话题讲起,说明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是这样,但又可以不仅仅是这样。

如果你是一个做广告文案的,面对一个卖车的客户,你只要说他卖的不仅仅是车,你的策略就打开了。

那么试着想一下,如果你不仅仅是你,你还是谁呢?

梁冬、庄子,每晚在灵魂渗透率最高的睡前10分钟更新,祝您有个好梦。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