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才能葬在八宝山?其中他的墓第一大,毛主席亲笔题碑文

最后更新 :2023.11.2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在八宝山的一座墓碑上能看到一串气势磅礴的大字,这是领袖毛主席为纪念任弼时同志所书。

八宝山葬着革命先烈们的英魂,在墓地前的鲜花是人们对领袖和先烈的缅怀尊重。能安葬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是很多人生前的追求。

伫立的数座墓碑中唯独这座尤为显眼,而且它的占地面积是其中最大的。每逢清明时节总能看到那座墓碑旁边有数不清的鲜花以及花圈,来来往往的行人都会在此处驻足良久。

这座墓碑的主人是谁呢?为何她能有如此殊荣让毛主席为他亲自题词呢?

发号台

长征英雄

这座墓碑的主人就是任弼时,他是新中国最早去世的一位国家级领导人,他曾是与毛主席、周总理和刘少奇同志并列的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的路上她可谓是功不可没。

一九三四年七月,中共中央任命任弼时为中央代表随军西进。当任弼时越过湘江抵达贵州的苗岭时,病魔找上了他。

任弼时患上了严重的疟疾,当时的他面黄肌瘦,浑身冒汗,虚脱得都都快站不起来了,他依旧一声不吭,坚持战斗在一线位置进行指挥工作。

当时的红军并没有充足的食物,经常是饥肠辘辘地行军作战,更不用说吃药治病了。战士们看任弼时病的十分严重,他们为他做了一个担架。

发号台

“将军您上去吧就,您这样会拖垮身体的,我们担着您走”面对战士们的诚恳眼神,任弼时红了眼眶一直摆手:“不需要,不需要,你们已经很累了,好好休息,我不碍事儿的”

说罢任弼时扬了扬手里的一根棍子直指前方,带领部队向前走去,当时鲜有战士们发现他脸庞的欣慰的笑容。

任弼时在长征期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能够以一种乐观的态度,用真挚的话语鼓舞着战士们,激励他们战胜一切困难,继续向北前进。

一九三六年,红军开始进军草地,每到夜晚军队扎营之后,任弼时的篝火总会被一大群人围住。当时食物稀缺,虽然战士们吃得是野菜和树皮汤,但他们并没有埋怨,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聆听任弼时讲述着精彩的故事。

发号台

军队在草地扎营之后,战士们起哄道:“将军讲个故事吧”。任弼时环顾四周,面对陪伴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大笑道:“好我就给你们将一个太平天国吧。当时曾国藩率领数十万湘兵围困南京,南京粮草被切断......”

“打了四十多天,城内的食物一天不如一天。可再怎么艰难,李秀成也是拼死一战,将所有的树皮和草根都吃光了,只能用牛皮来填饱肚子。结果南京沦陷,曾国藩就把李秀成给打败了。”

任弼时越说越激动甚至手舞足蹈起来:“他们真的失败了吗?没有!他们没有!人民永远记得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的火种播撒到了全国各地,新的革命势力在民众中不断壮大,他们还有希望……”

发号台

战士们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地看着任弼时,只听任弼时慷慨激昂说道:“就想我们,我们只是继承了他们的遗志而已。但是我们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革命是一定会胜利的!一旦离开这片草原,我们的处境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战士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而且连日来的赶路也让他们很是疲惫。可现在任弼时这么一说,大家都信心大增斗志也更足了。

长征路上任弼时战士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战士们都睡在干草堆里,他就睡在干草堆里:战士们都在忍受饥饿和寒冷,他也在忍受饥饿和寒冷。

在爬山的过程中,任弼时让自己的马匹去载着伤员。那时候他已经三十出头了,而且他的病并未痊愈,老是病怏怏的状态。可是他的心却是一腔热血,时时刻刻为战士们着想。

发号台

在阴冷的雨夜,任弼时毫不迟疑地脱下自己的外套,为受伤的伤员披上,同时将自己仅剩的一个药丸给了病情更严重的战友。

红军穿越草原的过程中花了十多天的时间,他们没有食物没有水源。有一天,一个警卫员正在为食物而发愁时,任弼时顺手从草丛里抓了一把青草,把另一只手放到了警卫员的肩膀上高兴地道:“青草香啊,这是多好的食物啊,红军粮草这不就铺满山头了吗"

“将军,您不能吃青草”警卫员见状连忙阻止。任弼时想了想,目光落在那名警卫腰间的皮制腰带上,笑道:“你赶紧解开腰带,这玩意儿可以吃!”

任弼时让警卫员拿了一把匕首,两人一人拉着腰带的一端,把腰带切成了小片。任弼时点燃了一把火,将切好的牛皮腰带丢入了熊熊燃烧的火中。

等牛皮都快被烧焦了,任弼时用熟练的手法将牛皮表面的黑炭刮去,然后用开水炖熟。等炖了一个多钟头,任晒时看着身边不知所措的警卫员打趣道:“好了,我们来吃牛肉。”

发号台

新中国成立,英雄逝世

当全国胜利之后中共中央进入北平的时候,任弼时还是革命时穿的那身破衣烂衫,衣服破烂到几乎打不上补丁。

当毛主席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让自己的警卫员给任弼时送来了一套最好的衣服,对于这种简朴的生活,就连毛主席都十分敬佩。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上人群熙熙攘攘,建国英雄们聚集在天安门楼上,共同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但是塔楼上并没有任弼时的身影。

