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含笑花,万世敬老情

最后更新 :2023.11.13

 

李汉魂将军府

百年含笑花,万世敬母情

文字:陈敬中

摄影:林国伟 莫观兴 刘洁贞

发号台

李汉魂故园航拍图

李汉魂将军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自然是他最放不下的牵挂。

1934年,将军府主体建筑落成后,为了母亲的休憩休闲,李汉魂在俭园内修建寿母亭,作为为母亲祝寿之厚礼。

发号台

寿母亭

寿母亭位于敬一堂的西北侧,钢筋混凝土结构,重檐八角葫攒尖顶。八圆柱托梁拼花栏杆,柱托梁角饰有木雕博古花格;内层为八面墙体镂空长形菱窗,尽显含蓄。两层亭檐间设木制圆形花窗,图案象篆刻“寿”字,匠心独运。西北与东南共开两门,设五级台阶,门额“寿母亭”三字出自李汉魂之手。在重檐下方八分隔的和玺彩绘图纹布局格式的东北方位题“寿母亭”,孝心尽显,皆因东北为坤位,属母。勤园的西侧门与俭园大门对称,并与俭园内的庭池、观鱼池和寿母亭坐落在同一直线上,正好六门串珠成链,寓意六六大顺,体现设计师别出心裁,熟谙风水的设计理念。

发号台

寿母亭与观鱼池,俭园大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亭前筑有一方六角形观鱼池,设有栏杆环护。池中放养多彩的金鱼,中央复垒土成围,植含笑一枝。这番操作,都是为慈母常含笑容,颐养天年。

发号台

开而不放的含笑花

根正苗红的含笑花,不久便香气氤氲四溢,把俭园衬托得水木清华。每当余香缭绕,落英缤纷,鱼翔溅水,童声朗朗的时候,俭园便成了欢乐的海洋,当然,此时要数李母最为欢心。

含笑花又名含笑梅,香蕉花,烧酒花。叶绿,花香,形美,春花,夏果。苞润如玉,香幽若兰,沁人肺腑,令人心醉神迷,心旌摇曳。

发号台

枝繁叶茂含笑花

《神农本草经》:“含笑出南海,有紫白二种。”含笑原产两广,宋高宗赵构贪图享受,令园丁硬生生把含笑花移植到杭州,于是,便有大量文人墨客附和献媚的诗句。

发号台

苍劲有力的枝丫

为湖光岩题字命名的宋朝宰相李纲,写了一篇《含笑花赋》,详细记录了这一囧事。“南方花木之美者,莫若含笑。绿叶素容,其香郁然。是花也, 方蒙恩而入幸,价重一时......花常若菡萏之未放者,即不全开而又下垂,凭雕栏而凝采,度芝阁而飘香;破颜一笑,掩乎群芳......”

宋杨万里《二含笑俱作秋花》:“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知处忽然香。”幽默风趣,道破天机,与“偷来锣鼓敲不得”有异曲同工之妙。

开而不放,似人笑而不语,这是含笑花名字的由来,代表了文人的含蓄、内敛。宋徐致中《含笑花》:“含笑如何处,低头似愧人”所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含笑花语为:含蓄、矜持、高洁和端庄。

发号台

香气四溢的含笑

1936年,李母庞氏69岁大寿,即将步入古稀之年,李汉魂自筹五千元奉送母亲庆寿,李母则将这笔钱用来重修李汉魂父亲创办的育英小学。今育英小学旧址仍有李汉魂撰写之碑文一通,记载其回购四方埇农田作为校产之逸事。

高风亮节、深明大义的李母,尽显含笑花矜持、高洁而又端庄的品质。

据《本草纲目》记载:含笑赏心悦目,富含植物精华,有美肤养颜、安神减压、纤身美体的神奇功效。

花开时节,园丁十分繁忙,每天先是采摘花瓣恭奉神灵,然后,把多余的晾晒制茶,如此虔诚,令笃信佛教的李母甚为惬意。

风雨百年,观鱼池尚在,栏杆折了,池水干了,鱼儿不见了。唯独剩下这棵盘虬卧龙、倔强临风、饱受委屈、孤苦伶仃的含笑,蜷缩在方寸之间,自强不息,以柔弱之躯展示生命的强大,让人心生怜悯、敬意,这是生命的奇迹。

发号台

挣扎在方寸之间的百年含笑

到俭园去,与百年含笑作伴,与百年古宅对话。抛却杂念,屏息聆听古树喃喃自语,你会听到时光流逝的声音,枝叶生长的声音,花苞绽放的声音,诗歌与远方交汇的声音......

写于2022年9月28日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