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篆刻家王景群:篆刻方寸地 气象万千天

最后更新 :2023.10.01

 

王景群篆刻仨字 秦佑星解析百句

发号台

王景群、名(存)字览丰,法名:智群,一九六三年生,山东邹城人。现为北京燕京书画社书法篆刻研究员、中国名句印章馆馆长、中外酒文化书画院副院长,济宁残疾人书画家协会顾问等职。师承刘炳森、熊伯齐、李华亭等。偶作诗文。代表作品《中国名句印谱》《洪丕谟书名印谱》《历代名家闲章印谱》与(华东政法大学丁建顺教授)合作并收藏。作品和事迹曾在人民网、凤凰网,《中国书画报》《书法报》《齐鲁晚报》《大众日报》《北欧时报》济宁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数次在政府主导下展览中获奖,二零一二荣获“兰亭杯”三等奖。人到中年,游艺京沪,拜师访友。曾为李肇星、刘炳森、袁熙坤以及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为马悦然等国内外名人治印。其单刀边款也因风格独特而广受好评。

发号台

己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刘炳森致王景群信函

发号台

目 录:

“跟我吃”洪丕谟书名印一解析

马悦然·陈文芬套叠印一解析

马悦然印章边款一解析

阎肃属相肖形印(汉马)一解析

半百未半老 梅娘非徐娘一解析

长乐人一解析

“跟我吃”选自《洪丕谟书名印谱》

发号台
发号台

边款:洪丕谟散文随笔集 中国文联出版社二〇〇四年一月出版,览丰制于沪上兴墨楼,已丑桂月。

方寸之间气象多/王景群“跟我吃”书名印的审美意向 摘自《书法报》篆刻版2019年5月1日(第17期)

发号台

书法报邹主任赏评

发号台

秦佑星赏析:

“跟我吃”,是一方书名印(源自《洪丕谟书名印谱》),其印让我反复玩味,深得其趣----整方印章构思治印精奇巧妙,情趣盎然。纵观印面纹案,整体构图极似一只昂头垂鼻的大象肖形。 “象"之音与“祥"谐音,象征吉祥;“象"之大“象征“力量";“象"之“温和"象征“友善"。纹案整体设计以吉祥、力量、友善的象征,使这方书名印充盈着一种祥气、和善与正能量!细看印文可见,“跟我吃”三字在印内沿右上左下对角线依次参差交错排列。这很像是国画三角式构图法来布局的,显得既稳重又活泼。“我”字位居印面舞台中央,有意凸显了作者的主体地位。“我"字在字体、笔画上比其它两字要端庄、挺拔的多,很容易让人辨识,这样一是可以显示《跟我吃》的作者洪丕谟先生著述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和品行端正的人格风范。二是易识易认更容易引人入胜。“跟”字在造型上利用了汉字“象形"、“会意”造字法的启示,大胆变形、夸张性构图。上面的“足”旁,“目”部两部相连紧紧贴住“我”字,下面的“人”部利用了美术透视原理进行构图,“撇"长(前腿)“捺”短(后腿)很像一位跟“我”的行人(可理解为读者)。从整个“跟”字造型上看就是意在告诉读者要紧跟作者“我”用眼认真地去读这本书,“足”意味着践行实践的意思,启发读者不但认真读还要认真做。其中“目”部还有意让其稍稍突出印框一点,这可延伸理解为提示读者眼界要开阔一些,不要让条条框框遮挡了视野。读书要活学活用。“吃”字构图更耐人寻味,“口”字旁几乎与左边印栏相重叠,形体很小,而且正好“口”旁上面印边还有个小的开口。这两点构图安排,我理解为一是吃饭要小口吃饭,不要大口狂吃猛喝或者狼吞虎咽;二是吃饭要吃出讲究来(开口意味着吃出来的意思)。“吃"字的那三条横画稳当地托在印底,一是“吃”字篆书的结体组字需要这么三条横画(因为篆书“吃”的写法,右边就应该写成“气”),二是也从形式上突出了本书写作的三条目的,让读者吃出健康、情趣、学问来。三个横画寓含三个目标。三是再仔细观察品味整个“吃"字与“我"字的那个“戈”部“撇"画正好组成了一组“锅、碗、勺”的物象图。(见附图拍照)“口”就像一个碗,三横像个锅,“我"字的撇画就像一把插在锅里的勺子。这组图画正好也印证了本书“吃"的内容,十分形象有趣。在网页上欣赏这个印面时我还发现有这样一种感受,如果将印面放大呈现的皆是玉刻印意,金石气象。但,如果将印面缩小呈现的又象似一幅田园生活小景:印图缩小之后线条似乎也不再那么粗壮坚挺,变得有几分婉约柔细。它们交织在一起恰似篱笆疏疏,柴门斜立,而且还伴着草、蔓缠绕,藤萝低垂,旁边依放着锅碗瓢勺生活炊具用品,真是情趣盎然,令人遐想。景外之意无不让我们会联想到“吃”应该吃的绿色一些,自然一些。当然这些也许都是作者治印无心插柳,意外收获。但,无论作者无心还是有意,只要我们能从中看出景象,读出寓意,品出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这就说明印中有趣可品,有美可赏。并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方印百人来赏可能会有百种感受。我想也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这就是艺术的生命! 另外,再观察一下本印章的整体构图技巧,可以发现在左上方留下了一块大面积的布白并且在这块布白的上方巧留了一个画龙点睛般的红点。右下方留了一小块布白。这一大一小的布白和那个“印眼"红点给人们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正可谓起到了字有数而言无尽,句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木效果。二是再留意一下细节,更能看得出王景群先生治印过程的细心、匠心。通过“击石”、“滚刀”等刀法技巧使印文笔画变化多端,充满了生机。如“我”字的上撇,“目"字头里的两竖,“足"旁的左竖,“人”部的左撇等,有的画断意连,有的似断还连。再就是印栏的粗细、断连、内方外圆、以及线条的残缺变化都十分生动活泼,既淳润典雅,又质厚古朴。最后还要说一下,“跟我吃"三个字在字形处理上虽然有的字变化较大,但是文字原形却完全都是以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篆书例字为基础而创作的,渊源有据,十分规范正宗。

