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江而上,漠阳访古

最后更新 :2023.11.07

 

广东文化标本观察之四

尽管一场台风“山竹”让很多人知道了漠阳江,但也仅仅是知道而已。漠阳江是古代连接广州与粤西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古代高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阳江的母亲河,但与这一连串耀眼的头衔相比,它本身的存在感却很低,即便是广东人,提到阳江,也许所有的想象也不过是阳江豆豉、闸坡海鲜、春砂仁,或者阳江十八子刀具,而漠阳江并不在认知之列。现在,就让我们从漠阳江的入海口出发,溯江而上,讲讲这条江与这片土地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长度,大概有一万六千年。

(本文首发于2018年10月11日《南方周末》)

发号台

广东阳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驿站之一,图为阳江海陵岛。(视觉中国/图)

漠阳江:山海两端

整个阳江地区包括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和阳春市,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向海,形如一个巨大的马蹄,印在广东的西南大地上。在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闽广一带,这样的地理格局并不鲜见,由于山隔海阻,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相对独立的文化板块,保留着许多原生态文化元素。而阳江则因为北部山势相对低平,没有阻断陆上交通,形成封而不闭的格局,其间有漠阳江自北向南流淌,勾连起山岭与大海,进一步盘活了阳江的风水,既有利于本土文化发育,又方便外来文化和人口进出流动,交融之下,历千年而形成了岭南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支——漠阳文化。

漠阳江是珠江水系之外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发源于云浮市西南大云雾山南侧,从源头到入海口,主干长度不过199公里,但河曲十分发育,从北向南蜿蜒迂回,宛如游龙般纵贯阳江全境,冲积出一片宽广肥沃的平原地带。阳江古称“莫阳”,在古越语里,“莫”是牛的意思,“阳”是羊的意思,“莫阳”即是牛羊遍地之意,可见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已经是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曲折回转的漠阳江不仅带来大片肥美的土地,水流平缓、水面宽阔的河曲也是天然良港,于是在漠阳江河曲地带,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河港城镇,如合山、麻汕、江城、埠场、南埠等,延绵成线,与阳江海岸地带构成一个倒“T”字,纵横两条轴线不仅是阳江区域骨架,支撑起阳江版图,更是从古至今阳江重要的文化轴线和经济轴线。

发号台

漠阳江地图(梁淑怡/图)

漠阳江北端通过新兴江与西江相连,可通广州,亦可溯西江前往广西、贵州、云南乃至巴蜀,沟通大西南,是广州及以北内陆地区与粤西腹地乃至海南往来的交通要道。过去,从广州南下或从琼雷北上的官员、商旅都取道阳江,在此休憩、补给,阳江由此成为广东陆上交通一个最大的枢纽和中转站,直至近现代广湛公路开通。

大澳渔村:你不知道的“十三行尾”

从阳江城区往东南方向行十数公里,就到了漠阳江的入海口——北津港。这里是古代从海路进入阳江腹地的门户,因此也是海防重地。明代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海盗猖獗,阳江因交通地利之故,也时时受到侵扰,为了保境安民,自明穆宗隆庆五年(1517)起,北津港就开始修建军事水寨北津城,以保护身后的漠阳江平原和东边的大澳古港。

发号台

在海上讨生活的阳江渔民。(视觉中国/图)

大澳古港如今叫做大澳渔村,因保留着完整的明清渔村建筑风貌,已经成为阳江有名的景区,来自各地的游客到这里嬉戏游玩,体验别具特色的渔家风情,却全然忘了它曾经的显赫风光——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港。2007年12月22日,一艘冠名为“南海1号”的南宋古船,在距离广东省阳江市东平镇大澳村外20公里的海面被整体打捞出水,在沉没于阳江海面800多年后,它带着6-8万件宋代瓷器等文物现世,不仅令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和复原又多了一份有力的实物研究资料,也让人们将目光投向千年古港大澳村。

发号台

海陵岛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的出水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将清理干净的各种陶瓷分类放入脱盐池,以便进行脱盐处理。(视觉中国/图)

