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大财主”的风水传说 第一章(二)

最后更新 :2023.11.07

 

(二)

清朝道光年间,大财主家族就已经是马平县三都一带有名的富豪之家了。到了1851年,也就是道光皇帝死后,咸丰皇帝刚刚即位的那一年,恰遇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一时间农民起义烽烟四起,社会动荡,匪盗频仍。清朝官府自顾不遐,无力顾及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时势所逼,财主为求自保,决定花巨资,在祖上发迹之地,着手兴建一座城堡式庄园。

庄园从1851年动工,花了大量的钱财和心血,到1853年竣工时,又恰好是太平天国在金陵(今南京)定都。然而,当年的柳州,实际上从未受过太平天国的直接统治,而依然归属满清皇朝的马平县治内。而当时的三都则归属马平县三都巡检司所辖地域。

已经落成的大财主庄园,规模宏大、设计考究,布局美观,功能细致而完整。庄园分东西两院,共有房屋74间。其间分设生活区、仓蓄区、牲畜饲养区和营造工区。还配置了安保防卫设施。

生活区配套完备,有客厅、卧室、厢房。室内外修饰豪华。门窗家俱制作工艺精致,材料考究。所有构件,大都以上好材质的融水铁杉精雕细凿而成。所有窗棂格制,桌椅板凳都镂雕装饰着各种花卉和飞禽走兽,等等吉祥图案。栋与栋间有回廊、庭榭、曲径、天井绕连互通;仓蓄区设粮仓区、杂物区,分类明确,井然有序。牲畜饲养区内分牛栏、猪厩,鸡、鸭、鹅舍等,凸显六畜兴旺的生活气自息。营造工区分设冶炼、锻造、木工制作、竹编工艺、女红织造等作坊。庄园整体外形宏伟壮阔。雕梁画栋,斗拱刁檐,石坎朱门,制作工艺精致典雅、庄严肃穆;周边檐眉均雕饰塑形,涂漆描彩,各种花草鸟兽造型栩栩如生。庄园内所有地台,包括室内、走廊、天井,都是水磨青砖铺就,四壁批灰平整光洁。

两院院首东南角各建有碉楼一座,楼高数丈,内有4层板梯上下。两座碉楼东西对望。东碉位处庄园东南角上,东有院墙直达犀牛山腰。以后河为天然屏障,可控制庄园东南两面。西碉处于庄园腹心,和虎山相对,守望着庄园西、南两面。庄园的安防设施布局严谨,与周边自然环境配合密切,外观勇武威严,凛不可侵。

大财主庄园的建成,与周边鬼斧神工的自然地理风貌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意象玄妙而神奇的田园风光图画。整座庄园别致典雅,既具岭南山寨家居特色,又有江南水乡庭院风格。

在这幅田园风光图画中的形神貌象中,蕴涵着风水玄学的诡异和神奇。庄园背靠雄浑如磐的犀牛山。庄园西北侧后,一座尖峰挺立的小巧石壁,其形状、轮廓,大小、高低,与整座山的比例恰到好处,酷似如犀牛鼻端的独角。那牛头牛驼、牛背、牛臀,各得其所,各在其位。甚至于那牛尾下的屁股处,都恰到好处的有一处稍显凹陷的地形,活脱脱的和牛屁股的形状一模一样。在大财主的风水传说中犀牛山是整个庄园风水版图的元神所在。是庄园精气神的依托和靠山。由于天工造化的神奇,把庄园后山塑造成一头活龙活现形神兼俱的犀牛。

庄园就座落在犀牛山南麓的牛脖子边。人在犀牛山上,环顾四周,目光所到之处,云遮雾罩、浩渺崆濛;群山叠嶂,尖峰耸立。犹如梦幻灵异的人间仙境。

庄园南面正前方田园所系,遥相对应的是都鲁山。都鲁山形貌也像一头公牛。山的西头高大圆润如牛臀;从牛臀向东陡然而窿起的山峰,就像是牛头;牛头下面是“马路瀵”。马路瀵水四季涌流不息,不枯不竭。都鲁山像是一头壮实的公牛,正在低头豪饮着清凉甘甜的马路瀵水。犀牛山与都鲁山之间阡陌纵横,两山遥相对应,形成一幅双牛练塘的风水景象。“双牛练塘”在风水玄学中,寓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富足之象。