马悦然·陈文芬一套叠印章赏析:

发号台

马悦然·陈文芬夫妇

发号台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夫妇套叠印章,容入易经风水术,金、木、水、火、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园地方,阴阳平衡之元素。虽然马老长夫人46岁,二千余封情书捍卫了两人真摯的爱情。一王景群谨识

发号台

秦佑星赏析:

马悦然的“马"姓虽然是瑞典语音译所得,但在这里也应与夫人陈文芬的“陈"字认同为两姓相连。一是篆文阴刻“陈"字右上部笔画留红正好充当了阳刻“马"字的点画:“陈"字右下部的留红正好充当了“悦"字竖心旁的笔画。结合得真是天衣无缝,堪为绝妙!“马"、“陈"二字在字形表现上突出了两姓相连,寓意他(她)们天作之合,婚姻合美。二是坚心旁托着“陈"字,象征着夫妻恩爱,心灵守护。三是阴阳两印镶嵌在一起,另外“马”字下部与“陈”右上部阴阳融合象似一头大象寓意着马老夫妇吉人有吉相,正符合中国人男阳女阴的自然观以及对夫妇恩爱的姻缘赞美,犹似珠联璧合,夫唱妇随。四是马悦然年长夫人46岁,可谓标准的老夫少妻,再加之此印是专为马悦然贺寿而刻,所以大印套小印极为顺理成章。一秦佑星

发号台

马、下部,陈右上部像似肖形“象”

于庆轩微信赏评:

发号台
发号台

马悦然印章边款

秦佑星赏评边款:此印印章边款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朴茂遒劲,浑然天成,并且朴于其表巧于其内。一是单面款式,单刀技法,了了数语(总共21字)明晰交待了印面主题、作者姓名、创作曰期。款语至简,毫无废言。二是内容分布四行错落有致,各占其位,各得其所。如“马”字顶天,“贺”字落地,顶天以示尊贵,立地寓表谦恭。其格式规范、传统,章法美观大方。其中“九、十、大"三字,字距拉大,体积缩小,“寿"字自然放大,这样既符合汉字结体简者当疏,繁者当密,简者亦小,繁者可大的审美要求。同时又一箭双雕彰显了“祝寿"主题。三是在章法布局安排上恰当好处,做到了疏者不散,密者不挤。如,“王"字填补了“九、十"两字之空,“景"字充实了“十、大”两字之虚。“十"字横画又串插在“马、悦”两字之间左右顾盼,牵手两行。四是边款作品通篇漾溢着秦汉金遗韵和魏晋行楷书风,字态老雅俊美。如,“马、景、生、寿"等字都有明显的魏碑风貌;“群、然"二字颇具“兰亭"结体形象。笔画方圆兼备,以方为主且挺拔犀利。如“生"字的底横,“王"字的横画都有圆笔参于其中。 一秦佑星