毛主席还对周总理叹息道:“恩来啊,弼时同志怎么样了,他没能来真是可惜啊”原来任弼时当时已经被病魔压垮了。

发号台

在革命时期任弼时曾两度被逮捕,特务无情地电击他,背部被穿了个大洞,心脏也受到重创。虽然后来被组织所救,但此后他的血压一直很高。

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任弼时因为高血压而一病不起,任弼时在西苑机场被感染之后,血压和心跳都已经严重超出人类的安全范围。

也就是说,任弼时虽然躺在床上,但却要承受一个人跑步时的压力,这对他的身体来说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尚未痊愈的任弼时又要主持两场重要的会议,所以任弼时执意要回去工作。四月十一日,在北平举行了会议。

发号台

在会议的第二天,任弼时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向此次会议做了一次一万二千多字政治报告,这些字数光是看就要看一个多小时,更何况病魔加身的任弼时,高强度的工作让任弼时的身体有些吃不消。

当任弼时说完前半部分的时候,他的身体就开始不舒服了,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周围的人都紧张起来。

在休息期间,有位同志提出让别人代他发言,起初任弼时十分抗拒。但后来因为身体实在是扛不住了,于是他只能让其他人代替他念,但他却坚持要在主席台上等着直到开会完毕。

这一次会议过后,任弼时的病情已经到了最严重的时刻。革命时期留下的高血压诱发了其他疾病,他的身体负荷到了极限。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下令任弼时停止一切工作并去疗养。

发号台

会议开到了第五天,任弼时的身体突然垮了下来,整个人晕倒在会场昏迷不醒。当时的主持者发现他倒下了,立刻组织会场秩序:“快叫来医生查看一下任弼时同志身体,大家请有秩序离场,今天会议暂时结束。”

经过检查得出的结论,任弼时由于之前留下了病根,导致现在已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身体创伤,从此他一直卧床不能活动。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郑重宣布了新中国的诞生。这时任弼时因病不能到天安门广场,只好躺在床上通过无线电收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新闻。

本来任弼时是在家静静养病的,但是当朝鲜战事一出来,任弼时就无法继续安心在家休息了。任弼时心急如焚,赶忙写了一封信,请求毛主席同意他前往一线参与战斗。

发号台

一开始毛主席收到信后并没有答应,他转身将信给周总理皱着眉头:“恩来,你看看这封信,他已经病的很严重了,你说我该不该同意他去前线呢?”

周总理看完讲信件放到桌子上,浅浅笑道:“他那倔脾气你还不知道吗,你不让他去他肯定也不心安,更不可能安心养病了。他现在恢复了一些,要不同意他吧”

最终考虑到各种因素,毛主席才答应让他回去工作。但是任弼时也被规定,一天只能工作四个钟头,超过这个时间就让警卫员强制让他休息。

后来任弼时因一场意外不幸离世,当去世的消息一出,全体战士和国家的领袖都感到无比的悲伤。在任弼时下葬的时候,毛主席在棺木前为他送行,他沉默不语目光呆滞,似乎在远方看到了任弼时在向他挥手,就连一向稳重的周总理都在晚辈面前流下了泪水。

发号台

八宝山葬英雄

八宝山最初是北京城小村附近的一座小山,这座小山是少有的几座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小山,同时也是各位英烈的一座安息之所。

八宝山名字的由来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就是据说在八宝山上,有八头金驴,每一头都是金色的,它们随时都有可能从山上跑下来。

有一次一头金色偏黑的驴被一位大富翁抓住了,他想着如果把这头马的笼头换掉,谁也不认识,谁也牵不走。谁知道这头驴子一调换笼头便逃之夭夭,再也抓不到了。

有一次一匹金红色的驴子从里面钻了出来,被一个可怜的老太婆撞见,她没钱买笼头,于是就直接让驴子又犁又拉,前前后后忙活了两年,老太婆终于变得很有钱了。

发号台

一九四九年北京获得解放后,周总理视察的路上发现了八宝山这个地方,他发现这个地方风水很好,于是吩咐身边同行的人:“这个小山很有意境啊,人烟也十分稀少,把这个位置记一下作为纪念革命牺牲的战士们的灵魂安放的地方吧。”

于是八宝山便成了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荣耀,能安葬在这里的人无一不是对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辈。

这个革命陵园由林徽因设计并监造,公墓整体的风格是端庄大气,布局小格却又显得十分宁静,墓地中鸟语花香却又古色古香,庄重却不沉闷。

下葬的那一天,毛主席等重要领导人都到场了,工作人员将任弼时的遗体处理妥善,在期间没有一个人说话。任弼时是陪伴他们走过艰难革命的伙伴,如今却第一个离他们而去,怎能不让他们难过。

发号台

这座陵园占地三百多平米,是八宝山陵园里最大的一座,上面用毛主席的墨宝书写了七个大字:任弼时烈士之墓。

当时中央成立了一个丧事委员会,由毛主席主持。毛主席为任弼时的葬礼是按照中央最高的标准举行的。

毛主席和任弼时是多年的战友,他们一起出生入死,一起死里逃生。在举行葬礼时,看着他的墓碑,仿佛曾经的一切都历历在目,毛主席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随后毛主席缓缓地来到墓碑前方,用已经伤心到颤颤巍巍的手手亲自为任弼时题写了一句铿锵有力的话:“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发号台

同时,其他的国家领导人也纷纷为任弼时题词,任弼时身为中央五大书记之一,他的逝世对周总理等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任弼时同志虽然去世了,但他留下的英雄事迹,以及他在中华留下的精神,将永远流传。

现在的八宝山,每到清明时节都会人满为患,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英烈的墓地,是最神圣的地方,我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