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戊寅年是哪一年,嘉庆壬申年是哪一年

最后更新 :2021.11.13

嘉庆戊寅年是哪一年

嘉庆戊寅年是哪一年,嘉庆壬申年是哪一年

后梁村位于福鼎市点头镇西北部,104国道南侧,距离市中心20公里。宋代时,后梁属长溪县,元明时属福宁府遥香里二十一都,福鼎置县后属十四都,民国初期始属点头镇至今。后梁原名“后洋”,因梁姓在后洋聚族而居,故改后洋为“后梁”。境内群山拱秀,风景清幽,岭上有云山梯田,路边茶园环翠,这是一个将生态山水与人文底蕴融为一体的传统古村。

一、藏风聚气的传统村落

后梁村是深藏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山村,村落在明末逐渐形成,以山区沟壑为发展路径,由传统民居、宗祠、墓园、宫庙、农耕设施等组成,是具有典型散点式布局特征的传统村落。这里山清水秀,风土人情极具山区特色,文物古迹资源丰富,特别是以梁氏家族为中心的家族历史底蕴极其深厚,同时也构成了一部从明末以来的村落发展史。

梁氏古村落选址独特、充分体现风水学理论。据《梁氏族谱》记载,后梁肇基始祖福建南安象运53世祖风宁公、乌公、华明公三兄弟于明末崇祯年间迁徙到后梁旧厝。该老厝背枕燕峰山,面朝巍峨的福鼎山,门前有由肇基始祖风宁公命名的“风宁塘”,水塘呈“卍”号,“卍”是一个符号, 梵文,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塘内塑造三条鲤鱼日夜喷泉,寓意着世祖风宁公、乌公、华明公三兄弟后裔世泽绵长。

在漫长的岁月中,梁家先祖勤俭持家,筚路蓝缕,到了清代,他们先后在旧厝、里厝、上洋、大岗、里村建起了几座古民居。这些民居就坐落于藏风聚气的群山谷底,山岭植被良好,溪谷农田肥沃;昔日古道把各个自然村连为一个整体;清澈溪水从村内流过,是王孙溪源头之一,不仅为梁氏家族提供生产灌溉之用,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源泉。

以里厝民居为例,该古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由监生梁志纲所建。古民居坐东向西,一进合院式砖木结构,通面阔约30米,通进深25米,中轴建筑由门楼、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六间,进深7柱带前廊后檐,抬梁式重檐歇山顶;民居建筑独特,造型丰富,外观朴实低调,内在别有洞天;屋内雀替、架梁、门框等雕刻十分精美;后门置消防鱼池及寒泉洌井;古民居生活功能齐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二百多年来,古民居的主体结构依然完整无损,巍然屹立于后梁山水之间。

嘉庆戊寅年是哪一年,嘉庆壬申年是哪一年

二、内涵深厚的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建于嘉庆戊寅年(公元1818年),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建筑面积346平方米。宗祠背靠燕峰山,面朝秀丽的鲤鱼山,左右砂手,左呈龟状,右似蛇形,有着“蛇龟相守,水聚气生”的独特风水格局。宗祠为一进合院式砖木结构,穿梁式、硬山顶。

中轴建筑依次为祠堂埕、门楼、前殿、天井、走廊、正殿等组成;上下厅设24根柱子,象征着二十四孝,每根柱子上的楹联都体现梁氏渊源;正殿供奉着开基始祖和历代列祖列宗的神位;梁上悬挂着清嘉庆以来历史名人的题词牌匾,如清咸丰兵部侍郎福建巡抚部院瑞、光绪年间福建督司左副部御吏提督等题词;大埕前有清咸丰年间贡生梁学卿树立的旗杆,以此来彰显功名荣耀,同时也是激励后人勤奋读书、努力进取之作用。

梁氏宗祠至今也有200多年历史了,由于风雨侵蚀以及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梁氏族人遂决定于2022 年10月开始动工修葺,并本着以旧修旧的原则还原宗祠原貌。宗祠整体设施和装饰体现了深厚的家族历史文化内涵,贯穿孝、悌、忠、信以鞭策教育后人,为弘扬祖德,树立尊宗敬祖的优良传统以及新农村文化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风景独特的古村

后梁是福鼎历史比较悠久的传统村落之一。除了明清时期留下的一些古建筑外,这里自然观景也十分独特。

古井茶树,位于后梁村老厝旁,井名曰:“茗寿泉”。茗寿泉井深2米许,井口直径1.5米,井壁用石块垒砌,上小下大。井水清冽甘甜,冬暖夏凉,四季从不枯竭。据说古井是后梁肇基始祖风宁公所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井水潺湲,迎来送往几代人,村中年长的老人至今依然喜欢到古井打水烧茶做饭。井边植有古茶树一株,其茶根深入井中,因日受井水滋润,茶树根深叶茂,村人称之为“太姥白”。