北津港以东的东平镇向南海凸出,与西边的海陵岛一起几乎环抱住整个阳江海岸线,形成一个巨大的弯月形海湾,天然便可作为良港。大澳村正位于这个海湾的东端,早在秦代便已经出现在南海郡的版图之上,两千年来,一直守望着这片海域。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时期,始发港为徐闻、合浦,三国以后广州成为始发港,徐闻、合浦则转为出口港。位于广州与徐闻之间的阳江,因区位交通和地理地形优势,成为重要的中转港,其港口就在大澳村。唐宋以来,南海上大部分往来商船都会从大澳村经过,一番修整补给之后,有的从这里前往广州,或沿漠阳江北上进入内陆腹地;有的再次扬帆出发,经徐闻往合浦,再向北部湾,然后直航南亚、西亚,远及印度洋、波斯湾等数十个国家。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大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亦多次从大澳海面经过,那雄伟壮观的宝船船队,或许曾在当年大澳村渔民的脑海中留下过深刻难忘的印象。

明清时期,大澳村已经成长为一处繁华的商埠,来往的远洋商船都在这个中转港盘点库存,增减物品,易货买卖;自陆路和漠阳江水路而来的粤西腹地特产,从海路运来的香港、澳门、珠海、潮汕等地的产品,都会在运走之前在此展销,运气好的话,在离港前商品就已经销售一空。巨大的商业潜力让长期依靠海运维系货源的“广州十三行”也在这个百舸云集、万商如潮的自由集市中找到了中转批发的商机,以此作为销售前站,满载而来的远洋商船往往未到十三行,货物已售空,大澳村因此被誉为“广州十三行尾”。从广州到阳江,这段海上丝绸之路铺出了绵延几百公里的贸易通道。

随着商品交易的日益兴盛,商会、银库等行业和金融机构相继在大澳村出现,集交易买卖、金融兑换、商贾交流于一体,推动、维持着本地商贸的有序运转。这里还有各类休闲娱乐场所供人们放松消遣。那些在海上漂泊数月身心疲惫的人,或刚刚做完买卖心情愉悦的人,很容易便在灯红酒绿之中一掷千金。阳江有句广为流传的民谚:“大澳赚钱大澳花,东平赚钱无归家”,刻画的正是纸醉金迷的世相。

大澳村的衰落既和近代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有关,也有自身的原因。由于濒海,大澳村历史上曾数次遭到特大海啸侵袭,繁荣的商贸也引来海盗时常光顾,于是大澳村居民陆续迁至今东平地区重建家园,这才形成了东平镇。至今在阳东地区,仍有“先有大澳,后有东平”的说法。

一个仲春的早晨,我来到大澳村。如今的大澳村约有一千多人口,在从事渔业之余,也做些游客接待工作,大澳村又开始慢慢热闹起来,但再回不到昔日货如轮转的光景。大澳村清晨显得格外宁静,走过古街,明清渔民民居的门前,有妇女在认真地织着渔网。一阵海风吹来,带着大澳海水的咸味,千百年前,无数人便是怀着财富的梦想,在这样的风中去往世界。

发号台

世居海边的人民,大海就是召唤。(视觉中国/图)

独石仔:漠阳文化从这里萌芽

离开大澳村,沿着漠阳江驱车一路向北,大概两个小时后,我站在了一片光秃的田地间。不远处矗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喀斯特小山,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陂面镇独石仔。1960年,广东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西江两岸进行考古普查时,发现阳春独石仔洞穴遗址,此后又分别于1964年和1978年进行了4次挖掘,发现大量古人类的文化遗物,以及一枚旧石器晚期的智人牙齿,年代跨度被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为研究广东西南地区人类发展史提供了实物依据。1979年,独石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处标志着目前已知人类在阳江活动最早时间的地方是一个裂隙溶蚀形成的山洞,数十平方米的面积,东南-西北向贯通,洞穴呈窄长形廊道式,前端较大,中间狭窄,后部相对开阔平坦,通透干燥,光线明暗相宜。洞中地上还留着当年考古工作者挖掘的探方,一层层混合着烧土、炭屑、螺蚌壳、动物骨与骨石器的文化层厚达2.8米,压缩了两千多年的时光。独石仔古人类洞穴遗址距今约16000-14000年,正是人类即将进入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前夜,阳江先民用了两千年时间进行积累,依然没有跨过这道文明的门槛,如此漫长的时间,对于每隔几个月知识就要迭代更新的现代人来讲,简直无法想象。