再近看庄前,右侧是一座险峻挺拔的高峰,每当初春雾雨朦胧,常常让人看得见峰巅云雾缭绕,像是一支神笔在画卷中描霞涂雾。秋冬时节,北风吹过,落叶纷飞,阵阵风鸣犹如虎啸之声;那峰尖直指苍穹,又像是威怒翘起的虎尾。峰下东头是一丘低矮浑圆的小山包,状如一只仆伏的虎头。山包顶上,左右对称,有两尊兀立的小石丫,形状、大小一致,形似两只清晰可辨的虎耳;那虎耳下的额头,有两个凹下的地方,正好葬有两卦坟茔,让人对面看去,像两只圆睁瞪视的虎眼,隐约闪烁着幽光。这山峰也就依形而得名,叫作虎山。从村前西望虎山,整座山峰犹如一只弓伏、翘尾、竖耳、怒目,蓄势待发的猛虎。

村前一条小河,正对着庄门缓缓流来。发源于距庄园西南五里外板朝村的龙泉瀵,就是这条小河的源泉。龙泉瀵位于板朝村中,一股清澈的瀵水,从葱郁繁茂的竹木林阴之下的石缝中汩汩而出,从那嶙峋的石峡间涌流而过,淙淙淌过河坝,漫过浅滩,汇成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河。小河沿着虎山南麓,流经拉雅村前,蜿蜒东下。河水流到虎山东南麓时,河面渐显宽阔,形成一汪平潭。潭东、南两面都是天然的石岸,壁立如人工筑就的拦河大坝,逼着水流改向北去。水口处是一片浅石滩,石塄丛生突兀。那碧绿清澈的流水从石塄丛间漫流而过。浅滩宽而不长,滩面凹凸不平,长满了青苔、水草和灌木丛。水流潺潺,时深时浅,时缓时急。滩中有几丛突起的石丘,把漫流的水汇聚成几股湍急的溪流,从石丘间形成的几道峡涧流过。到得村前约300来米处的滩沿,河床陡降,原来缓缓流淌的河水突然形成下落之势,似涧似瀑,淙淙流泄,注入一条U型弯转的河道,西去东回,绕了一个180度又回到村前,汇聚成一汪方圆2亩来宽水面的清潭。潭中水势盘旋回还,清澈见底,碧绿晶滢,游鱼可见。除了汛期水流暴涨外,在无风无雨的夜晚,那一汪清潭水平如镜;每至更深夜静,一弯明月倒映于潭中水底,那清潭更像一盘翡翠碧玉般晶莹、剔透、幽蓝。身临其境,犹如置身于水晶宫殿一般,闪烁灵幻。因此被人们称为“月光潭”。

发号台

虎山东麓的月光潭

河水在潭中经过一番徘徊后,沿着村前的河道,绕过村东,到犀牛山东南麓,从田野间沿着三都街背,向大河街方向流去。从边山村到大河街这段河流,被三都街人称为“后河”。大河街背有一座突兀耸立的孤峰。远看,那孤峰在周边群山的簇拥下,尤其显得鹤立鸡群,特立独行,鹤山因势得名。鹤山南麓的古圩市也随之得名为“大鹤街”。后来人们为便于书写和记忆,就习惯地把“鹤”以“河”而代之,所以后人都以“大河街”称谓了。后河流到鹤山西麓,被鹤山挡住了去路,不得不分成几股水头,从几块天然巨形石板架就的“伏龙桥”下,经几丛石峡间涌流而过,折向鹤山北麓,汇入大沙河东去。伏龙桥就像是一条锁链,锁住了鹤山——后河这条青龙的龙头。后河也就到达鹤山而止。鹤山、后河、月光潭连起来,在犀牛山上看,就成了一条昂头摆尾的大青龙。鹤山为龙头,后河是龙身,那龙尾就在庄园前面的月光潭之中。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