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墓|李世民太子的墓葬中,究竟埋藏着哪些秘密?

最后更新 :2023.09.29

 

高成儿 时拾史事 今天

从昭陵博物馆到袁家村的公路边,矗立着大大小小几十座土堆。如果不是看了地图,很少有人会意识到,那不是简单的土包,而是昭陵陪葬墓的封土。每座墓葬,都有一段特殊的故事;就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

发号台

(袁家村)

奇怪的封土

在尉迟敬德墓的东北方,就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土堆,高度只有两米多,和周围那些王公大臣的坟墓比,显得异类、格格不入。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牛犊冢”,初生牛犊,比较小,比较袖珍嘛。1972年,考古队员打开了这座坟茔,发现地下的情况与地上的非常相似,那就是寒酸。墓道最宽的地方只有一米多,陪葬品规格低下,没有镇墓兽、唐三彩等等,墓志铭质量差不说,还很简略,总共就一百多字。总体来看,墓主人享受的待遇只能和宫女“一较高下”了。

在初唐时期,能够陪葬皇陵的绝不是等闲之辈。可是,这座墓葬的情况却让人有些诧异,矛盾的背后,到底埋藏着一段怎样的往事呢?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不妨看看墓志吧!虽然墓主人尸骨无存了,盗墓贼也曾光顾过这里,但他们对墓志不感兴趣。只见墓志盖上写着:“大唐故恒山愍王墓志铭”,就像做语文阅读题,小小一个“愍”字,暗示了墓主悲凉的结局,谥法中,在国遭忧曰愍。东汉末年,刘协逊位后,刘备在成都追封他为“孝愍皇帝”。这个恒山王到底是何许人也?又有怎样不幸的结局了?让我们再看铭文揭晓答案,内容不多,也就十二行,全文如下:

发号台

(李承乾墓志拓片)

大唐故恒山憨王荆州诸军事荆州大都督墓志铭王讳承乾字高明太宗文武圣皇帝长子贞观十七年十月一日薨开元廿五年十二月八日奉勒官供陪葬昭陵柏城内京兆府礼泉县安乐乡普济里东赵村西北去陵一十八里妃苏氏招魂合袝开元廿六年岁次戊寅五月戊辰朔廿九日最申礼也

怪不得呢!原来墓主是李承乾!这样就很好理解了。

初唐时期,政坛有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每位皇帝的首任太子,往往无法正常登基。唐高祖李渊的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门被活活射死;唐高宗的太子李忠,显庆初年被废,麟德年间被杀。唐中宗的太子李重俊,也因政变而死。李承乾也不例外,他当了十七年太子,却没能看到自己上位的那天。

失落的太子

武德二年,中国各地的战乱还没有结束,李承乾来到了这个世界。为什么叫“承乾”呢?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然而并没有,因为他是在承乾殿里出生的,所以取这个名字。刚刚一岁,爷爷李渊封承乾为恒山王,就是墓志铭写的那个。因为父亲李世民只是秦王,不是太子,正常情况下,李承乾以后也会当个王爷,但不会成为皇帝。可是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发生了,李世民入主太极宫。凭借父王的努力,李承乾也大富大贵,成为太子。

据史书记载,贞观之初,唐太宗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他是嫡长子,是法定的继承人,不出意外,要接李世民的班,君临天下的。大唐的未来,家族的命运,都掌握在他的手上,怎么能不重视呢?再者,李承乾是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与皇后的感情那是有目共睹的,爱屋及乌,自然也要对李承乾高看一眼。小时候,李承乾也的确聪明,讨人喜欢。每次父皇有事情,无法办公,就让太子处理政务,借机锻炼他呢!

令人惋惜的是,长大后的李承乾,却辜负了太宗皇帝的期望,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他不仅好声色犬马,还搞起了同性恋。他给一位乐工取名“称心”,天天宠信人家,因为称心颜值高,善歌舞;李世民知道了,勃然大怒,这还得了!下令把称心处死。此举沉重打击了李承乾,他把称心安葬在东宫,还经常跑到坟前祭奠,毫无悔意。此外,太子还安排了上百人专门学习胡人的伎乐,排练起来昼夜不绝,站在外面都能听得到。东宫和皇帝居住的太极宫只有一墙之隔,里面声音这么大,宫里人又怎会不知。