嘉庆戊寅年是哪一年,嘉庆壬申年是哪一年

“太姥白”与后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据说村中梁姓族人系宋朝宰相梁克家的后裔,梁克家在福建《三山志》中就曾提到:闽中有茶,曰“太姥白”。清嘉庆十四年,翰林侍讲梁同书劝勉后辈,题《茶道》:“茶观太姥《三山志》,道耀梁门万世辉”。有一首写后梁人历代种茶致富的《桐诗》在福鼎民间广为流传,其内容:“嘉庆三大族,流传怎样富。堂外水吴古,吴家官商富。石山陶碧古,陶家粮仓富。后洋梁花古,梁家茶地富。”历代梁氏族人更视“太姥白”为茶中良种而加以保护。

榕松合抱,位于后梁老厝门楼下首的古道旁,据传是梁姓先祖所植,历百年沧桑,古树树大荫浓。民间有俗语称“榕树不上山”,而后梁村这棵百年老榕却是偏偏生长在相当高海拔的后梁村,堪称一绝。榕树身上还长出一棵松树,松榕合二为一,共荣共生。松树奋力向上,榕树右谋出路,犹如一对恋爱中的情人,村民称为“夫妻树”, 极具观赏价值。

古道红枫,位于老厝门楼下首的古道旁,树高约20多米,胸围约7米,虽历经380年的风霜,至今干壮体美,被村民奉为树神。每到深秋,万物萧索,但见古道与红枫相映、霜叶与秋絮翻飞,沧桑中透着浪漫,热烈中带着寂寞,引得无数男女寄情相思。

隘口拱桥,位于梁氏宗祠下首的出水口。据桥碑记载:桥名曰“善耑桥”,呈东西走向,修建于清光绪十三年,桥边枯藤盘杂,山石嶙峋,草木丛生,溪流碧澄,一幅怡然的山水画卷。这里以溪谷山峰环绕,万壑归泉的原生态以及它的野趣和神秘征服了无数的来访者。

嘉庆戊寅年是哪一年,嘉庆壬申年是哪一年

鲤鱼上山,位于后梁宗祠正前方,其山体酷似鲤鱼上山。奇妙的是,鲤鱼山拥有鲤鱼所具备的各项要素;“鲤鱼头”朝西,像是在不断吮吸着从西而来的淙淙溪水;“鲤鱼尾”呈现分叉,并连接着一片茶园,好似尾鳍摇摆;“鲤鱼头”那片岩石上,还有“鲤鱼嘴”,形态惟妙惟肖;族人深信,山间有鲤鱼游动,是灵气旺盛的象征。鲤鱼山自然景观奇特,凝聚着浓厚的乡村文化气息,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

燕峰洞天,亦称燕窝防空洞,位于后洋山的燕峰山巅。据嘉庆版《福鼎县志》记载:“后洋山,顶常有云雾覆之,乡人以卜晴雨,辄验”。燕峰山峭壁千寻,直插云天,从远处望去便见岩石伫立,古木从石罅中伸出;石壁有天然石洞,弯腰跨入寂静的洞中,顿觉寒意袭身;洞内四壁巨石森然屹立,头顶别有洞天;阳光从树缝石罅中投射洞中,光芒照顶,恍若进入奇幻之境。

四、传承着书香文化脉络的古村

后梁村历史悠久,乡村文化发展脉络清晰。据梁氏族谱记载,梁氏先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不断积累财富摆脱贫困;历代族人秉持“耕读传家,诗书济世”之家风祖训,使得梁氏家族成为一方名门望族。后梁自明末以来,累代簪缨,仕外宦绅不乏其人,其中有布政司梁丕昌、千总梁廷缙;在科举中获得功名的有进士梁学卿、梁学辉2人;贡生2人、廪生1人、太学2人、监生9人、庠生4人。

古村灿烂的科举文化已彪炳史册,近现代也涌现出大批人才,有大学教授、学者;有为官一方的县长、书记等;他们或以文采风流骄人,或以松柏之志垂青。古村的书香墨韵以及孝道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之中,融为后梁人血液里的基因密码。

嘉庆戊寅年是哪一年,嘉庆壬申年是哪一年

五、历史古迹众多的古村

后梁村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历史古迹众多;村前古驿道通往福鼎点头,与福温古道连接;有修建于清代的横跨鲤鱼山水口的石拱桥以及下洋溪石桥;有始建于清代的灵显寺、安泰宫、马仙宫;有龟盾、鲤鱼山等始祖古墓以及里村梁学卿进士墓;有清代文物寿帘、上洋梁学辉贡生旗杆和梁氏宗祠梁学卿贡生旗杆等,还有梁氏族人珍藏的清代牌匾;红色遗址有上洋炮台以及燕窝防空洞;这些陈迹在岁月深处的文物古迹至今依旧闪烁着悠远而深邃的历史文化光芒。

青山绵绵,溪水潺潺,山路弯弯,古树葱郁,民宅古雅,构成了一幅原始、古朴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这方山水之间,后梁百姓世代繁衍生息,过着自给自足、耕读传家的世外桃源生活。黄宝成/文创

福鼎乡土文化, 百姓的身边。

欢迎你的留言与 !

以上就是与嘉庆戊寅年是哪一年相关内容,是关于建筑的分享。看完嘉庆壬申年是哪一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