发号台

漠阳江上游的阳春市春湾镇,这里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东方IC/图)

大约一万年过去了,在南边与独石仔隔河相距5公里的地方,合水镇平北村白石岩山麓与白寨村之间,出现了一大片人类活动区域,大量制作较为精细的穿孔石器、磨制石器、骨器、陶纺轮及多达20种花纹的各色陶器(片),表明它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或至西周、战国时期。继续顺江往南,在春城镇七星白坟岭和岗美镇那排村古城坡,考古工作者于2008年清理出一大批年代分属新石器时代及南朝至唐代的遗物和遗迹。从独石仔到岗美镇,从旧石器时代到唐,这条沿江展开的万年时间线给出了一个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提示:这些不同年代的遗址之间,是否有一路承续的脉络相连?它们是否就是阳江土著文化——俚僚文化的源头?

对于上述问题,虽然目前学界基本持肯定观点,但尚没有明确说法,我们不妨合理大胆地解读一下——漠阳江中上游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溶洞裂隙较多,可作为古人类的天然庇护所,因此在一万多年前,阳江人的祖先开始在这一地区活动栖居。阳江的地形基本是北高南低,北面多山地丘陵,而河谷平原和冲积平原则多分布在靠南的漠阳江流域。当人口达到一定数量,超过土地自然承载力,古人类就顺着河流向漠阳江中下游迁移、定居,一个个聚落出现了,继而成村、成镇,乃至成邑。渐渐的,一群带有显著地域文化特征的人群形成了,他们与粤西、桂东、桂南等古代珠江流域以及越南北部的其他土著一并被合称为“百越”,是创造俚僚文化的俚僚人的祖先,而俚僚文化正是组成漠阳文化的主体。

发号台

阳江市城市风光。(视觉中国/图)

冼夫人:走出史册接地气

合水镇在陂面镇以南,隔着漠阳江与陂面镇相望。据说这里曾是俚族首领冼夫人驻军练兵的地方,流传着很多关于她的传说。

阳江是古代俚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高凉县的属地。尽管早在公元前214年,阳江就已经被秦始皇纳入大秦版图中,但现在一般把汉武帝设置高凉县视为阳江建城的开端,算起来已有2100多年了。古高凉包括今天的阳江、恩平、电白、茂名、高州、信宜、化州、吴川,在历史上,古越人、俚僚人是这里的世居民族。表面上,古高凉地区自秦汉起就由中央王朝设置机构进行统治,但事实上由于这里向来是百越后裔俚僚人的聚居地,代表地方势力的俚僚人与代表中央政权的汉人之间矛盾十分尖锐,因此在南朝梁以前,汉朝廷对于高凉地区只是形式上的统治,实际统治权还是掌握在地方俚族首领手中。

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十一年(512),冼夫人出生于一个“世为蛮酋”的俚族首领家庭,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中原王朝分裂为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高凉地区也是各有部族首领,相互争斗不休。冼夫人自幼聪慧能干,《资治通鉴》里评价她“多谋略,善用兵”,而且为人公正贤明,深得人心,远近皆服,被岭南地区几个州郡共举为俚族领袖,平息了内斗。后来,冼夫人和高凉太守、汉族人冯宝结为夫妻,两人同心协力维护地方安定和国家统一,先后为梁平定李迁仕、侯景之乱,为陈平定欧阳纥之乱。陈亡后,岭南数郡奉冼夫人为圣母,隋文帝遣书命其归化,冼夫人考虑再三后,决定以大局为重,率俚僚首领数十人迎隋使入广州,岭南遂定,天下统一。在冼夫人的影响下,其孙冯盎也成为维护地方和平的功臣。隋亡后,冯盎于唐武德五年六月率八州降唐,使岭南八州百姓免受兵燹荼毒,为岭南地区社会相对百年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自南朝梁陈至明清时期,历代中央王朝对冼夫人及冯冼家族都高度赞誉,并给予册谥,连周恩来总理都盛赞她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发号台