发号台

(残存的李承乾碑)

正当李承乾日益失宠,李世民“移情别恋”,爱上了嫡次子李泰。李泰是个大胖子,走起路来有些费劲,李世民知道了,允许他坐小舆上班;贞观十四年,唐太宗亲自驾临李泰居住的延康坊,为了给儿子长长脸,免去延康坊百姓一年赋税,还赏赐魏王府官僚许多布帛。见父皇如此喜爱自己,李泰自然也萌生出夺嫡之心,他组织一帮学士编书,取名为《括地志》献给父皇,李世民阅毕,龙心大悦,赏赐的物品超过了一万段,每月给予魏王的待遇,甚至连皇太子都比不了。李世民一度还想让李泰住皇宫,只是被魏征谏止:“陛下爱魏王,常欲使安全,宜每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

太子失宠,魏王得宠,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无论朝堂还是民间,人们茶余饭后,都会议论这件事情。李世民当然知道舆情了,但他并不打算废掉太子。面对种种猜测,他决定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傅,由他教导太子,稳住储位。此时魏征身体不好,不愿担重任,就跑去请辞,李世民坚决不同意,一定要他带病辅佐:“周幽、晋献,废嫡立庶,危国亡家。汉高祖几废太子,赖四皓然后安。我今赖公,即其义也。知公疾病,可卧护之。”告诉魏征,你就是当今太子的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是西汉初年的四位贤人。刘邦求贤若渴,多次派人邀请四皓出山,但他们都不愿为刘邦效力。当时吕后之子刘盈与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争夺储位,张良就劝吕后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太子,刘邦一看,太子有贤人护佑,深得人心啊,肯定就不会想着废立了。如今李承乾位子不稳,让魏征辅佐他,好比商山四皓。

贞观十七年正月,李世民再度重申不废太子:“太子虽病足,不废步履,且《礼》:嫡子死,立嫡孙。太子男已五岁,朕终不以孽代宗,启窥窬之心也”你们不要再妄议中央了!就算太子哪天呜呼哀哉,朕也立孙子!

发号台

夭折的政变

尽管父皇一再表态,李承乾并没有放心,反而越来越紧张。因为李世民对魏王的偏爱丝毫没有减少。李泰也积极运作、“招兵买马”,想要成为太子。为博取好名声,他礼贤下士,善待地位不高的人;为争取大臣支持,他让工部尚书杜楚客拿着重金贿赂权贵,希望他们在父皇面前多为自己美言。一段时间后,朝廷内部出现了魏王党,除了杜楚客,还有韦挺、柴令武、岑文本、刘洎、房遗爱等二十余人,其中柴令武是驸马,皇亲国戚;房遗爱不仅是驸马,还是当朝宰相房玄龄的儿子,房大人为相多年,始终谨慎,按理说不会让儿子随便与政治势力往来,万一出事,容易被牵连,可现在房遗爱投奔魏王,当其心腹,多多少少已经表明房玄龄的态度了。他们就像一群赌徒,把宝压在了李泰头上,日后魏王要是当上太子,必然知恩图报,给韦挺等人加官进爵。

魏王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谋求最高权力。李承乾身为太子,怎么可能没有太子党呢?其核心成员有:驸马都尉杜荷、洋州刺史赵节、汉王李元昌、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吏部尚书侯君集。

杜荷是宰相杜如晦的儿子,娶城阳公主,既是官二代,也是驸马爷;赵节是长广公主的儿子,身份也不一般。汉王李元昌,李世民的弟弟,曾干过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遭到太宗批判,他和太子经常玩带兵打仗的小游戏,每次穿好铠甲,拿好武器,各领一队人马互相厮杀,以此取乐。李安俨原是隐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玄武门之变时,李安俨为李建成拼命厮杀,特别卖命,因此,李世民认为他很有忠心,就让其护卫自己。可谁曾想,李安俨哪里是什么忠臣,太子的钱一送来,马上心动了,愿意利用职务之便监视皇帝,帮忙打探消息。侯君集是李世民的得力战将,三年前曾率兵西进,灭亡高昌,但他对时局不满,恰好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在东宫当官。通过他,太子了解了侯君集的心声。于是,两位失意者联起手来,想要搞事情。

