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手机业界分析

最后更新 :2023.11.08

 

发号台

新一期的谈手机文章又和大家见面了,五一快到了,最近手机市场又有了不少的变化,我想有必要再来写一份7.0版的谈手机了,依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方便挑选自己合适的手机。

回望过往的文章,当时整个手机市场刚刚兴起,每天光是看新发布的机型都能兴奋上好一阵子,随着之后整个市场开始比拼军备,手机成为了一种无聊的存在,近两年来,除了小米的MIX还让人眼前一亮,其他的手机,大多如同育碧的「年货游戏」,实在难以让人吊起胃口。

主要缘故还是现在手机市场又是风水轮流转了,要谈的东西,又多了很多,有一些以前的东西,已经过时甚至不适用了。

互联网品牌

经销商对销售互联网品牌手机的热情不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利润,当一个不熟悉互联网的消费者走进一家手机店,他走进的其实是一个由广告和导购构筑的洗脑车间,利润是这一切背后惟一的驱动力。互联网化的品牌多年来耕耘线上渠道,在线下没有预留出渠道的利润,就不能指望渠道有热情。

魅族

当年一代简约的苹果信徒品牌,随着资本的运营,魅族已经成为了一个无聊的品牌,肖像模糊的品牌,更有「怒砍小圆点」「魅蓝战Pro」「新机性能反而缩水」的诸多奇闻,都发生在这家公司身上。

离开了一年一机的极简执着,留下了冗长的产品线,仔细回想,当年的三星和HTC似乎都在这个上面栽过跟头,很难理解市场细分的意义?——可能只是为了给资本运营讲述更多的故事吧。

在mTouch发布之初,魅族这种解决方案瞬间成为了行业的标杆,如今的魅族,却成为了一个无聊的厂家......甚至连供应链的短缺也和小米学得有模有样......

推荐:煤油,预算有限的用户

小米

一个传说的陨落

曾经的业界良心,随着盘越做越大,反倒是智能家居方面有些可圈可点之处,作为核心产业的手机,反倒衰败了,价格优势现在荡然无存,MIUI尽管增加了广告,骆驼比马大,体验依旧还行。

一向的供应链问题近来有所改善,但依旧要抢。

推荐:懒得折腾安卓的用户,米粉,miui早期用户

锤子

如今的锤子已经少了当初预热时的理想主义和热火朝天的干劲。

吹下的牛逼,老罗也不再提及,一个鲜活的向现实妥协的案例,

碎屏险在发布之初成为了行业标杆

推荐:罗粉

荣耀

作为华为的子品牌,尽管号称互联网品牌,实际上还是走渠道合作走量不少

在城乡结合部探访过程中,发现了大量荣耀系列的用户

从和「魅族非旗舰产品」、「小米非旗舰」产品竞争来看,可以说大获成功,反观魅族小米的低端机型,在参数上还算好看的话,实际使用体验,拍摄质量都有明显的缩水。

乐视

PPT造手机的行业领先者

除了股东会买来增加自豪感,很难想象有谁会买他家的手机

至于电视,似乎是优惠政策的缘故,居然在市面上见了不少

不推荐购买

酱油

360,百度,酷派等厂商终于打酱油结束了,谢谢他们的特供机,一点用户体验都没有,只是让国人知道,原来用户体验如此重要。

8488

如果你是这款手机的目标用户,那么,你已经买了,而不是在这里看这篇文章

传统品牌

诺基亚

曾经一向是以高通话质量和耐摔著称的,不过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后,节节败退,投靠的微软WP系统也已经宣告死亡,现在尽管偶尔爆点冷门新闻,但显然除了情怀粉,很少有人会买这个品牌的手机了。Nokia 6外观尚可,但是不论配置还是系统都亮点不大。

推荐:诺基亚死忠,砸地球爱好者

三星

安卓巨头,以自产OLED屏幕,RAM,CPU为资本,最为时代前沿的显示技术,以艳丽省电轻薄著称,随着对系统的大幅度精简,面对「不思进取」的苹果,本来有机会和苹果平起平坐,直到2016年NOTE7一役之后,元气大伤,靠SSD颗粒强行回了一波血,打算用S8重新夺回市场。