广东省博物馆内的冼夫人雕像。(视觉中国/图)

在冼夫人逝世后的千多年里,一度北至辽宁丹东,西达贵州省,南到海南榆林港乃至东南亚,都建有供奉冼夫人的庙宇,其中尤以两广、海南的数量最多,达几百座。他们既敬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也敬她给高凉地区的汉俚百姓带来了平静安稳的生活。直到现在,当地人提起冼夫人,最津津乐道的不是她如何平叛,如何彪炳史册,而是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东西,比如说高流墟,还有阳江名产小刀。

在合水镇漠阳江支流高流河的河曲处,有一座名叫“迴龙寺”的寺庙,虽名为寺,但其实是供奉冼夫人的神庙,创建于明朝嘉靖十年,至今已有四百七十多年历史。寺外高流河两岸的河漫滩地,正是阳江地区鼎鼎有名的高流墟墟场。高流墟是阳江地区极为盛大的墟日,以竹藤器交易为主,每年只在农历五月初四开墟。据说这一天的高流河水具有神奇功效,能久放不变味。凡是这一日在高流河水里浸泡过的竹藤器永远都不会被虫蛀;而这一日如果在河里洗脸洗澡,不仅能预防各种皮肤病,还可以青春常驻。

我到迴龙寺的前一天,这里刚刚举行完一场醮会,空地上积着一层红红的炮仗碎屑,煞是喜庆。寺里几个专司打理寺务的老人告诉我,下一场醮会在几个月后,高流墟也要到五六月间才开墟,言语间颇有些惋惜我来不逢时。为何纪念冼夫人的庙宇会设在高流墟呢?细问老人,才知道冼夫人与高流墟居然有着一段很深的渊源。据说,冼夫人与高凉太守冯宝结婚后,夫妻二人在漠阳江畔修筑郡城,取名阳春,并在离郡城几十里的高流河畔平整出一块约六平方公里的练兵场操练兵马。这是冼夫人相当重要的一个军事基地,陈、隋两朝,冼夫人便是从这里三次发兵出征广州,平定欧阳纥、王仲宣叛乱。

陈太建二年(公元570年)冬,冼夫人与其子冯仆平定欧阳纥叛乱后,受到陈朝廷嘉奖,于是便在练兵场地北高流河畔举行军民庆祝胜利大会,展出皇帝赏赐的车马仪仗和战利品,同时追悼从梁大通三年到陈太建二年牺牲的百姓将士,昭示和平安定得之不易。后来,就渐渐演变为每年端午前后赶高流墟的一方风俗,传承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现如今,练兵场已是面目依稀,而高流河畔的墟却是一年盛似一年,形成千载流传以竹、木、农具、编织、工艺品和农副产品的交流盛会。

发号台

(视觉中国/图)

发号台

兴致勃勃来赶高流墟的阳江人。相传每年农历五月初四这一天,把买到的竹藤器放进高流河水里浸泡,器物永远不会被虫蛀。(视觉中国/图)

刀具是阳江名产之一,被列为“阳江三宝”,阳江刀具的发展也与冼夫人有关。据传梁中大通五年(公元533年),冼夫人屯兵阳江,开设制造刀剑工场,以加强军事实力。当时,冼夫人的兵工厂已经能采用先进的“杂炼生鍒法”,锻造出能制作锋利刀剑的波纹钢,清代《冯氏族谱》曾载“冯大将军之墓将生平所用八十二角峨眉宣锦大刀纳于冢中……”,这八十二角峨眉宣锦大刀就是用波纹钢打造而成。当然,阳江的冶铸史并不是自冼夫人才开始的。由于阳江地下埋有包括铜矿在内的丰富矿藏,早在先秦时期,这里的冶铜业就十分发达;秦汉以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港,阳江的造船业兴起,无形中促进了冶铸业的进一步发展,继而带动了制刀业的发展。因此,冼夫人并非阳江刀剪业的肇始人,但由于她的大力支持和推行,使阳江地区的刀具制作初步形成规模,客观上促进了阳江刀具制造业的发展。现如今,阳江小刀蜚声海内外,故而阳江制刀人都将冼夫人视为制刀业的始祖。