发号台

面对严峻的形势,李承乾不愿束手就擒,自古以来,被废的储君大多没有好下场,就算能苟活,终生监禁有什么意思?为了自保,太子问计于侯君集,听罢,侯将军果断劝太子谋反,他举起手说:“这双好手,当为殿下效力。”又说:“魏王被皇上宠爱,殿下恐怕与前朝太子杨勇一样,没什么好下场,所以你要暗地里做好准备啊!”汉王李元昌也劝太子谋反,他看上了皇帝身边,一位弹琵琶的美女,希望事成之后得到她。

于是一伙人歃血为盟,誓同生死,决定学一学李世民,发动宫廷政变,武装夺取政权,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可李世民是皇帝啊,想夺他的权,谈何容易,杜荷向太子献计:“如今天象有变,得抓紧时间行动。殿下就说得了重病,皇帝知道后,必然亲自探望,等他进入东宫,咱们来个瓮中捉鳖。”就在谋反有计划地进行时,特大新闻传来:齐王李祐在山东起兵。听到这条消息,李承乾对豢养的刺客纥干承基说:“东宫的西墙,离大内才二十步,我们要是谋反,可比齐王容易多了。”

万万没想到,李承乾的失败,就是从齐王谋反开始的。不久,纥干承基不知怎么的,牵连进了齐王谋反案,被判了死刑。眼看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为了求生,他把太子谋反的事抖了出来。接到报告,李世民知道非同小可,连忙命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勣和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一起审案,结果是“反形已具”,叛乱阴谋完全属实。如此一来,太子不可能再让李承乾干了,太子党作为谋反集团,也难逃赶尽杀绝的命运。李安俨、杜荷、赵节被处死,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虽然没有参与谋逆,但他们身为东宫官员,未能尽到辅佐太子的责任,通通免为庶人。纥干承基本应处死,因为有重大立功表现,封祐川府折冲都尉、平棘县公。

在九嵕山团聚

怎么处置李承乾?大臣们感到为难,都不说话。你说杀了吧,那是皇帝的儿子,李世民会不会记仇啊?你说不杀吧,十恶不赦的重罪,法律尊严何在?关键时刻,一个叫来济的大臣开口了:“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还是别杀吧!李世民求之不得,准了准了,将李承乾废为庶人,发往黔州安置。黔州,今天的重庆彭水。到这个地方,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呢?从万人之上的太子,到穷山恶水的囚徒,天壤之别,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室子弟哪里受得了。没过多久,李承乾死了,具体时间有争议,《两唐书》都说是贞观十九年,墓志铭却说贞观十七年十月一日,两者综合,李承乾享年在二十四岁至二十六岁之间。朝廷接到奏报,为之废朝,以国公礼安葬。

既然被流放到黔州,李承乾当然是就地埋葬,他的陵墓为什么会出现在千里以外的昭陵呢?李世民没有下令迁坟,也不可能下令迁坟!这件事,多亏了李承乾的好孙子李适之。开元中,李适之担任幽州大都督长使,他上疏请求玄宗皇帝改葬父祖。李隆基同意了,追封李承乾为恒山愍王,恩准陪葬昭陵。

发号台

史书还说“数丧同至京师,葬礼甚盛,仍刊石于坟所。”看到没有,葬礼盛大,待遇特别好!真的吗?实际上并非如此,李承乾墓的规格只能和那些亡故宫女相提并论,像一母所生的新城公主墓、长乐公主墓,他是远远比不上的!由此可见,所谓的“葬礼甚盛”只存在于官方文件。谋反就是谋反,罪人就是罪人,改变不了他的性质。朝廷批准迁葬已经是皇恩浩荡了,什么墓室豪不豪华、随葬品丰富不丰富,就别奢望了!

不过,这样也挺好的。人都死了,还追求什么荣华富贵。几十年后,李承乾可以魂归关中,和他的父皇、母后团聚一堂,已经很难得了。若李世民夫妇泉下有知,肯定特别欣慰!

上一期:探墓笔记:徐懋功死后,为什么被武则天开棺戮尸?

END

作者高成,一个热爱历史的孤寡“老人”,喜欢创新,擅长搞怪。今日头条ID:麦园居士

往期目录

中世纪的奇葩性生活

教科书为何称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中国人在做什么?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里?

被邀请出席新中国开国庆典的帮会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

死人是怎么结婚的?——聊聊冥婚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是怎么失去南京的呢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有偿)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