在小米MIX用全面屏已经刷新了人们的「大屏认知」之后,尽管S8保持了优秀的手感、堪称手机阵营标杆的摄像头、高屏占比,但民心已死,至今仍然在维权的消费者似乎成为了三星王朝的某种缩影。至于安卓常年无法得到系统更新推送的老毛病,不再赘述。

推荐:大屏爱好者,安卓旗舰死忠,尝鲜者

摩托罗拉

可惜当年极大经典里程碑系列、刀锋系列,如今的摩托罗拉自从被谷歌倒手,卖给联想以后,成为了一个偶尔跳出来刷一下存在感的品牌,‎Moto Z的组装尚且算是好玩,不过在这个Project Ara组装手机计划流产的年代,就变得有些尴尬了。

‎moto 360在Apple Watch诞生之初,本来舆论风向还是moto的好看,在如今这个智能手表鼻祖Pebble倒闭的年代,生意也是不好做的。

(当然,即使是Apple Watch的生态,也已经和当年苹果所构筑的蓝图形成了巨大的差异,至少在2017年这个节点上,我也只看到过6、7次Apple Watch使用者的痕迹。)

推荐:不推荐任何人购买

HTC

又一个成功把开局的大优势一步步玩死的品牌,整个形势和摩托罗拉如出一辙,如今如果说摩托罗拉尚且还有大量的专利在吃老本,那么,HTC可以说赶上了新的风口,至少在这个时间节点上,HTC VIVE依旧保持在VR的第一梯队。

推荐:HTC死忠(真的有吗?),有预算还是去买VIVE吧

苹果

7代的价格趋于平稳,这是最让人失望的一代,与时代背道而驰,没有快充,没有高屏占比,外观没有大改进,至于6的容量升级重新卖,7的颜色更新重新卖,SE又复刻了一轮,更像是在资本运营压榨下的流水产物。

其他的亮点何在?如今的iPhone成为了一个缺少革命性的产品,只求稳定,不出错,有点吃老本的味道,走上了诺基亚换颜色的邪道,系统的更新,稳定性能越来越差,大约8才是真正的大招吧?

推荐:iOS爱好者,求稳的人,手机摄影爱好者

当然,按照购买价格/使用天数的公式来算,iPhone依旧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索尼

外形设计每一代都差不多,这么多代下来,实在有些审美疲劳了,发布之初的背面镜面屏的确走在时代前沿,很讨巧,新出的Xperia Z,但除了外形和堆栈式CMOS(正在打算独占旗舰型号,为自家手机开道),有不少自家的专利技术,防水等过去的特性现在已经被追平,曾经打算重点推的「ONE SONY」已经无人提及。

推荐:索尼大法信仰粉,二次元大佬,女性,

华为

异军突起的品牌,在前智能手机繁荣时代,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品牌,依靠渠道闷声发大财。

业界以加班文化出名,在近一两年,在营销上非常肯砸钱,得益于在海外市场的拓展,甚至可以说海内外都获得了不小的成功。不论是Mate系列主打的大屏、P系列主打的摄影,都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对于吹嘘的系统流畅,我持保留意见,至少我实际上手过的Mate9系列,最新固件版本下,不论刷微博还是网页,跟手程度和iOS设备没法比

硬件开发算国内领先,却对于易用性,不敢苟同

OV

逆势在渠道上铺货,广告做得极好,基因里有追求极致性能和创新点的机器,也有追求利润,刻意模仿苹果的产品,实际去过门店,在对店员的激励政策下,咨询体验极好,机器的低中高定位清晰明了,决策成本低,几乎冲着广告去店里的人,都会选择一台以后高兴回家。

外观过得去,配置也不至于太卡,品牌形象已经塑造的足够,看似深谙中庸之道,实际上的确有自己独特的策略。

推荐:OV忠诚用户,预算买一台普通手机的用户且偏好线下渠道,部分机型适合HiFi爱好者

总结

如果你没有耐心看完上面这些话的话,那么我就简单的推荐几款手机吧

追求时尚,钱比较多——三星S8

追求时尚,钱不太多——小米Mix

求稳定,钱比较多,不想用iPhone——华为最贵的那款

求稳定,钱比较多——iPhone最新款

求稳定,钱不太多——iPhone次新款或者SE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