可以说冼夫人开创了高凉地区的商业贸易先河,她在推动阳江经济和手工业发展方面贡献很大,而后人在评价她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这关系着老百姓的民生,并不是无足轻重的。我们在史册里看到的是一个崇高伟大,散发着神性光辉的形象,而走出史册、存在于野史中的冼夫人,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或许这才是她在百姓心中最真实的样子。

梁振南:土著将军

冯冼家族对岭南地区的统治止于武则天执政时期。为了拔除冯冼家族在岭南地区的统治势力,武则天以莫须有的罪名大肆捕杀冯冼家族,家族成员纷纷逃离高凉,避走山乡僻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只留给后人无尽的猜测和感慨。

由武则天时代开始,高凉地区真正实现改土归流,由中央王朝任命官员进行统治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变化使得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进入阳江并发生融合变得更加顺畅,促进了漠阳文化的进一步形成,出身于阳江本土的土著也开始进入中央官僚体系,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梁振南将军。

梁镇南,大约生活在明代前中期,自幼尚武,膂力过人,为人处事公正,从青年时期开始在乡里就颇得人望。后来梁镇南以武致仕,进入镇守铜陵县的千户所当守备。这是一个汉瑶杂处,经常发生械斗的防区。梁镇南上任后,凭借自己过人的武力和聪慧的头脑,恩威并施,将此地治理出一派和谐景象。当时两广地区有瑶族作乱,动乱之源在广西浔州大藤峡,从明朱元璋开国起,动乱历时一百余年,广西一度成为明皇朝之“失地”。

成化元年(1465),梁镇南随16万大军进入广西大藤峡平叛,攻下扰民(军)324营寨,直捣敌首侯大狗营部,剿平扰民(军)3000余众,为广西乃至两广带来60多年的安宁。由于战功赫赫,梁镇南几次擢升,官至“二品顶戴殿前虎贲将军”。晚年,梁镇南告老还乡,又再次回到了故乡石望镇交岗村。

交岗村在石望镇东北,已进入阳江北部丘陵山地地带,漠阳江远远地从西边流过,盘出一条曲线。交岗村是一个很奇妙的村子,不仅保存着明皇朝特别拨款修建的梁镇南将军府,村中那36口水塘也引得众说纷纭,很多人都相信这些水塘应该是为某种特殊的风水格局设置的,但又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梁镇南将军府并不像想象中那般富丽堂皇,不过,这似乎更加凸显了告老的梁将军盛名之后的那种平和与恬淡。与其说是府邸,现在这里更像是村中的集会所,凡举大一点儿的公共活动,或者婚丧嫁娶,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选择这里作为活动场所。将军府右边墙壁上,贴着一组讲述梁将军生平的图画,从画上我得知,由于梁镇南将军,形成了在当地流传500多年的风俗——石望炮会。

梁镇南将军载国誉回乡,乡亲们为了迎接他,特在村里一连鸣放五枚铁铳土炮。当天正好是二月初二,于是约定成俗,每年村人都会在二月初二聚会鸣炮,以纪念梁将军。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过完二月二,一年农事便正式开始,所以到了后来,纪念梁将军的聚会又添加了庆春耕、祈吉祥的含义在里头,终于演变成吸引四邻八方慕名参与的二月二石望炮会。翻看着村民手机里往年炮会的照片,已足够我想象:当五枚头炮燃放完毕后,漫山遍野,从田间到山谷,各色鞭炮齐齐响起。在震耳欲聋的劈啪声中,在突然炸开又缓缓落下的红色碎屑里,仿佛这天与地,自然与神祗都加入到了人间的狂欢之中。

在想象的鞭炮声中,我的漠阳江寻访之旅也到了尾声。于我而言,是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过程,但对于阳江而言,我所看到的只不过是它漫长历史中的几个片段。

发号台

夕阳下的阳江滩涂。(视觉中国/图)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