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偏角 · 摄影师也要用到的地理知识

最后更新 :2023.11.11

 

磁偏角·摄影师也要用到的地理知识

磁偏角是指地球表面任一点的磁子午圈同地理子午圈的夹角。因指南针、磁罗盘是测定磁偏角最简单的装置,所以磁偏角的发现和测定的历史也很早。1702年,英国埃德蒙多·哈雷发表了第一幅大西洋磁偏角等值线图。根据规定,磁针指北极N向东偏则磁偏角为正,向西偏则磁偏角为负。磁偏角是指磁针静止时,所指 的北方与真正北方的夹角。我国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存在磁偏角。

发号台

介绍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与验证了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磁偏角现象,比西欧记录早 400年。英国人罗伯特·诺曼(Robert Norman)发现一根磁针用绳子在半中间吊起来,跟水平形成一偏角,他将这称为磁偏角。1581年,他在自己的《新奇的吸引力》一书中发表了他的发现。各个地方的磁偏角不同,而且,由于磁极也处在运动之中,某一地点磁偏角会随时间而改变 。许多海洋动物可以感应到磁偏角并利用它来识途 。

发号台
发号台

磁偏角是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变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如果磁场强度矢量的指向偏向正北方向以东称东偏,偏向正北方向以西称西偏。磁偏角可以用磁偏测量仪测出来。磁偏角的度数是测量出来的,不是计算出来的。

发号台
发号台

在绘图时,将此前对磁偏角的实际测量值标在地图(特别是海图,普通地图标地磁要素磁偏角的少)上。当然,磁偏角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我国东部地区磁偏角为西偏,甘肃酒泉以西多为东偏。

地磁极是接近南极和北极的,但并不和南极、北极重合, 一个约在北纬72°、 西经96°处;一个约在南纬70°、东经150°处。磁北极距地理北极大约相差1500km.

在一天中磁北极的位置也是不停的变动,它的轨迹大致为一椭圆形,磁北极平均每天向北移40m。磁北极大约于2005年进入俄罗斯境内。在我国,正常情况下,磁偏角最大可达6度,一般情况为2-3度。地图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大多数地图的方向,但这可不是通用原则,如果地图上有方向标,可以通过方向标了解到这些。磁偏角还是不断有规律变化的,地图上的磁偏角只是测图时的磁偏角(磁北比真北偏右,加上磁偏角;磁北比真北偏左,减去磁偏角;在我国一般是减去)。使用地图本身所注的磁偏角要注意出版年限,地图太老误差较大。[1]

发号台
发号台

计算方法

关于用经纬度计算距离:在地球赤道上环绕地球一周走一圈共40075.04公里而一圈分成360°,1°为60′,每一度一秒在赤道上的长度计算如下:

40075.04km/360°=111.31955km

111.31955km/60=1.8553258km=1855.3m

而每一分又有60秒,每一秒就代表1855.3m/60=30.92m

任意两点距离计算公式为:

d=111.12cos{1/[sinΦAsinΦB十cosΦAcosΦBcos(λB-λA)]}

其中A点经度,纬度分别为λA和ΦA,B点的经度、纬度分别为λB和ΦB,d为距离。

至于比例尺计算简单地说,也就是

1.不同的地方地磁偏角也不同!

2.正常情况下,我国磁偏角最大可达11度,一般情况为2-3度

3.东经25度地区,磁偏角在1-2度之间;北纬25度以上地区,磁偏角大于2度;若在西经低纬度地区,磁偏角是5-20度;西经45度以上,磁偏角为25-50度,在我国,正常情况下,磁偏角最大可达6度,一般情况为2-3度。

地球磁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它有长期变化和短期变化。地球磁场的短期变化部分,即上述的地球变化磁场;除去短期变化部分,便是地球基本磁场,即上述的偶极磁场。 地磁要素的长期变化,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它首先表现为地磁场的向西漂移。例如,0°磁偏线与赤道的交点,近400年来已西移95°。其次,磁场强度有稳定的衰减,近百年来,基本磁场强度衰减了5%。如果照此速度继续衰减下去,那么,基本磁场将会在2千年后消失。另外,磁极也在移动,如地磁北极的纬度逐年递增0.004°;其经度每年向西增加0.007°。

关于分类

地磁要素的短期变化,来源于电离层及太阳活动的影响,变化形态比较复杂,分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平静变化是经常性和周期性的变化,有太阳日变化、太阴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影响地球大气电离层的状况,从而造成各地的磁场以太阳日为周期的变化。地磁强度的水平分量的太阳日变化,可达 0.03-0.04μT,约为水平分量的0.5%;地磁偏角的变化可达10′。月球对于地球大气的潮汐作用,使得一部分大气以太阴日为周期,运行于地球各部分之间。这种变化包括大气电离层的变化,因而造成各地磁场以太阴日为周期的变化。它的变化幅度很小,磁场强度水平分量的变幅只有千分之几μT,约为水平分量的0.05%;地磁偏角的变幅不到40″。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的分布的季节变化,造成地磁要素的太阳日变化的幅度因季节而变化。一般地说,夏季太阳日变化的幅度较大,冬季较小。

地磁要素的干扰变化要复杂得多。小的干扰多半是区域性的,次数频繁,变幅很小。大的干扰是全球性的,次数较少,平均每年10次左右,变化幅度较大。特大的干扰称磁暴。磁暴发生时,磁针不安地扰动不止;在几小时到 几日内,磁场强度的变化可达十分之几甚至几个μT。磁暴的发生与太阳活动直接相关。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不仅干扰地球磁场,同时破坏大气电离层结构,中断无线电通讯,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发号台

中国各地磁偏角

地名-磁偏角:

漠河11°00 w

齐齐哈尔9°54w

哈尔滨9°39w

长春8°53w

满洲里8°40w

沈阳7°44w

旅顺6°35w

北京5°50w

天津5°30w

济南5°01w

呼和浩特4°36w

徐州4°27w

上海4°26w

太原4°11w

包头4°03w

南京4°00w

合肥3°52w

郑州3°50w

杭州3°50w

许昌3°40w

九江3°03w

武汉2°54w

南昌2°48w

银川2°35w

台北2°32w

西安2°29w

长沙2°14w

赣州2°01w

衡阳1°56w

厦门1°50w

兰州1°44w

重庆1°34w

遵义1°26w

西宁1°22w

桂林1°22w

贵阳1°17w

成都1°16w

广州1°09w

柳州1°08w

东沙群岛1°05w

昆明1°00w

南宁0°50w

湛江0°44w

凭祥0°39w

海口0°29w

拉萨0°21w

珠穆朗玛0°19w

西沙群岛0°10w

曾母暗沙0°24e

南沙群岛0°35e

乌鲁木齐2°44e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