李养玉赠夫人袁梅天命寿印:

发号台
发号台

此印放大镌刻于玉園内,给玉園又添新景

这方印章是著名作家李养玉先生赠夫人袁梅天命寿诞的贺礼,并有余治印,印文为:“半百未半老,梅娘非徐(俗)娘”,印文取法古玺文字。所为半百就是五十岁,而“半”字竖画延长,又像数码“1”右边印石砂钉像似〇〇,寓意着还有两个半百再等着她过(真灵灵),(到那时,我只要喘气,再去玉园和养玉先生夫妇碰碰酒柸)。 梅娘的“娘”字笔画繁多且廋长,错落有致。寓意着这个女人真寿长,虽然事务繁忙,为人处事还是那么有条理。是一位有内涵、有修养,才貌双全,知书达礼的淑女娘们。而“徐娘”则是一位南朝梁元帝的徐妃。虽然梅娘的地位不比徐娘,但,各有其特色,是古今不可忽略的两位女性。没想到梅、非、徐交汇处跑过来一头说道:“福了,祝福李夫人寿诞,再过 丨〇〇 的时候,都别缺席,都来给李夫人祝大寿噢”。实在,不虚伪。肖形瑞兽吉祥物也来舞曲祝贺,保佑着养玉先生夫妇,为寿星祈福。此印放大镌刻于玉园内,给玉园又添新景。可见夫人在先生心目中的分量,不言而喻。爱情的故事各有不同,孙中山干革命换来爱情,瑞典汉学家马悦然两千余封书信感动了夫人,而养玉先生用印章把心永远印在了一起。真爱一生,金石千秋。一王景群谨识

发号台

梅、非、徐交汇“猪”肖形

发号台

在北京老舍茶馆,著名词作家阎肃九十诞辰追思会上,王景群现场篆刻肖形印“汉马”,(阎肃属,有如阎公亲临现场,回望者到场的朋友们),来寄托对阎公的怀念。

发号台

阎肃属相肖形印 “汉马”

“长 乐 人”赏析:

发号台

一方“长乐人”印章,意在为受者和世人带去永久的快乐与精神享受。其愿景是何等美好,祝愿受者不但常乐,更要做“长乐人"。立意构图无不给人以赏心悦目之美。印面上“长乐人”三字,单刀直入,老辣奇崛。由右至左依次排列。每个字却大小不一,姿态各异,位居错落有致。字体造型更是天真烂漫,意趣多多。看,左边的那个“人"字多像一个站立的人体形象,身后靠着大大的“乐"字,伸臂弓背,不知是鼓瑟还是在弹琴,其乐融融,令人想象无尽。右边的“長“字夸张造型,有意放大了上面的三条横画,缩小其底部的笔画。这样一可充其右上之实,腾出右下之虚,形成虚实相对之势,体现变化统一的艺术性。二是可大块留红增强印面对视觉的冲击力,营造出热烈欢乐氛围,以突出“乐”的寓意。“乐"字位居印中,造型显赫别致,有意突出了主题,这样更能人先睹为快,“乐"在印中!

印边的艺术性也很让人佩服,看到印边的线条是那样率真自然,亦曲亦直那样富有弹性和张力,就不难想象景群先生在治印时的激情与刀冲玉石的果断娴熟!再就是印边的断连残缺和印文的呼应、 连接,都体现了构思的匠心。 如上述与“人"字相接的印边,貌似断连残痕, 其实它却体现了印边“有约无束”,印外有景,印外有物的意境,给人创造了更开放的想象空间。一秦佑星

发号台

《中国名句百印集粹》篆刻 王景群

发号台

巜洪丕谟书名印谱》王景群在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华东政法大学丁建顺教授收藏)

发号台

北京燕京书画社两方社印,在京总社交接并聘王景群为书法篆刻研究员,继黄胄、李可染、娄师白等前辈之后的书法篆刻家。

发号台

中国当代艺术网林文彬/陈文静讯。

- END -

看更多