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觉醒的路径:易道主干,三教合易

最后更新 :2023.09.30

 

发号台

1994年我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追随朱伯崑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朱先生的学术取向很明确: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向新时代进军”。作为朱先生的弟子,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北大学习的几年里,我和师兄弟们反复探索中国文化的主干问题,因为只有找到文化的主干,才能使传统文化返本开新。

记得在1995年前后,我就在和师兄弟的交流中提出“易为主干,三教合易”的命题,这个“易”是指《易经》、《易传》及历代易著中所隐藏的“大易之道”。随着研究的深入,今天我更加坚信“易道主干,三教合易”正是我们的古圣先贤给我们指明的一条生命觉醒之路,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精神信仰的支柱。当然这个观点的提出是受到了当代新易家的启发。

当代新易家的第一代领袖应该是熊十力先生,熊先生学问的根本在一部叫《乾坤衍》的著作中,熊先生在其临终前的《存斋随笔》中说:“余之学自是归本《大易》,详在《乾坤衍》等书。”用乾坤翕辟来兼综“踏实”与“凌空”、融会中西、融摄道释。

当代新易家的第二代领袖应该是朱伯崑先生,朱先生的学问集大成在“易学”,朱先生做《易学哲学史》,其中认为“脱离经学史,谈历代哲学思想,总有隔靴搔痒之感”,而谈经学史就必须直面其中的易学,甚至历代中国哲学家的思想都归宗到易学,或借易说理,或引理入易,比如王弼,其玄学思想的代表作是《周易注》,程颐理学的核心著作是《程氏易传》,王夫之的哲学代表是《周易外传》,等等。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之学,是探索人生终极问题的学问,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生命的觉醒,从而离苦得乐,实现健康、快乐、幸福的人生。中国人的生命之学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易道主干,三教合易”;细分开来就是:“易魂佛心,儒风道骨,医艺并用,五经归元”。我发现古圣先贤为我们设计的生命觉醒之路其实并非难以企及,看起来有儒释道三条路,还有医、艺、武等多条路径,其实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都汇总到“易道”上。“易道”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母体、是本源,而且是主干、是灵魂,从这个源头和主干上分出来了儒、道、禅以及医、武、艺等多个分支,每个分支都有各自的特征,但又都有“合一”和互相融摄的趋势。三教合一的“一”原来就是“易”。“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比如宋明理学是以儒为主融摄了道佛,全真道则以道为主融摄了儒佛,唐代以后在中国大地蓬勃发展的禅宗又以佛为主融摄儒道。而在日常的摄生养生中当然也借鉴应用了医、艺、武……而无论哪一家,其思想来源均离不开易,其理论主旨均归宗于易。

因此,生命觉醒首先需要修习“易”学,因为,从本体上说,易是“虚无”,即不易,“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是无极,是至简至易;从功用上说,易是“生生”,即“生生之谓易”,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八卦;从结构上说,易是“阴阳”,即“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的细分是五行,五行的细分是八卦;从动因上说,易是“翕辟”,即“翕辟成变,刹那生灭,即用显体”;从修行上说,易是“洗心”,是“退藏于密”,万法皆由心造,“病由心生,病由心灭”;从思维上说,易是“取象”,用阴阳五行八卦之象推演宇宙生命规律;从价值上说,易是“中和”,调中致和,涵盖儒家中庸、仁和,道家中道、柔和,佛家中观、圆和;从境界上说,易是“太和”,是消除一切对立对抗、回归无极虚空的大圆镜智、大圆满境界。

归宗大易,可以无邪、无过,可以祛病,可以长生,可以崇德广业,这就是生命觉醒的力量!

《东方早报》: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6/5/14/1351337.shtml

张其成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angqicheng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